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女人才算会过日子



节俭=会过日子?

这个观念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最近有读者朋友留言问呆呆:现在是不是没有“会过日子”的女人了?

我不清楚这位朋友口中“会过日子”是什么概念,不过呆呆从自己长辈那里继承了中国传统男人的固有观念里——“会过日子”=勤俭持家,是贤妻的标准之一。

可是我的这个观点被朋友馨馨大加鞭挞,她首先给我看了两张照片:

“呆呆,你觉得这样的女人你会喜欢么?”馨馨反问我。

从来不烫染护理头发,不精细护理指甲,从来不买漂亮衣服,永远只穿着最朴素的制服或者旧衣服,从来不出去旅游,不去和朋友聚会……这就是你们男人口中的“会过日子”吧?

呆呆被馨馨问的懵逼了,竟一时无言以对。馨馨接着讲诉了她自己的故事:

(1)

23岁时,我和一个大我三岁的男人恋爱了。我们之间似乎有聊不完的话题,关于职业、电影、小说、音乐等等。有时候人与人之间就是这么微妙,可以说是相见恨晚吧。

但是,我们两个人只在一个问题上分歧特别大——消费观。他非常节俭,精打细算,总是督促我攒钱。

而我,总想把钱花在“体验”和“经历”这些他看起来“没有用”的事物上。

他看过很多电影,但很少去电影院,他觉得坐在电脑前观看盗版也一样精彩;我却觉得,从音效、时效和整体感受等方面来说,电影院一定是更好,胶片的质感只有大荧幕才能充分展现。

他对食物很马虎,觉得“食物”是人类生存必需品而已,花太多时间研究很浪费;我却愿意花费一个小时和在他看来很奢侈的几十元,去吃一碗特别美味的馄饨。

他觉得理财相当重要,工作、挣钱、买房子、生孩子是人生必然轨迹,所以,直奔目标最迅速;我却坚持除了生存,更要有生活,匆匆忙地赶到目的地和欣赏沿途的风景,哪个更愉悦?哪种生活更有质量?

他觉得年轻时过苦日子,老来才有积累,才能过上相对优渥自由的生活;我也认同,可我同样认为,某些心境和能力只存在于某个特殊的年龄,比如,绝大多数70岁的老人都不再渴望出去旅游,即便有钱也没有那个身体了。

总之一句话,在他的观点当中,通过节俭积累人生财富已经超越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他对人的需求全部下降到基本水平,只因为这样在他看来是“更会过日子”的。

可是,人类的进步难道不就是在衣食住行这些基础的方面追求更加美丽、舒适、先进和科学吗?

所以,在消费观上,我们无法达成共识。但是,因为爱情,我妥协了,我迁就了他的方式生活。

结果,连我的女老板都发现我越来越没精打采。她在我的报销单上刷刷签好字,递给我时开玩笑:李馨,你最近没买新衣服,没看好书,没吃好东西,口红也擦完了吗?看上去灰头土脸的。

我怎么说呢?

(2)

女人不用为自己合理的消费需求惭愧

女老板和我当年男朋友的老板是合作关系,而且关系还不错,所以对于我们的情况,多少了解一些。

她把报销单递给我时,耸了耸肩膀,对我说道:

女人不用为自己合理的消费需求惭愧。

我们敬佩节俭,并不认为钱能买到所有的东西。但我们也承认,有些经历和体验,是一定要付费的。

比如,至少要走过一些地方,你才能叫“见过世面”吧?至少要花钱学习,你才能培养自己的一些技能吧?上网对着电脑看图片、看资料倒是省钱了,可是效果能一样么?

我很困惑地问她:为什么男人这么怕女人花钱呢?

