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老人追忆谷文昌创建康复村和医疗院,战



鐧界櫆椋庤兘涓嶈兘褰诲簳娌诲ソ http://pf.39.net/bdfyy/zjdy/190516/7143439.html

“谷文昌为东山人民植树造林、兴建水利、筑建海堤的事迹,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但他为民根除麻风病毒的故事却鲜为人知……”5月16日,年已八旬的退休老党员干部陈亚泉说。近日,东山县前楼镇党委开展党史教育活动,深入偏僻的新厝自然村,新发掘了一个谷公好故事。

陈亚泉(右)和曾当过村“赤脚医生”的吴金耀(左),在谷文昌亲手创建的康复村遗址讲述谷公故事。

“一个病人不能漏”

陈亚泉家住前楼镇前楼行政村塗楼自然村,与新厝自然村相邻。当年他作为前楼大队第二生产队(塗楼自然村)的会计,亲历谷文昌亲手创建麻风病康复村和医疗院的过程。5月16日,陈亚泉和曾当过新厝村“赤脚医生”的吴金耀,带着笔者赶到康复村遗址参观。陈亚泉热情地说,谷文昌担任东山县委书记期间,医院、中医院,公社卫生院,大队医疗站三级医疗网,为群众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保障。

年3月的一天,谷文昌下乡调研中,看到有的大人小孩饱受麻风病折磨,他通过咨询有关专家,得知麻风病新中国成立前就出现,有较强的传染性,一旦感染,早期皮肤损害、神经粗大、肢体麻木,晚期造成肢体畸形、残废,危害性很大。“如何尽快根治麻风病,解除群众疾苦?”当晚,谷书记召集县有关部门负责人,专题研讨防治办法,要求党政干部和医务人员密切配合,在全县深入开展麻风病普查工作。他反复强调:“一个病人也不能漏。”经普查,全县首批发现轻、重麻风病人多个。谷书记听取专家的建议,集思广益,最后确定将前楼公社新厝自然村作为麻风病集中隔离点,建设麻风病康复村和医疗院,要求首先做好新厝村民的搬迁安置工作。

一枝一叶总关情

陈亚泉回忆说,经过一番动员,当时只有18户的新厝村接受安置迁出。谷书记指示县财政拨付专款,在新厝村附近新盖6间瓦房作为医疗室、办公室、仓库和宿舍。随后,从全县各医疗机构抽调的11名医务人员和药品、医疗器械很快到位。仅3个月时间,东山县麻风病医疗院就建成交付使用。年7月,首批80多位病人进入“康复村”接受免费治疗,县里选派工作能力较强的干部朱成真担任医疗院第一任院长。

陈亚泉说,谷书记每次到前楼公社检查指导工作,总要赶去康复村关心看望患者和医生,及时办实事、解忧难。年12月的一天,谷书记了解到康复村患者由县里提供口粮和生活费,但有一部分病情较轻的人可以自食其力,却遇到耕地不足的难题。回县后,谷书记通过开会协调,决定从原新厝村和相邻的前楼大队第二生产队(塗楼村)、第五生产队让出耕地80多亩,给有劳动能力的患者耕作,不但生产粮食,而且种植瓜果、甘蔗等经济作物,饲养牛猪鸡鸭等,收入归康复村集体收入,免交农业税,从而使患者的劳动所得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忙时,陈亚泉所在的塗楼村还派出劳力帮助患者抢收抢种,使他们能安心生活、治病和疗养。

为了改善患者的居住和医疗环境,年8月,谷文昌又要求县政府协调塗楼村让出埔尾山农地30亩,作为建设康复村新村用地,并拨专款新建宿舍平房8座,共48间病房,配备食堂、会议室、医务室、水井、公厕等生活设施。年3月,麻风病人全部迁入新居。随后,县政府又在塗楼村西边征用耕地6亩,新建二层楼房和平房,专门作为医务人员住食生活区和医疗药品、器材储备仓库。对于分散留在家中的少数患病儿童和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病人,采取医疗院派医生定期上门巡检诊治、传授康复医疗常识的做法,效果良好。

根除病魔保健康

陈亚泉说,正是有谷书记的高度重视,有前楼公社前楼大队新厝自然村、塗楼自然村等村民的无私奉献,有医务工作者的精心医护……该康复村和医疗院办得很成功,先后共收治麻风病患者多人,无一患者死亡,治愈率高达%。患者康复后回家,医务人员仍坚持对治愈病人进行巡访、复检,防止复发,使麻风病得到根治。年底,经县政府批准,康复村和医疗院撤除,医务人员回原单位工作。东山人民终于战胜了“瘟神”,麻风毒魔一去不复返了。

来源-闽南日报

作者-谢汉杰

家门口就业,我们招人啦!点击图片了解↓↓↓

戳阅读原文,获取东山岛更多吃喝玩乐福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zl/19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