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病因探究
每年春天,万物复苏,草木发芽,百花争艳,我们肆意地欣赏大自然的恩馈,但是这些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可能他们所经历的痛苦折磨完全泯灭了自然的美感,打喷嚏、流涕、鼻塞、皮肤瘙痒……实验室里,我们每天盯着血细胞分析仪中越来越多的嗜酸性粒细胞的异常飘红,深知它很有可能是花粉、粉尘导致过敏的体现。嗜酸性粒细胞是粒细胞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一样来自同一造血祖细胞。临床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主要见于寄生虫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哮喘﹑药物过敏﹑异位性皮炎),其他如结核﹑具有分泌功能的肿瘤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当然,如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比例增高显著,异常嗜酸性粒细胞(核圆形、单核样,不分叶,胞质嗜酸性颗粒大而圆,常伴粗大而多的嗜碱性颗粒)大于5%(NEC),同时伴有进行性的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则应考虑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需要进一步完善检查以明确诊断。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个特殊的病例:
患者,女性,20岁,主因“咽痛,流鼻涕,头痛40余天,40余天前接种麻风腮疫苗”来我院就诊。查血常规(静脉血),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13×/L,明显升高,红细胞计数4.15×/L,血红蛋白g/L,血小板×/L,中性粒细胞3.2%,淋巴细胞7.2%,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为88.7×/L,比例高达95.02%,嗜碱性粒细胞0.1%,单核细胞0.8%。涂片镜检发现该患者镜下存在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胞体大小﹑核形均正常,胞浆中充满桔红色的嗜酸性颗粒,见图1。
图1患者涂片镜检结果(10×倍)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和比例如此之高在临床上并不多见,是否可能是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但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并未受累,接下来的骨穿结果也进一步印证了我们的结论,骨穿结果显示:骨髓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占51%,均为中幼阶段以下。进一步探究该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病因:(1)寄生虫感染?患者门诊及入院后均未发现寄生虫感染的表现,因此暂不支持;(2)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无畏光、皮疹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现,且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未见异常,因此暂不支持;(3)过敏性疾病?患者半年前因骨折就诊于我院,当时发现其对头孢类药物过敏,但无其他药物过敏和食物过敏史,暂不支持。(4)哮喘?患者无哮喘的临床表现,且肺功能检查未见异常,因此不支持。最终临床诊断为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但是经过全面系统的检查,并未发现细胞浸润累及多器官损伤的证据,尽管患者入院时hs-cTnT0.g/ml,CK-MB、LDH和HBDH增高,但复查后恢复正常。由于患者白细胞计数持续增高,超过50×/L,临床给予口服激素治疗,一个半月后患者情况已经明显好转,复查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12.33×/L,较之前显著下降,中性粒细胞79.1%,淋巴细胞8.2%,酸性粒细胞绝对值降至1.33×/L,比例为10.8%,较前明显降低,治疗有效。由此可见,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病因错综复杂,需要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各项检查结果,关于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应除外过敏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及其他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等,谨慎诊断。作者:线晶晶,医院检验科工作。电子信箱:xianjingjingmao.专治白癜风的专科医院白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yf/1133.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新县开展麻风病性病防治知识培训
- 下一篇文章: 好人365这个医生坚守麻风病防治第一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