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喜功德无比nbsp麻风女施粥转



《大圆满前行》中,正在讲“上师瑜伽”中的实修法。实修法分三:观想福田、七支供、专心祈祷,今天讲“七支供”里的第四支。    

己四、随喜支:

随喜支,主要是对治嫉妒。前面讲《普贤行愿品》时也讲过,文字上好懂,只是看我们能不能做到,能不能行持。 

◎所随喜的功德

那要随喜什么呢?诸佛为了利益群生而转大法轮、一切菩萨的广大六度万行、所有凡夫众生随福德分[只是单纯的世间福德,未与解脱直接挂钩。]、随解脱分[随顺于解脱的善根。]的善法,以及自己过去所积累的、如今正在做的、将来必定行持的一切善根,都诚心诚意、满怀欣悦而随喜。    

这里说“自己过去、如今、将来的一切善根”,词句上的意思是,随喜自己三世的一切善根,藏文上是这样,应该可以。但也可以解释成:我们随喜诸佛菩萨以及凡夫众生三世所造的一切善根。    

此处讲到三世的善根,平时随喜时也应该忆念。之后边随喜边念诵:       

灯巴逆记地巴叶 

随喜二谛所摄集    

给凑根拉记叶让 

一切善业之资粮

所谓二谛,就是世俗谛和胜义谛,九乘次第的一切法,无不包括在这二谛中。平常我们随喜的,多数是世俗的善根,而对胜义善根,一般人不懂得随喜,其实这才是功德最大的善根。所以,我们要随喜二谛所包含的、自他一切众生有漏[有漏:漏,烦恼异名,含有烦恼之事物,名有漏。有漏善法,即不离烦恼之善业。]与无漏[无漏:离烦恼之法,名无漏。无漏善法,小乘见谛、大乘见道以上的圣者所生起的善业。]的一切善法。    

修行好的人,走路、吃饭,随时随地都能修;见到、听到任何善法,也都有随喜的习惯,有漏的、无漏的,世俗的、胜义的,都能随喜。所谓随喜,似乎只是想一想而已,也不费力,但它的功德的确是非常大,在诸大德的教言中,也经常是作为窍诀来强调的。    

因此,理论上明白以后,要多行持。    

◎随喜的功德无量

懂得行持的话,这个功德是相当大的。下面讲一下贫女随喜胜光王(波斯匿王)供僧的公案。这个公案,大家应该都知道,但胜光王当年供僧,还有一个缘起。 

●麻风女施粥转生兜率天

据《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记载:迦叶尊者行乞时,见一麻风病女人,骨节分离,疮脓外溢。为了利益她,尊者向她乞食。    

麻风女见尊者形容挺特、具足威仪,心生信心,于是将自己乞讨来的淘米水供养尊者。尊者上前接受供养。她往钵里倒的时候,一绳子落入钵内,她伸手去取,已经断烂的指头也掉了进去。    

为了护念她的心,迦叶尊者就在她的面前,将她所供养的淘米水全部都享用了。并说:“姐妹,你现在应该发欢喜心,我从现在起到明日用斋之前,就用你给我的食物,度过一日一夜。”    

(我们一定要记住,作为出家人,施主供养任何财物时,都不能挑剔。我听说有些人到外面去,衣食都很讲究,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又麻烦又挑剔,好像自己是王子、公主一样,什么都不称心。但你们看看迦叶尊者,这样一位完整传承释迦牟尼佛一切教法的亲传大弟子,为了满众生的愿,直接享用有脓血、断指的淘米水。)    

当时,麻风女非常欢悦,心想:我今天获得了胜妙利益,大迦叶尊者接受了我的鄙陋施物。就在对尊者的清净信心中,女人命终。命终以后,转生到了兜率天。

●贫女随喜功德超过胜光王

当时,帝释天见到了麻风女供施的整个过程,不知她转生到了哪里,于是前去问佛。佛说:“她生到了兜率天。”    

一时间,大家都知道了这件事。胜光王(波斯匿王)也听说了,于是来到佛前,顶礼佛足,退到一边坐下。佛便为国王说法,开示道理令他欢喜,之后默然而住。    

这时胜光王起身,整理衣服,合掌恭敬,向佛说道:“愿佛陀及诸位比丘僧众,为圣者迦叶的缘故,在七天[《毗奈耶经》里讲的是七天,《前行》说四个月,可能各经典说法不同。]之内,受我微供。”    

佛陀默许。国王知道佛陀已经接受,便礼佛足,告辞而去。回来以后,当天晚上就令人制作种种精妙饮食。第二天一早,又敷设床座,准备好净水及牙木等。同时让人去告诉佛陀:“饮食已经置办好了,愿佛知时。”    

