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我欲济世,奈何成妖父母在疫苗事件
近日,山东济南警方破获的一起案值5.7亿元的非法疫苗案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在此案件中,包含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24个省市。因涉及地区众多,此案件一度在成为人们的焦点。
有些媒体趁此将许多病童的悲剧归因于疫苗,断言他们为“疫苗受害者”。
曾经的“保护伞”成为了残害生命的“恶魔”,这是真的么?事实又是怎样的呢?
疫苗是一类特殊的药品,它们含有经过人工处理的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成分,去除了伤害力,又保留了其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不管是哪种形式的疫苗,根本上都是生物或者蛋白质,这产品对环境要求很是严格的,尤其是对温度格外敏感,运输中需全程冷链存储才能保证其质量。
何为冷链存储?根据《条例》,冷链,是指疫苗从生产企业到接种单位,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质量安全,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而根据相关专家表示,由于冷藏过程不当,问题疫苗极有可能失去了本身的免疫功能。 此案中销往全国各地的疫苗,问题正出在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上。疫苗中的其中的抗原成分失去了活性,不会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作用,换言之,就是失效了,打了白打。而问题疫苗的潜在危害是指当身体的免疫功能薄弱,的确会出现一定的病理反应,但致命的可能性极小。目前尚未发现超温疫苗具有直接的毒副作用。 在事件中,犯罪嫌疑人采购的疫苗均经非法途径从正规厂家购买。也就是说,这些疫苗本身不会对人们造成伤害,是犯罪嫌疑人不规范的储藏方式造成了危险性。 因此,所有家长必须明白,引起热议的源头,其实是无效疫苗,而非毒疫苗。
对于如此恶劣的问题疫苗事件,我们不禁要问,这些问题疫苗是从何而来?又是如何进入应受国家严格管理的疫苗产业的?
根据相关报道,我们可以得知,与这批问题疫苗产生直接相关的是这批问题疫苗所受的不规范的冷链存储。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也是造成此次事件的原因。《条例》第十条规定,药品批发企业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经批准后可以经营疫苗。药品零售企业不得从事疫苗经营活动。药品批发企业申请从事疫苗经营活动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从事疫苗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具有保证疫苗质量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 (三)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管理制度。 显然,在此事件中,这些生产疫苗的正规厂家内部流通渠道(并非生产渠道)出现了漏洞,使得犯罪分子趁虚而入,避开了相关政府部门的监察,直接交易给其他违法犯罪分子。 总的说来,本次问题疫苗事件虽然危害甚广,但由于问题疫苗主要为自费接种的二类疫苗,所以并非对人人都具有危害。而由于问题疫苗的威胁性主要来自犯罪嫌疑人的不规范储藏方式,与疫苗本身无关,所以由正规定点医疗部门接种的疫苗是安全无害的,请大家放心。但此次问题疫苗事件暴露出疫苗流通领域监管不力的问题,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解决。 在此事件中,财新报年的一则有关疫苗的报道被推至风头浪尖《疫苗之殇》,相信很多家长在此期间都已经看过了。该报道出来之后,就有很多媒体和医学专家对此进行了辟谣,辟谣如下:
看完上面的阐述,如果还有疑问请继续往下看,我觉得有必要在这个关键时期再给所有的父母科普一下疫苗这个让大家期待又害怕的东西了。
疫苗是医学领域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许没有之一)上图是有疫苗前后美国的病例报告数,效果很直观不用解释了。
依靠疫苗,人类消灭了历史上杀人最多的传染病——天花。几乎消灭了白喉、小儿麻痹症等,极大幅度降低了麻疹、腮腺炎、肺炎、乙肝等的发病率。
