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杭州松木场边春水生,绿杨红树隐高城
松木场市,位于体育场路西端的曙光路与保俶路北段交汇处一带地域,以前杭城都是用柴火和木炭为燃料,不少民宅也是用松木、杉木建成,因此所需木材用量不小;杭城西北部山区的木头和柴火都是用船运送到此处交易,古代商人在此还堆放松木作为仓库;有棕毛场、柴场河之俗称,棕毛场有很多做棕绷、棕绳的作坊,到后来就被叫作了松木场市。
年拍摄的地点就在今天的黄龙体育中心以西的西溪路一带
松木场附近河道里运载木头和毛竹的船
南起现保俶路口西湖原石涵闸,沿保俶路东侧北流,还有一条松木场河,穿过体育场路至现在的八字桥和现西溪河相接,宋时称下湖河,是西湖的排水泄洪通道之一;从宋朝开始,来自山东、江浙一带的无锡、苏州、嘉兴和湖州的香客都会走水路来杭州进香。每年香汛时期,各路香船蜂拥而至,一般都停靠在松木场,多时达千余艘,因此当时,这一带的茶馆、店铺、旅馆也因运而生,生意好的不得了;据说,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在松木场弃船上岸,行走游览西湖的。
民国时期松木场一带河景
千百年前的松木场河也是个热闹场所,在弥陀山以北、八字桥以南的原松木场河的位置水面很开阔,是杭城有名的一个内河港埠,平日里停泊着很多大小船只,来往人群不断;清康熙年,由于当时的杭州到西溪没有公路可通,康熙皇帝就是在松木场河出发,一路坐船到达西溪。
早已被人淡忘的弥陀寺,留下的只有摩崖石刻《弥陀经》,以及大殿柱子上的红色标语“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致敬”。
佳山堂六子之一的吴农祥著有《松木场香市》一诗,描绘的就是明末清初松木场河沿线香市的闹猛情景:
松木场边春水生,绿杨红树隐高城。
上方钟磬珠帘迥,十里笙箫画舫明。
芳草雉媒骄夜雨,杂花鸠妇妒新晴。
武林车骑如流水,闲倚青溪听笑声。
民国初年的杭州松木场广济麻风病院
杭州曾经是麻风病传播和流行较早的城市,医院麻风病分院就在西湖区松木场地区。
医院松木场分院旧址
上世纪初,松木场河面逐渐狭小,大船长排难以通过,慢慢的这里也就逐渐萧条,除了热闹兴盛,松木场同样也经历了北宋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方腊起义;南宋建炎四年年,金兵南下,高宗弃城出走;钱塘县尉金胜、祝威组织民军率部迎敌,因寡不敌众,被俘后在松木场河慷慨就义;百姓感其忠义,在松木场河东南一隅立祠祭祀,这也就是金祝的由来。
西溪路上的中段有一个牌坊,是纪念在年“一·二八”战争中的一支浙江援军的阵亡将士的;这个牌坊长期湮没无闻,直至年被列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才略加修葺。
民国时期,作为行刑之地的松木场更是让人谈之色变。在新中国成立前革命时期,很多地下党员就在此处就义;像中共兰溪县委书记曾志达,还有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军长夏超、浙江省第一个红色政权——亭旁区苏维埃主席包定等都在这里被杀害。年日军投降枪毙汉奸那日,刑场也在松木场,当时这边还有大片的陵园和乱葬岗;夜风袭人,道路两旁的树木被风吹得来回地摇曳,就像哭泣声,听的实在让人惊慌;民国浙江省政府在松木场为讴歌阵亡将士建立了墓园及牌坊。
松木场有流传闹鬼的故事,以前公交路是没有女驾驶员和售票员的。
“松木场市”的东南角有一条供百姓散步休闲的景观带,一座古朴的石桥,让人感受到南宋时期码头、集市的繁华景象。
建国后松木场河被填平建起了住宅楼群,这条有着千百年历史的古河,在杭州版图上也找不到踪影了,但“松木场”的地名却一直沿袭到现在;如今这一带车辆如梭、市肆繁华,一片欣欣向荣的热闹景象。
点击右上角-查看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by/7883.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国CDC麻风病控制中心专家到博白督导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