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孩子在悬崖上求学
云南省五德镇,大自然的巧夺天工用陡峭的悬崖、崎岖的山路构成了巨型岩洞“天坑”大锅圈。让人无法想象的是,13个麻风病人的孩子却在这悬崖峭壁上艰难求学。因为不被当地人接受,半山腰悬崖上的一间小房子成为了孩子们求学梦的寄放点。摄影/张永强编辑/邹怡
大锅圈校点隶属于五德镇新寨村干水井小学,共有13个孩子在此读书,其中六年级6人,一年级5人,还有2个孩子随读。学校采用复式班教学方式,上下午各安排一个年级上课,每天轮流调换两个年级的上课时间。袁和伦是学校的代课老师,从年起他一直陪伴着孩子们。
大锅圈校点只有4张课桌,教室内靠岩石的一侧,阴冷潮湿。下雨天,教室还会漏水。该校点距离干水井小学约米。
一名学生用数手指的方法做数学题。虽然学习环境恶劣、学校简陋,但是孩子们不放弃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
6岁的申开强还没有正式报名上学,父母怕明年报不上名,就让他跟着大家随读一年级,读六年级的姐姐在旁边指导他学习。孩子们知道,“如果实在不能去干水井读书,在这里我们也要好好学习。以后有条件就继续读书,没有条件,就出去打工,多赚钱,离开这里。”
袁和伦今年54岁,在大锅圈教书这份工作让他经常被外人排斥,但家里人却很支持他。袁和伦说“跟这些孩子们在一起,我很高兴,希望他们能接受平等的教育,他们也是中国人的孩子”。
袁和伦用最简单的数手指的方法给一年级的学生上数学课,并形象的把“7”比喻成“拐棍”,“8”比喻成“犁头”。
学校是由以前看管麻风病患者的值班室改造而成,条件简陋,教室阴冷潮湿。由于教室坐落在大锅圈通往外界的唯一山路上,时不时会有村民穿过教室,正常的上课秩序经常被打断。
悬崖边上,用铁管做成的简单护栏已经锈迹斑斑,但这是保护孩子安全的唯一屏障。这样的教学环境,让袁和伦和家长们都十分担忧孩子们的安全。
恶劣的环境下,学生在教室外的岩石下做作业,到干水井小学读书是他们最大的希望。由于当地多年来形成的对麻疯病的恐惧,虽然大锅圈的麻疯病人已经全部治愈,但村民们强烈反对大锅圈的孩子到新寨村干水井小学读书,当地政府部门只能无奈将这些孩子们转移。
11月6日下午,五德镇中心学校校长胡永江带领干水井小学部分老师,准备到大锅圈跟学生和家长一起吃饭,遭到干水井小学部分学生和家长阻拦。虽然学校和政府一直努力消除村民对麻风病的误解,但仍有村民心存抵触,反对大锅圈的孩子到干水井小学读书。
学生在吃营养午餐。干水井小学的于校长表示“营养午餐执行每人每餐3块钱的标准,大锅圈校点的孩子们也是同样的标准,他们吃的营养午餐和干水井小学的学生一样”。
放学后,孩子们沿着崎岖的山路回家。遇到下雨天,山路泥泞湿滑,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
大锅圈,这个被当地人称为“麻疯村”的地方,位于天坑里的岩洞下面。目前,还有8户人家居住在这里,其中4户是单独一人,总人口32人,其中,20余口人长期居住在这里。大锅圈有耕地亩,靠种养殖业维持生计。
生活虽然艰苦,但这里的孩子们都特别懂事,放学回家后,孩子会帮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石板上摆放着孩子们捏的泥巴玩具,放学后孩子们会在大锅圈的天井里玩耍。
11月11日,干水井小学余校长带领部分老师把大锅圈的13个孩子接到该校读书。孩子们的读书问题终于解决,代课老师袁和伦的一桩心愿也得以了结,现在,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正式的教师。
觉得文章不错,就分享给朋友吧!
喜欢趣味新闻?喜欢冷知识?喜欢萌宠?即可回复北京正规看白癜风医院看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yf/1425.html
- 上一篇文章: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上
- 下一篇文章: 孩子家长看过来,乌海补种麻风疫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