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通过疫苗接种,每年能够避免万~万人因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和麻疹死亡。
虽然疫苗的贡献如此巨大,妖魔化疫苗却从未停止。 中国媒体妖魔化疫苗的事情,欧美几十年前就开始在做了。 年,英国媒体报导了36例白百破疫苗造成严重神经系统反应(其实相关性未确认),造成社会恐慌,疫苗接种率下降到了31%,接着造成了百日咳疫情的爆发。 年,瓦克菲尔德在《柳叶刀》杂志刊登了一篇论文,文中表示有8名自闭症儿童在接种麻风腮疫苗后出现自闭症症状。2年,瓦克菲尔德又发表了两篇实验报告,称从自闭症儿童组织样本检测出麻疹病毒。此事在英国引起轩然大波,造成英国麻风腮疫苗的接种率由92%大幅下降到80%。虽然事后查明瓦克菲尔德有造假行为,《柳叶刀》撤消了他的论文,医疗管理机构吊销了他的执照,但在媒体的造势下,影响扩大到了欧美,甚至形成了抵制疫苗活动,大批家长不让孩子接种疫苗,结果麻疹发病率大幅上升,险些造成疫情爆发。 中国年的乙肝案例,经过调查后,确定死亡病例全部与疫苗无关。但同样由于媒体的造势,全国乙肝疫苗接种率已经严重下降,据新闻报导,该事件后10省乙肝疫苗接种率下降30%。 如果放任妖魔化疫苗(甚至有阴谋论说麻疹疫苗是美国的生物武器),造成社会恐慌,疫情爆发的苦果会要全社会共同承担。了解真相的人,应该向身边的人宣传正确的疫苗知识,为提高接种率,避免疫情爆发做点贡献。 另外要提一点,有很多人宣称家长有不接种疫苗的选择自由,反对政府的强制接种手段,比如不接种不让上幼儿园。这种思路是非常危险的。 假如某种人传人疾病,疫苗接种率已经达到了形成免疫屏障的阈值。那么如果我不接种,也不会感染,因为没有人能传染给我。而接种的话,要付出钱、时间、不良反应风险等代价。那么我的理性决策就应该是不接种。其他人也都是这么想的,于是在没有外力影响的情况下,就会形成囚徒困境,大家都不接种,免疫屏障无法形成,最终疫情爆发,大家倒霉。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必须由政府强制干涉,降低接种成本,提高不接种代价,打破囚徒困境,让大家收益都最大化。 最后附一篇WHO(世界卫生组织)的《关于疫苗接种的传言和事实》,请大家用以辟谣。
传言1:改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就能远离疾病,没有必要进行接种。错。
事实1:如果停止免疫接种计划,通过接种所预防的疾病会卷土重来。虽然改善个人卫生、勤洗手并使用洁净饮用水能保护人们远离传染病,但无论环境多么清洁,许多传染病依然能够传播。如果不进行免疫接种,一些已经不常见的疾病,如脊灰和麻疹,会很快重新出现。 传言2:疫苗尚有不为人知的若干具有危害性的长期副作用。疫苗接种甚至可致人死亡。错。
事实2:疫苗非常安全。对疫苗的大多数反应,如胳膊酸痛或轻度发热,通常都是轻微和暂时的。出现非常严重的健康事件的情况极为罕见,并且会得到细致的监测和调查。疫苗可预防的疾病产生严重危害的几率要远大于疫苗产生危害的几率。例如,脊灰能导致瘫痪,麻疹能导致脑炎和盲症,一些疫苗可预防的疾病甚至能导致死亡。疫苗不但几乎不会导致任何严重伤害或死亡,它所带来的益处也远远大于其风险。没有疫苗,会出现更多、更多的伤害和死亡。 传言3:预防白喉、破伤风和百日咳的联合疫苗和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疫苗会导致新生儿猝死综合征。错。
事实3:疫苗的使用与新生儿猝死之间并不存在因果联系,但使用这些疫苗的时间正是婴儿可能出现新生儿猝死综合征(SIDS)的时期。换言之,新生儿猝死综合征死亡与疫苗接种是同时偶发,即便没有接种疫苗,也会出现死亡。关键是不要忘记这四种疾病都是致命性的,婴儿如不进行接种预防,就会面临极大的死亡或严重残疾的风险。 传言4:疫苗可预防疾病在我所在的国家几乎已经消灭,所以不必再进行疫苗接种。错。
事实4:尽管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在许多国家已经不再常见,但引发这些疾病的传染性病原体依然还在世界的某些地方传播。在相互联系极为密切的当今世界,这些病原体可以跨越地理疆界,感染缺乏保护的人群。例如在西欧,自5年以来,麻疹疫情就曾发生在奥地利、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和英国的未接种人群中。因此,选择疫苗接种的两个主要原因是要保护我们自己和保护我们身边的人。成功的疫苗接种计划犹如成功的社会,依靠每个个体的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全民的福祉。