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舍茶馆中女性的悲剧命运
《茶馆》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话剧史上一部著名的作品,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常演不衰的经典剧目之一,几乎每次演出都是场面火爆、盛况空前,甚至有很多话剧爱好者连夜排队买票,生怕错过精彩的演出。这部中国话剧里程碑式的杰作,曾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这部作品以老北京的一家叫裕泰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展示了从清末到北洋军阀、再到抗战胜利后的近半个世纪的中国社会的风云变幻,描绘了那个时代北京各阶层三教九流人物的生活现状和普通百姓的悲剧人生。
《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先生于年创作的话剧。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也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四世同堂》、《骆驼祥子》、《龙须沟》、《茶馆》等,都是传世佳作。
尤其是《茶馆》,被称为北京人艺的“镇院之宝”,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曾评价说“《茶馆》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
《茶馆》这部剧,人物多达七十多个,但基本上都是男性,是以掌柜王利发、梦想实业救国的秦仲义、爱国者常四爷等为主的男性活动贯穿全场的一部作品,女性少之又少,仅有七八个。但是,就从这几个着墨不多的女性描绘里,却让我们看到了当时那个社会形态下女性的卑微地位和她们的悲惨命运。
01乡妇家贫如洗,欲以二两银子卖女儿
北京城裕泰大茶馆的某一天上午,茶馆里座无虚席。遛够鸟来歇腿的,说媒拉纤的,斗蟋蟀的,算卦相面的,还有打完群架双方请人来这里调停的……各色人物来来往往,生意很似红火。
正当房东秦仲义与掌柜王利发、老主顾常四爷边喝茶边聊天的时候,衣衫褴褛、满面愁容的乡妇进了茶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怯怯弱弱的小女孩,小女孩头上插着一根草标。跑堂的伙计李三看到这情景,一时心软,没拦她们进店。
她们俩慢慢地往里走,乡妇忽然腿一软,一个趔趄,坐在地上。小女孩拉住乡妇的衣襟,嗅着空气中飘来的淡淡的茶香,喊道:“妈,我饿!我饿!“乡妇呆呆的看着女孩,掩面低泣。稍后,她抬起头来,朝周围投去求救的目光:“哪位行行好要这个孩子?二两银子!”
乡妇二两银子,就打算把十来岁的女儿小妞卖掉。如果不是家境极其贫困,如果不是实在走投无路,哪个母亲会愿意卖掉自己的亲生孩子!乡妇也是不想让女儿冻饿而死,强忍着母女分离的悲痛想给孩子找个活命的机会。
当时的社会情形下,卖儿卖女的又何止乡妇一人!腐朽的清政府长期闭关锁国,后来被列强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国门。连年战乱和官府洋人的双重剥削,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计极其艰难。男性都很难找到一份能糊口的活计,更别说女人了!所以,乡妇和她的女儿小妞的命运注定将是非常悲惨的。
02太监之“妻”-—康顺子的悲剧人生
茶馆的老主顾常四爷是个正直善良的人,他让跑堂李三给乡妇和小妞煮了两碗烂肉面,她们吃完面被王掌柜打发走了。乡妇母女俩离开后,京郊破产农民康六走进了茶馆。
康六因为全家一贫如洗、生计艰难,实在活不下去了,打算给十五岁的女儿康顺子找个人家。实际上是想把顺子卖掉,换点银子过活。他到茶馆后,找到了平时以说媒拉纤为生的刘麻子,极端自私心狠的刘麻子居然说把顺子卖给宫里有钱的庞太监!且只给十两银子!
康六没想到刘麻子竟打算给女儿找个太监!本不想答应,但最后,说出来的话却是跟刘麻子讨价还价:一个十五岁的大姑娘,就值十两银子吗?刘麻子骗康六说:庞总管,伺候着太后,红的不得了,连家里打醋的瓶子都是玛瑙作的。姑娘一过门,吃的是珍馐美味,穿的是绫罗绸缎,这不是造化吗?
但是,这个刘麻子转手却跟庞太监要了二百两银子卖掉了康顺子!
对于这桩荒唐的婚姻交易,康顺子不是不想抗争,她一进店里,就因为又饿又气,晕了过去。任由愚昧的老爹和刘麻子达成了交易。就算她清醒着又能怎么样呢?她能抗拒老爹的做法吗?如果她不被卖掉,一家大小都无法生活,老爹还有可能被东家活活打死!所以,她只能听天由命,只能被卖去给太监做“妻”!
顺子嫁给庞太监后,真像刘麻子说的那样能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吗?事实并非如此!而是在庞太监家里受尽了痛苦煎熬,这从他们的养子康大力的话中就能看出来:那个老东西,掐你拧你,咬你,还用烟签子扎我!
康顺子也跟掌柜王利发说过:我是乡下人,我能吃苦!只要不再作太监的老婆,什么苦处都是甜的!
康顺子为什么会经历这么悲惨的生活?她的悲剧命运难道只是她的父亲造成的吗?
当初康六找到刘麻子时,说过一段悲伤的话:那不是因为乡下种地的都没法子混了吗?一家大小要是一天能吃上一顿粥,我要还想卖女儿,我就不是人!
刘麻子反驳康六嫌银子少时也说过一句:在乡下,五斤白面就换个孩子!你不是不知道!
