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1世纪了,还不了解麻风病吗



年1月31日是第63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29届“中国麻风节”。主题是:“加速行动,消除麻风危害”。麻风病在世界上流行甚广,据文献记载,麻风病在我国有多年的历史,流行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以及青海等省、自治区。

麻风病历史

在人们还没认识麻风病之前,认为麻风是一种遗传疾病或是来自上帝的惩罚,麻风病人被鄙薄,被放逐,经受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事实上,汉森宣布麻风病是传染性疾病之后,社会上对于麻风病的恐惧仍然没有减弱,并未在某个领域让麻风病患者获得人格上的平等,更妄谈宗教上的救赎,人们依然认为这种可怖的疾病与道德相关。而由恐惧和偏见引起的歧视,更是持续摧残着麻风病患者的身心。

古代欧洲,许多麻风病人被流放,他们东躲西藏,不是饿死,就是被杀。中世纪前期,麻风病人被强行放逐于农村民居点之外的荒僻处,放逐前先举行送葬仪式,让病人穿上特制的衣服,边走边鸣响送葬乐器。

12世纪欧洲,设有专门的麻风病人收容所或疗养所。在客观上起到了隔离作用。

在清代,传统医学认为疫病乃是由于自然界的四时不正之气,混入了病气、尸气以及地上的其他秽浊之气而形成的疫气所致。

年,挪威学者汉森发现麻风杆菌。

将病人聚居于偏僻地区或杀害圣经《旧约》记有疑是麻风病者禁闭七天,确诊者立即“村外隔离”。

年,广东军阀制造了一起集体枪杀多麻风病人的白云山惨案。

年,瑙鲁岛有过把所有病人集中到船上,用炮击沉的事件。

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没有强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对麻风病人采取的是“强制集中隔离治疗”的方法。在我国的许多县市都设有麻风村用来隔离治疗麻风病人,地点都是设在偏僻遥远的山区或人迹罕见的地方。麻风病人被迫与家人分离,远离社会。

麻风病的治疗

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麻风病没有特效药治疗。

80年代出现了联合化疗。

为了治疗的方便,我们将麻风病分为多菌型和少菌型。

通过联合化疗,多菌型2年、少菌型6个月可以治愈。

开始联合化疗后药物在短期内可以杀灭99.9%~99.99%的活菌,使麻风菌失去传染性。

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病也叫汉森氏病,是一种由麻风分枝杆菌侵犯人体皮肤和周围神经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

麻风分支杆菌是麻风病的病原体,简称为麻风杆菌(MycobacteriumLeprae),是分枝杆菌中唯一能侵犯人和动物神经组织的病原菌。

麻风杆菌的特点

潜伏期较长

麻风杆菌系细胞内繁殖的病原体,体外人工培养迄今仍未获成功。麻风菌对数期生长世代时间需11~13天,而一般细菌增殖一代仅需20~30分钟。

环境因素对麻风菌活力有明显影响

麻风菌经紫外线照射30~60分钟,或经日光照射2小时即完全失去活力

麻风菌悬液在碎冰中保存20天后,或在室温(14~24oC)条件下保存两周,活力即完全丧失

麻风菌对热十分敏感,在60oC,10~30分钟即完全失活。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传染源

麻风病是一种主要限于人类的疾病,公认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多菌型麻风病人。

传播途径

麻风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是通过长期密切直接接触或经飞沫传染,其次为间接接触传染。

易感人群

麻风菌侵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及发病后的表现,取决于被感染者机体对麻风菌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力。绝大多数人(约95%)对麻风菌具有特异性免疫力,在麻风菌侵入后能迅速建立有效的免疫反应,将麻风菌杀死而不发病,只有很少部分人对麻风菌易感。

麻风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麻风病人的家属发病率较高,除长期密切接触以外,遗传素质对麻风病传染的影响很大。因配偶是麻风病人而被传染的不多,不超过2%~5%,麻风病人家庭一般以长辈传染给子女或子女间相互传染多见。

我国麻风病的近况

到年底全世界共有现症病人60多万例,中国有现症病人例,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和西藏等省份。

湖北省荆门市截至年12月底,累计发现麻风病人例,现存活40例,其中现症病人4例,年新发病例1例。

截至年底,我国尚有现症病人人,治愈病人二十余万人。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zl/1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