我们不应依赖由身边的人来遏止疾病传播;我们自己也应尽到个人的一份力。 传言5:疫苗可预防的儿童疾病不过是人生中难免的不如意罢了。错。 事实5: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并不是“难免”的。诸如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一类的疾病不但严重,而且可在儿童和成人中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其中包括肺炎、脑炎、盲症、腹泻、耳部感染、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孕妇在怀孕早期感染风疹会引发此症)和死亡。所有这些疾病及其带来的痛苦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避免。不接种疫苗来预防这些疾病,会使儿童易受疾病侵害,而且这种受害并无必要。 传言6:向儿童一次接种一种以上的疫苗会增大有害副作用的风险,并会使儿童的免疫系统负担过重。错。 事实6:科学证据表明,同时接种几种疫苗不会对儿童的免疫系统带来不良反应。儿童每天接触数百种异物,这些异物都能诱发免疫反应。就是吃东西这个简单的动作,也能将新的抗原带入体内,而且人的口腔和鼻腔内就有无数细菌在生存。一名儿童因患普通感冒或咽喉痛而接触到的抗原数量远远超过疫苗接种途径的接触。一次接种几种疫苗的一医院,从而节省时间和金钱,而且更可能的情况是,儿童是按程序完成推荐疫苗的接种。此外,如果有可能进行诸如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一类的联合疫苗接种,就能减少注射次数。 传言7:流感只是麻烦而已,而且疫苗也不见得很有效。错。 事实7:流感并不仅仅是麻烦而已。它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每年在全球导致30至50万人死亡。孕妇、幼童、健康状况欠佳的老人以及患有哮喘或心脏病等慢性病的人群受严重感染和死亡威胁的风险更高。为孕妇接种的另一个好处是能为新生儿提供保护(目前还没有针对6个月以下婴儿的疫苗)。疫苗能使人们对在任何季节都流行且流行性最高的三种流感病毒产生免疫。它是帮助人们降低严重感冒的患病和传染几率的最好方式。避免感冒意味着能节省额外的医疗费用,也能避免因请病假产生的收入损失。 传言8:通过疾病获得免疫比通过疫苗获得好。错。 事实8:疫苗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免疫反应与通过自然感染产生的免疫类似,但疫苗不会导致疾病,也不会使接种者受到潜在并发症的威胁。相比之下,通过天然感染获得免疫可能会付出高昂的代价,例如,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感染会导致精神发育迟缓,风疹会导致出生缺陷,乙肝病毒会导致肝癌,麻疹则能导致死亡。 传言9:疫苗含有水银,非常危险。错。 事实9:硫柳汞是一种含汞的有机化合物,它是作为防腐剂添加到某些疫苗中。在多剂量瓶疫苗中,硫柳汞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防腐剂。没有证据表明疫苗中的硫柳汞用量会对健康构成威胁。 传言10:疫苗会导致自闭症。错。 事实10:年的一项研究引发了人们对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与自闭症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的关切,这项研究后来被证实具有严重错误,发表该研究论文的杂志也对论文实施了撤回。不幸的是,论文的发表引发了恐慌,导致疫苗的接种率下降,并随之出现了相关疫情。没有证据表明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与自闭症之间存在关联。 最后,让我们再次回到山东疫苗事件上,该事件出了新闻以后,网络上一堆人逻辑很奇怪。新闻里明确说了是非法经营,那有害的重点当然是非法而不是疫苗。好比有新闻说非法病死猪肉流入市场,难道是猪肉的错? 而且这批非法疫苗,是无效,而不是有毒。有些媒体听风就是雨,说是毒疫苗,搞出大新闻,如果造成疫苗接种率下降,疫情爆发,后果不堪设想啊? 作为孩子的家长们,如果你们真不想让自己的小孩遭受病痛的折磨,请家长们用上你们最智慧的大脑去思考本次疫苗事件中的失效疫苗吧。为了小孩的健康,为了以后家庭的幸福,那还是去打疫苗吧。目前的情况,去正规疫苗接种点接种是安全的,如果搞不清,医院。 另附上儿童接种疫苗八项注意和宝宝不适合打疫苗的10类情况:家长们一定要收藏好。 儿童接种疫苗八项注意
