讲座纪要董国强新中国的麻风病防治工作
年10月19日,历史学院学生会与紫藤学社共同组织的庆祝共和国七十华诞系列活动第二场主题讲座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思源楼教室举行.本场讲座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董国强老师主讲,主题是“新中国的麻风病防治工作”。
○
课题缘起
董老师首先从自己研究当代史的经验和认识讲起,他在多年的国史研究当中发现:从垂直方向看,虽然中央和具有全国性影响的事件对地方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各地情况的特殊性,影响的表现不尽相同;从横向看,地方政治冲突主要受地方因素影响,决定矛盾冲突实质的是地方因素。另外,在毛时代,很多工作是通过地方社会运动和社会动员的方式开展的。这些认识与董老师后来从地方史、社会史的视角来考察新中国麻风病防治的历史有很大的关系。
○
新中国麻风病防治工作研究的现状
接着,董老师介绍了这项课题的研究情况。在现有文献当中,麻风病防治的研究以生物学、医学等为主,历史学研究还未到位。而以麻风病防治作为案例,可以了解新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公共卫生政策以及当时高层决策构想与贯彻执行之间的矛盾。
董老师指出,公共卫生的话题一般会涉及服务质量、服务覆盖、以及最重要的资金预算问题,三者往往不能同时满足。董老师的研究一方面注重考察三个问题的关系、三个问题解决的不同阶段,一方面希望此项研究作为更全面的社会史的研究,注重个案研究和实地调查,更多地接触相关人群。
○
麻风病的性质、污名化与治疗
世界范围内的麻风病有几千年的历史,多见于气候炎热地区和社会经济水平、公共卫生水平较低地区。现代医学将麻风病解释为一种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在不干预的情况下,病人会出现脸部和四肢的变形和溃疡,这种病症与麻风病的污名化有直接的关联。目前在生物医学的意义上,科学家还没有办法消灭麻风病,所以用社会政策来限制传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直到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和医学界对麻风病的传染性都有过高估计,后来,中国医学界的认识趋于成熟,自此开始对麻风病的正常防护,但对麻风病人和防治人员的歧视却一直没有完全消除。
年代之前,麻风病在世界各地肆虐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有效的药物,所以针对麻风病防治的主要社会政策是把病人集中起来看管。上世纪40到80年代,科学家先后发明了氨苯砜单疗法和更高效、可以快速消除传染性的联合疗法。麻风病防治工作之所以能取得很大的进展,科学进步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
毛时代的麻风病防治政策及其实施(-)
在帝国时代和民国时期,中国麻风病几乎没有控制手段,主要依靠社会力量,如一些小型福利机构提供的少量麻风病人隔离的场所,但是这些行为规模小、资金来源不稳定。新中国成立后,利用社会动员进行防治工作,是比较有效的,但在共和国初期,麻防工作者们对一些基本概念还没有全面认识,有效技术手段覆盖面也非常小。
自年代起,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问题被新兴的共和国政权视为一项加强合法性的措施,麻风病的防治也因此愈加受到重视。但是由于资金限制,此时的麻风病防治是小规模的,只是建立了国家一级的防治机构、制定了防治规划,各地只有少数的防治单位,收治对象也并未覆盖广大的农村地区。
在大跃进前后,麻风村的建设是防治工作当中的一大特色。麻风村主要针对农村人口而设立,依托农村集体经济并以运动方式开展。这一进步与50年代前中期中国经济的恢复发展、国家财政状况的好转、农村集体化的完成有关。但是,此时的麻风村缺乏国家支持,在大跃进失败以后,只有少部分的县办麻风村得以维持。
年代前中期。由于大饥荒引起农村人口流动,麻风病防治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专家逐渐认识到国家投资的重要性和以县为单位建设麻风村的优点,认识到防治工作应是“查收治管研”五位一体、逐步推进的。本时期麻风村建设的重要特点是国家投资、地方配套。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麻风病防治工作有很大进展,如江苏地区防治工作开展得更有效深入,这既与中央有关指示和投资有关,也与地方军方领导人在资金方面的努力和中央下放到地方的专家调研有关。70年代,国家进行了广泛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大规模的人口普查,对发现病人、收治病人起了决定性作用。
总之,毛时代的麻风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
(-)
改革开放以后,麻风病防治工作发展更为迅速,科技进步和开放交流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此时中国麻风病防治工作出现了四个转变,即从以隔离治疗为主到以院外治疗为主、从单一疗法到联合化疗、从侧重杀菌治疗到杀菌和康复并重、从防治机构孤军奋战到各种社会力量协作。年代,实现了“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至今,麻风病已不再是一个社会威胁。
○
今后的任务
最后,董老师指出,在麻风病已经得到控制的当下,消除麻风病的污名和社会歧视愈发重要,更需要为与社会隔绝已久、不被家庭和社会接纳的愈后残疾者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此外,还要追求在生物医学意义上彻底消灭麻风病。
麻风病防治的工作,和麻风病防治研究,都还任重道远。
讲座提及的两篇论文及部分PPT
—end—
文编/吴俞汶,周胤汐
美编/潘悦
图片/李泽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zl/16671.html
- 上一篇文章: 麻风病祸害健康,它的传染方式有2种,希望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