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谈谈什么才是真正的史诗大片
最近有一部噱头挺足的改编大片,许多人看完之后的感受是两个字:尴尬。倒不是说故事或者表演让人觉得尴尬,相反,这部大片投入巨资,改编的故事也是当年的热门大IP,视效也是不错的。
那为什么说尴尬呢?两个原因。
看完长达三个半小时的年版《宾虚》,再对比今年的院线上映版,你就会发现,尴尬其实不仅仅是导演的锅。
这才是真正的史诗大片
小说《宾虚:基督的故事》是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北军将领卢?华莱士的“副业”。比起他的战绩,反而是这部小说让人们记住了他的名字。
在当时,《宾虚》是19世纪美国最畅销的小说,也被认为是当时美国最具有影响力的基督教书籍。
(年《宾虚》小说初版封面)
因为是个热门大IP,它被陆陆续续被改编过五版,前两次是黑白默片,59年彩色版《宾虚》成为经典,而后似乎难以超越。
毕竟,59年版《宾虚》实力在此。它获得了第32届奥斯卡12项提名,最终拿下了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彩色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特效、最佳音响、彩色片最佳艺术指导和布景、彩色片最佳服装设计、剧情/喜剧片最佳配乐等11座金像奖,创下奥斯卡历史上迄今最高得奖纪录。
我之所以把这些奖项都列出来,那都是有原因的。尽管电影长达3小时31分钟,加上前后字幕要达到3小时40分钟,但是它并不是那种很难啃的长篇巨作。相反,59年版很顺畅就能看完,而且它的每一个画面都值得细细咀嚼。
看完只会感叹一句:不愧能拿到那么多奥斯卡奖!
它能拿一打奥斯卡,是因为实力
《宾虚》毫无疑问是一个宗教性很强的电影。一共有两条主线,简单来说,一条是犹大王子复仇记;另一条则是耶稣从诞生到救赎世人的故事。将两条主线交织在一起的,则是基督教所推崇的“用爱去感化世人”,耶稣用爱让宾虚获得了最终的救赎。
听上去有点抽象是不是?像我们平时看圣经的时候,看的只是一行字,一个奇迹。但电影则把整个故事都具象化。
剧情什么的就不一一描述了。故事最大的看点,应该和版宣传的一样,就是古罗马竞技场上激烈的战车比赛,也是全剧的高潮。
(年版《宾虚》)
我要说的是他拿奥斯卡的理由。
首先就是导演的功力。作为一个史诗级的大片,片中有太多宏大的场面。从整个故事的节奏而言,59版比现在的要好太多。
3个多的小时影片中,前半个小时就出现了正面的冲突,情节的转折。儿时伙伴米撒拉和宾虚的再相遇,本是一件开心的事,却因信仰不同,身份不同导致了关系破裂。
接下来就是宾虚成为奴隶的阶段,中间穿插着耶稣的故事线,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埋下了救赎的伏笔,高潮是激烈的海战。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不像近现代,枪弹横飞,火药爆炸。冷兵器时代的人力摇桨、弓箭以及包裹着火油的炮弹,充其量只是让帆和木质的军舰着火,然后沉没。一切看上去更显冷静。
海战后的流落,获救,获得重视。随即引申到最后一部分的复仇。古罗马竞技场上的速度与激情,却也是血肉横飞。
充满戾气的宾虚获得了胜利,却失去了信仰。
回到耶路撒冷时,早已是物是人非。得到耶稣的感召也是在一波三折的寻亲之后。
整部电影看下来情绪过度自然,矛盾冲突合理。既不会有拖沓无聊之感,也不会对情节感到跳跃和莫名其妙。
再说剪辑。《宾虚》整部片没有任何的剪辑炫技,简单的说就是,剪辑师基本功深厚。尤其是海战那一场戏,堪称教科书版的剪辑,叫人不由自主想到《敖德萨阶梯》。
还有经典的战车画面。镜头运用和剪辑也是一流。
而画面更是一个字,赞。且不说布景和人物的造型,单说构图,很多画面都可以直接用作摄影画面。
因为《宾虚》的宗教性质浓厚,在很多有关耶稣的镜头时,画面都充满了仪式感。
比如,影片一开始就以耶稣诞生在马厩里的故事为开始。一颗星,缓缓移动到耶路撒冷城市的上空,照亮某一处。
这里,是耶稣给予犹太人指引,给他们带来力量的时候。
最具神圣感的一幕则是耶稣被钉十字架的这一刻。画面分分钟可以拿去裱起来。
(这两个镜头小编大爱)
59版机智地隐去了耶稣的正面形象,每次耶稣出现时,基本都是背影或者一个远景。但仅是背影的造型就给人一种神圣感,外加上演员的反应镜头,就塑造了一个充满爱,充满力量的形象。
还有很多的细节无法一一描述。总之,年版的《宾虚》全方位经典。
新版《宾虚》剪掉了哪10分钟?
都说了年版《宾虚》不完全是导演的锅。
北美上映的《宾虚》有2小时5分钟,而内地上映的版本缩减到1小时54分钟。你以为剪刀手剪掉了血腥暴力的场面?不不不,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剪掉的是所有涉及到耶稣的情节。
比如宾虚在成为奴隶流放的时候,有人递给他水喝救了他一命。
还有耶稣在背负十字架的过程中,宾虚想要帮他给他水喝,但是被阻拦。
最重要也是让人最无奈的一点是,原作中耶稣被钉十字架后复活,施展神迹治愈麻风病,以及宾虚受到感召的情节全部被删。只留下影院里一脸懵逼的观众莫名其妙,上一秒还在生死别离,下一秒就策马奔腾了。
这些删减是因为内地公映时的政策需要,所以我们呵呵哒就好了。
其实版电影看下来,与之前的原作还是有挺大区别的。整部电影都弱化了宗教,强化了宾虚的个人形象和故事,删减了原作中罗马执行官收宾虚为养子的情节,强化了摩根?弗里曼扮演的马贩角色,给米撒拉增加感情线,用激进派的一支箭强行给米撒拉洗白。也不怪人说,只看出基情满满。
总而言之,经典大片不能放过一个,但是改编有风险,看片需谨慎。
转自“我的格瓦拉”治白癜风济南哪家医院好河南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cs/1739.html
- 上一篇文章: 建院五十周年大型义诊
- 下一篇文章: 2000年2015年发表在国内期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