1、在接种疫苗前,家长应注意些什么?(1)带上孩子的接种证,以便医生登记接种信息。
(2)注意孩子近几天有无发热、腹泻、咳嗽、惊厥等症状,如果孩子有以上症状或者患有心脏、肝脏、肾脏等器质性疾病的,接种前务必要告之医生,能否接种需根据病情进行判断。
2、接种后哪些症状为正常反应,哪些不良反应?儿童接种疫苗后出现低热,针孔处红肿、硬结、触痛等现象是正常的,一般在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注射部位肿大、硬结又分为轻、中、重度,轻度直径小于2.5厘米,中度在2.5-5厘米之间,超过5厘米为重度反应,且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
除此之外,部分小儿可伴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寒颤、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起皮疹等症状,以上反应多在24小时之内消退,少数儿童可持续3天以上。接种反应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结、淋巴管发炎。
3、出现不良反应应该如何处理?个别儿童接种后会出现发热,接种部位红肿等现象,症状较轻者一般不需要任何特殊处理,只要加强观察,多喝开水,并注意保暖即可。如果出现重度发烧可遵医嘱服用退烧药,待体温恢复正常后,其他症状一般会自行消退。如高烧不退或出现其他异常,医院诊治。 值得注意的是,极少数儿童接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医院观察半小时,如出现高热、意识不清、恶心呕吐或抽搐等急性过敏反应,可得到及时救治。
4、疫苗漏打或打重怎么办?疫苗漏打或打重,视为无效接种,需按儿童免疫程序重新接种。
5、免费疫苗和自费疫苗,是否需要选择全部接种?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免费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第二类疫苗(自费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可以根据宝宝自身情况及家长经济状况而定。
6、接种有风险,为什么要推进免疫规划?疫苗是健康的人选用的,对于疫苗不良反应出现率的控制非常严格,由于个体原因也会有少数人出现不良反应。预防接种是控制消灭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婴儿出生后,体内由母亲传给的免疫力逐渐减弱或消失。因此,必须适时的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增强儿童的防病能力,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
7、打疫苗会影响宝宝的自身免疫力吗?据有关研究表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脆弱,足以安全有效地应付疫苗对免疫系统构成的挑战。疫苗不会削弱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反而会增强婴幼儿防范严重疾病的能力。
8、接种过疫苗就能%不会生病吗?预防接种虽可以保护绝大数人避免发病,但所有疫苗的保护率都不是%,个别受种者由于个体的特殊原因,如免疫应答能力低下等因素,可导致接种后接种免疫失败,但大量的研究证明,即使接种疫苗后发病,相对于不接种疫苗者,其患病后的临床症状要轻很多。 宝宝不适合打疫苗的10类情况 疫苗可以保障宝宝免受细菌和病毒的侵袭,但并不是所有宝宝都适合打疫苗,也并不是随时都能打。爸妈注意了,以下10类情况接种疫苗应慎重:
身体过敏比如宝宝吃鸡蛋过敏、喝牛奶身上起疹子,这类宝宝最好不要打疫苗。
原因:宝宝食用鸡蛋和牛奶出现皮肤过敏反应,提示宝宝可能属于过敏体质,接种疫苗同样也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解决办法:检查过敏原,避免食用过敏食物,在皮肤科医师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待疹子消退后1周左右经过疫苗接种医师评估后再接种疫苗。
心脏、肝脏、肾脏疾病患有严重心脏、肝脏、肾脏疾病的宝宝,不宜进行疫苗接种。
原因:严重心脏疾病、肝脏疾病和肾脏疾病都属于疫苗的禁忌症,接种疫苗可能加重这些原发疾病的症状。 解决办法:急性期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症状控制疾病缓解后在预防接种医师指导下选择性接种疫苗。