用斋时间一到,佛陀与僧众都来到皇宫,坐定以后,胜光王亲自行堂。    

当时,有一位以行乞为生的贫女来到这里,坐在世尊及诸位长老对面。她心里充满了清净信心,深深生起恭敬,心想:“这位胜光王,也是由往昔所积累的福德力才成为这样拥有荣华富贵的君王,又遇到释迦佛这样殊胜的福田,如今仍然积累这般广大的福德资粮,实在是太稀有了!”她完完全全是发自内心随喜,因此获得了无量福德。    

国王亲自供养僧众饮食以后,又亲手供养净水和牙木等,之后坐在低处听法。    

佛陀对贫女的事清清楚楚。所以到了回向时,佛问胜光王:“你今天供斋的善根福德,是回向给你自己,还是回向给比你获得福德更大的人呢?”    

胜光王想:“佛陀今天是受我的供养,怎么会有人比我获得的福德大呢?”想完以后就说:“谁的善根大,就回向给谁吧。”    

于是世尊先念那位贫女的名字作了回向。连续五六天都是如此。    

为此,胜光王十分不悦,手托着下巴,心想:“世尊受我的供养,却念贫女的名字回向……”便与诸位大臣商议对策。国王问:“如何才能使世尊不这样作回向呢?”    

大臣们献计献策:“明天可以加倍准备饮食,世尊和他的眷属前来应供时,让他们行堂的人,一份倒进钵里,一份溢到器具外面,这样饮食落地以后,如果那些乞女来要拾取,我们就连赶带打,这样定会有效。”    

第二天,果不其然,当食物溢出落地时,贫女就跑来捡拾。行堂的人不让,贫女说:“国王的财富这么多,饮食也无穷,像我们这样的苦难者,为何不让捡呢?留在地上不也就坏烂了吗?”但她还是遭到阻拦和殴打,这样便生起散乱甚至嗔恨之心,结果清净的随喜善根便摧毁了。    

当天,佛陀念了国王的名字进行回向。

   

●胜光王得王位之因缘

在回向的时候,佛陀说了一偈:“严备象马车步乘,于此国城自在食,王今不见缘何得,因施无盐米膏力。”意思是,国王你有象马车步四兵,在此国家里饮食随意,但国王你知道吗,这一切都是你往昔对圣者供养一个无盐食团的果报。这就是在殊胜福田前,作小小供养而得大果的公案。    

这种公案很多,前段时间讲曼茶罗时讲到的“我乳轮王”,也是因为供养佛陀七颗豌豆,而得到了王位。这里讲的波斯匿王的往昔因缘,《毗奈耶经》里是这样记载的:    

在久远以前,某聚落中有一长者,娶妻后生了一个儿子。儿子长大以后,父亲到外面做生意,但很快将本钱都耗尽了。    

丈夫出门之后,妻子又生了一个儿子。为了家里的衣食,便让大儿子到邻居长者家里打工做农活。    

后来有一次要到节日了,母亲知道,邻居家明天要供养沙门婆罗门以及宾客,肯定没有人给儿子做吃的。因为担心儿子挨饿,于是就拿着家里仅剩的一个无盐食团,带到儿子那里。    

这时正好有一位独觉来到面前。儿子见他身心寂静、威仪调伏,便想:“因为我往昔从未供养这样的福田,所以今生才受这般痛苦。如果他能接受我的无盐食团,我一定供养。”    

独觉观知他的心念,便将钵伸向他,并说:“你要布施的话,可以放到钵里。”他立即生起无比欢喜与恭敬,以极为珍重之心,把那个食团放进钵里。    

以这个果报,他连续六次作天王,连续六次作此人间的国王,以它的余报,今生在这里作波斯匿王。现在那个业的果报已经尽了,所以佛陀才说了上面的偈颂。    

因此,大家千万不要轻视小善,看似很小很小的善事,果报也可能超乎想象。供养、随喜,都是如此。尤其是像这个贫女的随喜,能做到这样的随喜,修行上肯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顺便谈谈“供养对境”的问题

在这些公案里,之所以会出现不可思议的果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境是圣者:罗汉、独觉、菩萨、佛陀。现在我们遇到的某些上师,是否有这样的功德呢?很难说。所以,我想顺便谈谈“供养对境”的问题。    

我认为,当然也是建议:供养僧众是最好的,是最保险的。这样说,也许有些上师不高兴,但考虑到多数供养者的利益,我还是提醒一下。

摘自《前行广释》第课

长按即可







































白癜风治疗中心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yf/1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