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疟疾传播,共创无疟世界
每年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病日(WorldMalariaDay),世界疟疾日由世界卫生大会在年5月第六十届会议上设立,旨在推动全球进行疟疾防治。
说到疟疾,
这个名词在我们这代人已经很陌生了
——那么疟疾是什么疾病呢——
疟疾是疟原虫寄生在人体血液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引起的传染病,在我国被列为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疟疾是危害中国人民健康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在长江以南流行尤为严重。主要症状有寒战、发热、出汗、全身酸痛、脾大、贫血等,有时伴有呕吐、腹泻、咳嗽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昏迷、休克、肝肾功能衰竭。
——疟疾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疟疾的临床表现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
1、潜伏期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口腔温度超过37.8℃),称潜伏期。潜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一个繁殖周期。
2、发冷期畏寒,先为四肢末端发凉,迅觉背部、全身发冷。皮肤起鸡皮疙瘩,口唇,指甲发绀,颜面苍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
3、发热期冷感消失以后,面色转红,发绀消失,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发冷越显著,则体温就愈高,可达40℃以上。高热患者痛苦难忍。
4、出汗期高热后期,颜面手心微汗,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湿透,2~3小时体温降低,常至35.5℃。患者感觉舒适,但十分困倦,常安然入睡。一觉醒来,精神轻快,食欲恢复,又可照常工作。此刻进入间歇期。
说到疟疾
都避不开一个关键人物——“屠呦呦”
年10月5日北京时间17时30分,诺贝尔委员会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青蒿素的发现不仅增加一个抗疟新药,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发现这一新化合物的独特化学结构,它将为合成设计新药指出方向。”屠呦呦说,青蒿素是属于我们中国的发明成果,而且是从中医药里集成发掘的,是中医药造福人类的体现。
近几十年来
国家一直致力于疟疾“清零”
经过不懈努力
终于在抗击疟疾取得了出色的成果
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宣布:
“今天,我们祝贺中国人民摆脱了疟疾。”
继消灭天花、脊髓灰质炎、丝虫病、血吸虫病、克山病、大骨节病、麻风病之后,中国疾病消亡史的丰碑再刻下浓重的一笔——疟疾!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他们的成功来之不易,是经过了几十年有针对性和持续性的行动才取得的。”
从万到0病例,这是中华人名共和国疾病消亡史的里程碑,也是中国医药史上的一座丰碑。
——疟疾看似消失,但从未离开——
虽然中国成功消灭了疟疾,但疟疾仍在影响着人类,每年在非洲大陆上因疟疾而死亡的人数仍有很多,疟疾在世界范围还没有得到完全消除,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各国不应减少发现和治疗疟疾的努力;这样做会严重损害数百万感染了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的人的健康和福祉。
全球疟疾形势依然严峻
但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
抗疟疾药物的不断进步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人类之敌——疟疾
终将被人类打败
END
文字:陈浩雄
排版:陈浩雄
初审:曾芸
审核老师:樊云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ys/20359.html
- 上一篇文章: 农村生长的这种多年生植物,根系发达,有毒
- 下一篇文章: 怎样分辨白癜风与麻风白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