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人舒新宇以警予精神书写文学传奇



以警予精神书写文学传奇

谭士珍湖南读书会

舒新宇是有名的文学组织者和鼓动家。那是上世纪80年代激情燃烧的文学岁月,按照王跃文的说法:“县里的文学氛围很浓厚,执牛耳者为舒新宇君。”当时舒新宇负责县文联工作,他发起成立了三个全县性的文学社团《奔放文学社》《云燕女子文学社》《大江诗社》。在三个文学社的影响下,全县数十个文学社团遍布溆浦城乡。

在中国作家中,有一位作家舒新宇,湖南省溆浦县人,从上世纪70年代初期起,便开始文学创作,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作家,怀化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他共发表和出版文学作品余万字,出版专著7部,作品25次在省内外获奖,省政府给他记大功一次,省委宣传部授予他“宣传战线先进标兵”,怀化市委、市政府授予他“德艺双馨文艺家”等荣誉称号。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市评选10个优秀共产党员标兵,他是其中一个。并当选感动溆浦人物。舒新宇的创作生涯不平常,充满了艰辛,充满了喜悦,也充满了传奇。

《死囚的伊甸园》——

我国第一部反映麻风病人生活的文学著作

长篇纪实文学《死囚的伊甸园》

麻风病是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人体皮肤和神经,可以引起神经、皮肤、四肢和眼睛的永久性损害,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一提起麻风病,便有谈麻色变的感觉。旧社会对付麻风病人很残酷,不是烧死,就是活埋。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积极防治的方针,把病人与健康人隔离起来,建立麻风病村或麻风病院,这样的村和院全国便有来处。麻风病人是怎样生活的?医务人员在艰苦和危险的环境中是怎样救助的?具有忧患意识的舒新宇决计闯麻风病禁区,他的决心遭到亲朋好友的强烈反对,劝他放弃这种打算。作家要写的题材多得很,为什么偏偏去写麻风病人呢?舒新宇的理由是:麻风病人如同死囚,是被社会岐视的弱势群体,但他们也是人啊!他决心要为更弱势的麻风病人鼓与呼!

(舒新宇(右)与王跃文合影。)

走进那个被遗忘的恐怖世界,这要有不怕苦的精神,更要有不怕死的精神。

尽管舒新宇的决心很大,但一旦进入麻风病区,心里还是胆怯的。他第一次走进溆浦县偏远的统溪河麻风病院,只见患者只能拖着残缺的四肢在地上爬行,身子带出一道道血痕,那情景实在令人可怕。在那里,舒新宇不敢喝茶,不敢吃饭,甚至连板橙都不敢坐,生怕传染病毒。而病人呢,显得那样的拘谨和自卑,低着脑袋,把头扭向一边,生怕唾沫星子溅到别人的脸上。这样的采访无疑是很艰难的,要想获得采访的成功,必须彼此消除戒备,心与心的融和。舒新宇读了不少有关防治麻风病的书籍,知道这个病的危险性和传染性确实很大,主要通过含有麻风病杆菌的皮肤或粘液接触所致。但是可以预防的,主要决定于人的抵抗能力,也就是免疫力。为什么那么多的医务人员天天与病人打交道很少传染麻风病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麻风院大多建在远离人烟的深山老林和悬崖峭壁之上,由于麻风院特殊的地理环境,他每次采访都要爬山涉水。采访者对被采访者像亲人般对待,病人什么话也愿意谈了,很多患者痛哭流涕向他倾诉自己遭受的苦难,舒新宇也是边流泪边作记录的。

有一次,他到贵州采访一个治愈出院的麻风病人,他独自爬上一千多米高的山顶,可病人怕见生人,拒绝采访,最后在一块包谷地里找到病人,病人见到舒新宇十分感动,在包谷地里相互交谈,圆满完成了采访任务。

贵州省安龙县麻风院院长是位抗美援朝的功臣,得过金日成勋章。舒新宇去采访他。采访完后,院长请他一起吃饭,问道:“你敢吃吗?”舒新宇说:“吃就吃,我不怕传染,我也不相信会传染。”

在湘西采访时,他发现田垅中有座矮小的房子,孤零零的。有人告诉他,那里住着一位上了岁数的女病人,已治愈出院,但无亲无故,一年到头,也没有人到过她家,村里人象避瘟疫般地躲着她。舒新宇决计去看望。一进女病人家,这老人感动得放声大哭,赶忙削甘蔗给他吃,舒新宇特意站在门前吃,这一行动感动了村里人,舒新宇借此机会向村里人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要歧视病人。从此,村里人开始与老人交往,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功夫不负苦心人,通过近半年的艰辛采访,获得了大量催人泪下的素材,创作出长篇纪实文学《死囚的伊甸园》,首先在北京《十月》杂志发表。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中国麻风协会称“这是我国第一部反映麻风病人生活的文学著作”。《北京晚报》、上海《解放日报》等报纸相继连戴。香港记者专程到溆浦采访舒新宇。接着,中国文联出版社出了单行本。日本大阪大学一位教授看了书后,深受感动,译成日文,其父母亲是麻风专家,曾在中国卫生部担任过麻风顾问,看了书后,也大受感动。两位老人表示,如果日本出版社不出版,他们愿意出钱,资助儿子自费出版,也要把这本书介绍给日本人民。

《死囚的伊甸园》后来入围湖南省首届毛泽东文学奖。日本笹川财团看了《死囚的伊甸园》深受感动,推荐作者参加由财团资助的在广州举办的第五届国际尊严尊敬日纪念大会,舒新宇是唯一的特邀嘉宾。他应邀在大会上做了《扬起尊严的风帆》演讲,呼吁人们不要岐视麻风病人,尊重他们做人的权利。

《破解屈原溆浦之迷》——我国第一部探索屈原流放溆浦的学术著作

屈原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他的一生是在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度过的。由于屈原的内政变法触动了楚国权贵的切身利益,遭到朝廷奸臣靳尚等辈的诬蔑和陷害,被楚怀王疏远而遭放遂。他创作的《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诗篇震古烁今。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尊重。二千多年来,研究屈原的作品和专著汗牛充栋,举不胜举,众口一词是“流放江南,辗转于沅湘二水之间”。沅水、湘水流经之处,地域辽阔,“之间”含糊,无具体指向,很少有人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医生
白癜风心理辅导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by/6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