先天性免疫缺陷有先天性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的宝宝不宜进行疫苗接种,尤其是活疫苗。
原因:患免疫缺陷的儿童对病原微生物缺乏抵抗力,接种疫苗可能引起持续感染或者其他严重后果。 解决办法:经过专科医师全面评估后决定是否可以接种灭火疫苗,减毒活疫苗不建议接种。
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如患癫痫、脑炎、高热惊厥等均不宜进行疫苗接种。特别是百白破三联疫苗、乙脑和流脑疫苗。
原因:有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的小孩接种疫苗有增加出现神经系统疾病症状如抽搐发作的风险。 解决办法:癫痫病情稳定无发作3年以上且停药1年以上、脑炎病情稳定且停药1年以上在预防接种医师指导接种灭活疫苗。高热惊厥病情稳定3个月以上方可接种灭活疫苗,若惊厥发作3次以上要注意复查脑电图,病情稳定1年以上接种减毒活疫苗及百白破、流脑、乙脑疫苗。
疾病急性期或患急性传染病处于疾病的急性期或患急性传染病,应暂缓接种,以免加重病情。
原因:可能诱发、加重原有病情。 解决办法:积极治疗所患疾病,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控制身体恢复一周后接种疫苗,传染性疾病如结核、水痘和麻疹等根据疾病特点和严重程度延迟接种疫苗,接种前接种医师应全面评估。
感冒发烧时原因:宝宝发热除了可能是一般的感冒外,也可能是某些传染病的前驱症状。接种疫苗可能加剧发热性疾病和可能错把发热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当作接种疫苗出现的反应而影响以后疫苗的接种。
解决办法:对症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确定是感冒发热待症状控制,一周以后再接种疫苗,其他传染病则应经过医师评估选择性接种。
皮肤患病时如宝宝的接种部位有严重的皮炎、化脓性皮肤病,则应在治愈后再行接种。
原因:通过注射方式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皮肤局部反应如轻度皮肤损伤、红肿和硬结等,尤其是接种卡介苗后除了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外,还可能出现脓疱或溃疡等反应。 解决办法:积极治疗皮肤疾病,等皮肤症状消失后接种。
鸡蛋过敏宝宝接种如何选择凡发现有对鸡蛋过敏的宝宝则不宜接种麻疹、麻风、麻风腮、流感等疫苗。
原因:麻疹、麻风、麻风腮、流感等疫苗是通过鸡胚细胞生产的疫苗,对鸡蛋过敏的儿童接种这些疫苗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因此我国规定对鸡蛋过敏的人都不能接种这些疫苗。
解决办法:待宝宝长大一些,通过医学检查宝宝对鸡蛋不过敏了并且吃了鸡蛋没有身体不适反应后再进行补种。
腹泻时接种疫苗需谨慎如宝宝的大便比平时增多,即出现腹泻时也不宜口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
原因: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属于减毒活疫苗,有些宝宝服用后可能出现轻度腹泻反应。 解决办法:化验大便明确腹泻原因,积极治疗,待腹泻治愈后一周再接种或者选择注射的灭活脊灰疫苗。
肛周脓肿患儿不宜接种疫苗原因:肛周脓肿大多是由于全身抵抗力下降感染细菌引起。因此有肛周脓肿的宝宝不能接种口服脊灰疫苗和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其它减毒活疫苗也要慎重。 解决办法:肛周脓肿患儿灭活疫苗可以按程序进行接种,在接种减毒活疫苗前先做免疫功能检查,免疫功能正常,肛周脓肿控制好后才能接种,建议不接种口服脊灰疫苗和轮状病毒疫苗。 内容提供: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知乎用户马骏、事实派、湖南医聊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看好北京哪里看白癜风最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by/7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孩子接种疫苗后的出现异常反应要如何护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