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了他来了这本冲击你世界观的考古遗传



通俗易懂的措辞和娓娓道来的语气,引人入胜的标题和随口开出的玩笑,都不能掩盖这是一本硬核专业书籍的本质。

如需原图,可以找我

这本书的作者约翰内斯·克劳泽和托马斯·特拉佩更是硬核。

约翰内斯·克劳泽,是德国耶拿市马克思·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所长,考古遗传学领域的世界级著名专家之一。马克思·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全世界第一所使用高科技技术对古代人类骸骨的DNA进行排序的科研机构。

托马斯·特拉佩,知名记者,不仅负责将克劳泽积累的知识浓缩为紧凑的论述,还会赋予其时代框架背景,将其放置在现实的政治讨论语境中。

过去几年里,特拉佩与克劳泽一起从事新闻报道方面的工作,还致力于研究当今国家主义和民族思想。

克劳泽教授和他的导师帕博教授,用基因分析的方法,开考古遗传学的先河,找到了智人的进化之路。

然而,这本书涵盖内容之广,从基因学、生物学、遗传学、考古学,到病理学、传染病学,无所不包,除了专业的研究过程,还在很多方面给我们启发,值得一看。

智人之路基因新证重写六十万年人类史吴国盛李辉推荐图书京东好评率93%无理由退换旗舰店¥22.1购买科学家在生活方式上给我们的启发

农民是狩猎采集者里,一部分掌握了农业种植技术的人,他们的生活标准更高,物质生活更丰富,比起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他们更愿意承受加倍的工作量。

狩猎采集者饥一顿饱一顿,但是他们相信大自然会给他们恩赐,会让他们捕到猎物。比起农民,狩猎采集人群的工作时间更短,大部分是一天4-5个小时,而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离开自己的土地,显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时至今日,物质已经极大的丰富了,就又出现了一批不想追求更高物质享受的人群,他们愿意搬离都市,愿意接受稍微差一点的物质条件,但是更贴近自然,更轻松,他们不再想忍受更长的劳动时间,更大的劳动强度,这有何不可呢?

当然,“这有何不可呢”是我个人观点,不是作者观点,作者只是讲述了狩猎采集者和农民的生活方式上的差异,我不想做农民了,想做回猎人,不可以吗?

科学家对传染病的看法给我们的启发

无论是鼠疫、梅毒,还是麻风病、肺结核,科学家对病源、传播源的研究,完全不考虑其他渠道的传闻、或者判断,甚至之前其他人对这些的研究,通过对遗骸DNA的分析,追寻病原体真正的载体。所以很多结论是和以往我们所听到的有所不同的。

当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出现,比如基因分析,勇于根据研究结果挑战已经存在的权威观点,是很标志性的科学家的态度。

科学家的世界观对我们的理解力的挑战

作者说,“本书能同时给对移民问题持开放态度的人和建议严格限制移民的人提供论据”,因为根据基因的分析,移民的影响不只有瘟疫肆虐,还有基因变化,还有技术飞跃。可是作者也说,“迁徙,是人类的天性”。那么,我理解作者的观点其实是有倾向性的。而两个作者,也确实一直在“研究当今国家主义和民族思想”。有观点,也是很正常的情况。欢迎有其他想法的读者一起来讨论。

作者认为,可以根据基因确定:遗传物质是如何在欧洲传播的,我们的祖先于何时、从何地迁入欧洲,单个人的地域来源,甚至能确定致人死亡的细菌,但是,不能在基因上区分民族和族群。

作者是德国人,在考古遗传学的科学研究之余,还讨论社会学的问题,表达了对种族主义、排斥移民,以及纳粹的基因论的不支持,显然是有其专属的原因的。而我们作为中国人,一向对移民和种族问题不是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yf/21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