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先来了解禅袓师的那些事



什么是禅

“禅”在印度语里叫禅那,在中国语叫静虑。“静虑”的静就是冷静下来的意思,就像水一样不动,波浪不起,这是静的境界,也就是止;“虑”是什么呢?正确的观察,正确的思维,叫做“虑”,这就是观。静中观察就是静虑,又叫止观,这是禅的意思。能够静中观察就有智慧发生,能够有智慧发生就可以到一定的境界,在平常生活中就可以开悟,可以见道。

能够正确地生活,对待事情有正确的观察,时常保持定力,在生活中就可以见道。所以现在提倡安详禅、生活禅,实际上就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修练保持静中观察的能力,增强定力。假若我们每天都能保持五分钟到十分钟或者一刻钟的“静”,那个时候我们的功夫必然不同,慢慢的就可以达到八风吹不动的境界了。

禅祖师们的故事

初袓

第一个是达摩祖师,达磨祖师在西天是第二十八祖,到了中国是禅宗初祖,达摩祖师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二入四行观》,也就是理入和事入,报冤行、无所求行、称法行、随缘行

二袓

第二个是二祖慧可,他开悟有个过程,有一天他对达磨祖师说:“诸佛法印,可得闻乎?”达磨祖师说:“诸佛法印,匪从人得。”慧可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达磨祖师说:“将心来,与汝安。”慧可找了半天找不到心,说:“觅心了不可得。”达磨祖师说:“我与汝安心竟。”二祖慧可开悟的比较正统的记载就是这些,他的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略说修道明心法要》。

三袓

第三个是三祖僧璨,他出家之前应该是个麻风病患者。在古代,发现麻风病人是要活活烧死的,他很悲惨,到处躲,最后躲到了二祖慧可这里,并和二祖有段对话。僧璨说:“弟子身缠风恙,请和尚忏罪。”二祖就把达摩祖师那套搬来了,说:“将罪来,与汝忏。”僧璨找了半天,沉吟了很久以后说:“觅罪不可得。”二祖说:“与汝忏罪竟。宜依佛法僧住。”明白了空性,但是相还没有转过

来,应该出家。三祖的《信心铭》大家都很熟了:至道无难,唯嫌陈择。一开篇就把佛法给公开了,后面说那么多只是因为我们信不及。

四袓

第四个是四祖道信,我在四祖寺住了十年,对四祖比较了解。道信7岁出家,当时他的师父不守戒律,他就自己守戒律,12岁以后才遇到三祖僧璨,就有以下的对话,他问:乞与解脱法门。三祖说:谁缚汝?道信说,没人捆住我。三祖说,没人捆住你,还求什么解脱?道信闻言大悟。在以后的60年里,他没有倒下来睡过觉,不倒单60年。四祖道信的书很多,最主要的是《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这本书本来失传了,是后来在敦煌发现的,这本书有很多做功夫的方法,包括为什么要做功夫?怎么做功夫?怎么舍身?都有。

五袓

第五个是弘忍,他的前身叫作“栽松道人”,是个专门种树的修道人,他当时年龄比四祖还大,但是他又向四祖请法,说你的法能不能传给我?四祖说,你的年龄这么大了,我的法传给你,你又能弘扬几天?除非你转过身去。栽松道人问四祖怎么转身?四祖就说了个偶子:逢岗则止,遇周则住。栽松道人就出门去找这个地名中有“岗”字的地方,走到武穴边上的灌岗,在河边间到一个洗衣服的少女,姓周,就找到了他安住的地方,他间少女我能不能住在你们家?少女说:我父兄都在,我说了不算。裁松道人说:我住不住你说了算。少女说:你非要住我们家我没意见。栽松道人就回到四祖寺边上入灭了,他入灭的塔实际上就是四祖寺的无缝塔,就是现在四祖寺的众生塔,也叫鲁班亭。他入灭后少女就怀孕了,就是栽松道人跑到她肚子里去了。少女未婚先孕是犯了大忌,被赶出了家门,很悲惨,靠要饭、给人缝衣服把孩子生下来了。少女觉得这个孩子很晦气,就把他丢在水沟里,结果这孩子生命力极旺盛,他不是顺流而下,而是逆流而上,少女没办法,就只好把他养大了。7岁左右第一次见到四祖,就有以下对话,四祖问:你什么姓?小五祖因为没有父亲,所以没有姓,被叫作无姓儿,小五祖就说:“姓即有,不是常姓。”不是一般的姓。四祖就接着说,那到底是什么姓?小五祖说:“是佛性。”可见他转身之后还没有忘记。四祖说:那你还是无姓啊。小五祖马上伶牙俐齿地说:“性空,故无。”四祖就把他带回双峰山,后来四祖走了以后,五祖给他盖了毗卢塔,最后又迁到东山。历史上,东山法门赫赫有名,得到了武则天的供养。五祖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黄梅,极其厉害,他的所有著作都纳入了东山法门,也就是《最上乘论》。

六祖

第六个是六祖慧能,我们都知道,他是在广东听到人念《金刚经》,然后安顿好自己的母亲,来到黄梅,和五祖有以下对话。五祖问你从什么地方来,六祖答从岭南来,五祖问你到这想做什么?六祖答:不求别事,只求作佛。五祖就说:你这个猿獠(俗语南蛮),怎么能作佛呢?六祖就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猿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他后来写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子,得到五祖的印证,偷偷地把衣钵传给他,还亲自把他送到九江驿,后面有很多故事。六祖这个人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一个转折性的人物。中国佛教史有两个重要的人物,一个是道安法师,他让印度的佛教在中国本地化,生根发芽;另一个就是六祖,六祖使得当时贵族化的中国佛教走入了平民百姓家。六祖的讲话记录在《六祖坛经》里面,佛教中只有释迦牟尼的话被称为经典,《六祖坛经》是佛教中唯一一部中国人讲的经。很多人问我,初学佛看什么经好?一般我都推荐《六祖坛经》,因为它是中国人讲的,最接近中国人的生活,离我们的时间最短,年左右。释迦牟尼佛是年前,所处地域又是印度,有些名词都不同,比如现在的网络名词“给力”,在经典里一看你肯定糊涂。《六祖坛经》最适合中国人的思维和国情,比较容易让中国人了解佛教,而且《六祖坛经》完全把佛教讲透了,所以它有很好的作用。当然,有好事就有坏事,很多人看《六祖坛经》对错号、入错座,自己一点功夫都没有,也套用“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等话,自己没本事还要按照六祖讲给有本事的人听的话去做,那就死定了。以上故事只是让大家略有了解,要想真正明白还得进禅堂。这就是六个祖师的情况。

摘自常通法师《生命的GPS》

长按识别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老中医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by/7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