从他们的寥寥几句的话语中,就能看出当时的社会情态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是何等的悲惨!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女性卑微的地位和任人宰割的悲剧命运。
在当时腐败无能的清朝统治下,朝廷对外屈膝投降,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对内拼命压榨贫苦的底层百姓。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在中国不断扩大,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大清王朝,朝政废弛,宫廷生活腐败荒淫,地痞流氓横行霸道,欺压百姓,大批难民被迫离开家园,进城讨饭。
在当时那个黑暗腐朽的旧社会,女性是毫无地位可言的,没有说话的权利,没有主宰自己命运的能力。很多像康顺子一样的女性,一个个鲜活的青春生命被无情的吞噬。
著名作家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中,描写了两个悲剧的女性。一个破落地主家的女儿九儿,十九岁时被贪财的父亲许给了患有麻风病的酒坊主儿子,任凭九儿苦苦挣扎、坚决不答应,最终还是没能拧过父亲,嫁给了已经躺在炕上不能动的单扁郎。
单家大少奶奶高淑贤,也是一个悲剧女性。她与单家大少爷定亲没多久,大少爷就去世了,为了所谓的名节,她是抱着单家大少爷的牌位进的单家,成了一个守着贞节牌坊过日子的可怜女人。
还有老舍另一部作品《骆驼祥子》里的虎妞,鲁迅先生的《祝福》里的祥林嫂……等等,一个一个命运坎坷的悲剧女性,都是那个吃人的旧时代造成的。
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老百姓们以为盼来了好日子,但是,等待他们的依然是水深火热。
民国成立后,康顺子的命运却终于稍稍有了些改变。清朝灭忙了,庞太监没了势力,被他的侄子们欺负到饿死了,还把康顺子和养子康大力给轰了出来,连一床被子都没给。
康顺子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从庞太监的魔爪下逃脱,但是,离开庞家却不知往何处安身,难道要流落街头吗?顺子忽然想到了当初她是在裕泰茶馆里被卖掉的,于是,就拉着大力找到了茶馆。
掌柜王利发因为生意清淡不想雇佣顺子,顺子极力争取,终被女主人王淑芬留下,在茶馆做了帮工。大力也留在了茶馆,但是后来,他瞒着顺子跑去了西山,据说在那儿参加了八路军。
但茶馆的生意却快维持不下去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巡警、兵痞、特务都来敲诈王掌柜。
傻杨有段数来宝,充分说明了当时百姓的艰难境况:
为打仗,要枪炮,一堆一堆给洋人老爷送钞票。
为卖炮,为卖枪,帮助军阀你占黄河他占扬子江。
老百姓,遭了殃,大兵一到粮食牲口一扫光。
03住房被没收,被迫成为女招待的小丁宝
《茶馆》中还有一个不幸的女子,是十七岁的丁宝。她跟王掌柜介绍了自己的身世:妈妈是寡妇,带着我过日子。胜利以后呀,政府硬说我爸爸给我们留下的一所小房子是逆产,给没收了!妈妈气死了,我作了女招待!
几句简短的介绍,却说明了一个本来母女相依为命的小家,被抗战胜利后的国民政府给拆散了。
八年抗战,赶走了日本,举国欢腾,但是,广大人民热切盼望的新生活、好日子却没有到来。
打着国军旗号的特务、兵痞横行霸道,到处搜刮民脂民膏,民不聊生,百姓不堪其苦。他们可以随意指定“逆产”,说没收就没收。
小丁宝家没有了,被迫成为了小刘麻子的女招待。
小刘子是那个把康顺子卖给庞太监的刘麻子的儿子,这儿子比他爹更会做生意,居然想把舞女、明娼、暗娼、吉普女郎、和女招待组织起来,成立那么一个大“托拉撕”,还想跟党部的沈处长联合做生意,成立“花花联合公司”,组建买卖部、转运部、训练部、供应部四大部门,这简直就是人口贩卖一条龙服务!确实比他爹的脑子灵光多了!
既然开公司做生意,就要寻找场地,沈处长小刘麻子他们就打上了茶馆的主意,丁宝把小刘麻子想霸占茶馆的事情告诉了掌柜王利发,让他做准备。
小丁宝虽然是被生活所迫做了女招待,但是却没有失去淳朴善良的本性。
辛苦经营茶馆几十年的掌柜王利发,不但没有发,甚至家里连点白面也没有!孙女小花曾几次跟她妈妈说想吃热汤面。在得知茶馆即将被霸占之后,他对儿媳周秀花说:还有点面的话,给她作一碗吧,孩子怪可怜的,什么也吃不着!
周秀花说:一点白面也没有!我看看去,给她作点杂合面疙疸汤吧!
王掌柜心里该是何等的悲凉!
茶馆被霸占了,周秀花带着小花走了,康顺子因大力的缘故怕连累掌柜也早就离开了,小丁宝被迫继续做她的女招待。近半个世纪的茶馆在灰暗凋零中徐徐落幕……
《茶馆》,老舍先生留给我们的这部传世佳作,有着深邃的历史内涵,百科全书式的生活容量,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等等。其中只有寥寥数笔的几个女性人物,也许只是大茶馆里无数精彩故事的点缀,不占主流。
但从这仅有的几个女性身上,却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剧命运,是那个吃人的旧社会剥夺了她们的幸福生活,埋葬了她们美好的青春年华!
不知道乡妇和小妞会流落何处?不知道已经年老的康顺子会不会找到大力?不知道小丁宝将来的婚姻能否自己做主?让我们真诚的祝福她们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yf/21119.html
- 上一篇文章: 十堰麻风防治中心开展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
- 下一篇文章: 常用的5种祛风除湿的中药,你真的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