她笑了,说:怕女人花钱的男人,往往有三种原因:

第一,他本身崇尚节俭,他和你消费观不同,你们无所谓对错,但注定走不到最后。

因为最终决定上层建筑的是物质基础。在爱情中,除了荷尔蒙和多巴胺,还有消费观,消费观不同的男女很难从爱情走向婚姻——爱情是情感,而婚姻的本质是经济共同体。

第二,他不是怕你花钱,他是怕你透支他的能力。

“钱”是他对未来的掌控力,他担心自己没有那么大本事养活你,活得太累。

传统的中国观点要求男人挣钱养家,这是他的责任、面子和尊严,从这个角度上说,“花钱”的女人,一定比“不花钱”的女人给男人的压力大,尤其对于物质上没有太大需求的男人。

第三,他确实是小气。

但是,小气也不可气呀,世界那么大,你干嘛非要在一个小气的男人身上吊死呢?爱情的目标不是步调一致,陪你去看天涯海角么?那就去找个大方的好了,省得相互折磨。

而消费是一件特别私人化的选择,任何女人,都不必为自己力所能及下合理的经济需求惭愧。

比如说,你想买一支口红并不比想买一本书低级或者高级,想出门旅行也不比想买一个包包文艺或者拜金,热心慈善也不比热心理财高尚或者庸俗。

你愿意怎样花自己的钱,是你的自由,只有当你的欲望超过了你的能力,才需要警醒。

我不确定是否是因为女BOSS的解读打动了我,不过至少,我和他真的没多久就分手了。他过得很好,我也过得很好,只是,我们省略了两个不合适的人相互折磨的过程。

直到今天,我依旧是个挺“爱”花钱的女人。但是,我丝毫不为此羞愧,相反,我还挺骄傲,因为要保持相应的消费水平,我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学习、应对能力。

该花钱时花钱,但不浪费。

那些花掉的钱,那些买来的经历,并没有白白付出,正是看上去不是生活必需品的东西,让女人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好东西、好男人、好生活。

该节俭时节俭,但不抠门。

只是适可而止不虚荣,不只靠外在的东西表达自己过得不错。

愿我们拥有真正的好东西,遇见真正的好男人,过上真正的好生活。

(3)

金钱,只是一种工具,帮你实现愿望。

听完馨馨的故事,我想起来了两个女人——特蕾莎修女和安娜女士,她们分别是世界上最节俭和最奢侈的女人。

特蕾莎修女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成为最没有争议的获奖者。年,美国举行“二十世纪最受尊敬人物榜单”,她被票选为第一名,排在她后面的是马丁路德金和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她几乎以压倒性的优势赢得了这个荣誉。

在诺贝尔授奖仪式上,特蕾莎修女说:我愿意代替世界上所有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来接受这个奖项。

之后,她把19万美元的奖金及卖掉奖章的钱,全部捐献给了贫民和麻风病患者。

特蕾莎修女衣食住行极其简单,夏天没有电扇,冬天没有暖气,没有冰箱、洗衣机,甚至连肥皂和刷子都没有,她说:除非你过着贫苦者的生活,否则你如何了解他们?

她是世界上最贫穷也是最富有的女人。

而安娜女士是佛罗伦萨美迪奇家族的最后一位继承人,这个家族资助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波提切利、拉斐尔、提香等数十位世界顶级艺术家,没有美迪奇家族就没有文艺复兴。

美迪奇家族富可敌国,闻名世界的乌菲兹美术馆、碧提宫都是他们的私产,价值连城的绘画《天使报喜》、《春》、《维纳斯的诞生》等等,都是他们的私藏;著名的大卫像原来就摆放在家族办公室的广场上。

安娜生活在屋顶镶嵌无数珍珠贝母的宫殿,用金质、银质、玛瑙、宝石等各种珍贵材料制作的餐具进食,徜徉在世界上最伟大艺术大师们的真迹中,品味卓越,慷慨超然,把大量个人财富投入到宗教和慈善活动中。

安娜女士最伟大的举动是,由于家族没有子嗣,她立下遗嘱将所有美迪奇家族的庞大贵重的私人财产,包括艺术品,全部捐赠给佛罗伦萨政府,要求这些国宝不得流到国外。

安娜是最富有,也是最慷慨的女人。

其实列举这样两个极端的女性,呆呆是想说明:真正的“会过日子”,是把穷日子过富,而这个富,应该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物质上要充裕,精神上也要富足才行。

而金钱只是一种帮你实现愿望的工具,无论对于伟大的女人,还是普通的女人都一样,无需在这上面纠结。

双十一来了,淘宝天猫红包与预热内部优惠券正在发放当中

欢迎各位一起抢哦:QQ群,







































哪里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中科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yf/1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