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因哮喘去世的麻风病老人,用最具灵魂的



◆◆◆◆

每个铜锣烧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少女的烦恼,大叔的懊悔

以及一个老人被禁锢的人生

有幸吃到的人,并不需要知道这些故事

只要体会到红豆沙的甜,吮指留香

就是对辛劳者最大的感恩了

而这讲述的就是

最近小元看的一部被5个国际大奖提名的

日本电影——《澄沙之味》

都市一隅,樱花盛开的公园内

经营着名为“铜锣之春”的铜锣烧专卖店

拥有不堪回首过去的千太郎

因缘际会成为专卖店的雇佣店长

他和作为常客的初中生若菜

日复一日打发这无聊单调的时光

有一天,一位老太太不期而至

她不美丽,甚至有点丑陋

手上尽是落下的疤痕

她是片中的女主角,德江,因为患麻风病

还是个花季少女时,就被家人抛弃被政府隔离的老人

却想留在在这家店打工

并带来了自己熬制的豆馅儿,意外地打动了千太郎

之后三个人这间铜锣烧甜品店相识

并且深深地卷入了彼此的生活

并改写了这家店的命运

这部电影用最甜蜜的食物

铜锣烧作为中介

写出了一段苦涩的故事

它有关于死亡、困境以及希望和人性之光

相比于曾经火爆一时的《小森林》

这部《澄沙之味》并不以画面唯美取胜

如果说前者的主角就是食物本身

那么后者贯穿始终的铜锣烧则只是催化剂

红豆沙,听起来极为普通的馅料

却是铜锣烧的灵魂味道

片中的老奶奶在煮红豆馅的时候会仔细地倾听红豆的低语正是老奶奶对待红豆沙的专注与投入

便为她注入了一种灵魂的味道

这间铜锣烧店的豆沙

之前都是批发来的桶装豆沙

德江老人惊呼:

豆沙是铜锣烧的灵魂啊!一定要亲手制作!

于是浸泡、水煮、过滤、熬制、搅拌,不断地等待

这是对食材最起码的尊重

因为红豆是在田地里生长

经历了阳光、雨水和风,然后被收获

一路运输才到达了厨房里

影片是把它比作每一个人

这么辛苦地生活着,理应得到尊重

每次小元再细细品读这段文字时

当初看电影的那种如沐春风的感动

仍旧荡气回肠

德江太太勉强地弯下腰去听

铜锅中的红豆沸腾的声音

用那双满是创伤的手

轻轻扑扇着蔓延开来的雾气

那种心满意足的享受让我至今都无法忘怀

是要成长到什么样的阶段

才会对一花一草

甚至是一颗豆子都如此百般呵护

诚然,小店也因为老人的豆沙

变得热闹起来

老人也因为获得大家的喜爱开心的不得了

可是就在这时德江太太

身患麻风病的消息不胫而走

于是大家就再也不关顾这家小店

德江太太在得知此事后

给店长只留下了一封信,便离开了

回到了那个曾经熟悉的麻风病院

看过信后的店长

带着小女孩穿过一片茂密的森林

找到了这群被麻风病禁锢的老人们

在这里他们温和,乐观,如小孩子一般看待生活

在这里他们也不用顾忌外人的眼光

最后老人因为哮喘去世

并留下了一段录音给店长

说出了当时去店里打工的原因

最后店长也走出了那间逼仄的小屋

大声在樱花树下叫卖用心制作的铜锣烧

电影的发展从春天的樱花开始

到秋天的落叶结束

看完这部电影,小元回味了好长时间

每一口美味的背后,都隐含着一份执着的用心

每一个看来普通的人

都背负着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喜欢我们的文章就随手转发到您的朋友圈吧

如有同行转载请后台留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zl/16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