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旨意应当是什么
白癜风的病因是什么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bingyinfenxi/7982.shtml这个感想由电影《天国王朝》而生发。《天国王朝》是我最喜爱的好莱坞历史电影,没有之一。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大名鼎鼎,以执导史诗大片闻名,我们熟悉的《角斗士》《黑鹰降落》《刺杀肯尼迪》《末路狂花》,都是他的作品,曾三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可惜皆未成功(《角斗士》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我认为这只是他运气不好。不过《天国王朝》在其作品中很少被提及,且票房惨败,仅得四千万美元。我当初看碟时很不理解,后来才知剧场版因为制片人嫌太长而任意删减,甚至某些角色被完全消失,导致剧情不能衔接。不过,这么沉重的片子,我想即使不删减,也不会有太好的票房吧。我喜欢《天国王朝》,主要在于它调子的悲怆,还有它那夺人心魄的配乐。多年前在某个圣诞夜,听到收音机里播放《奇异的恩典》,心弦为之一颤。这是什么音乐,真若天籁,仿佛姑射山上的仙子,无一丝烟火气。后来才知,乃是教堂圣歌。《天国王朝》的配乐,同样有这魅力,“此曲只应天国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故事倒并不太跌宕,十二世纪,东征的十字军已在耶路撒冷建立了王国,基督徒与穆斯林和平共处,而当时的阿拉伯,正处在相传最伟大的国王萨拉丁统治之下,对于基督徒建立的王国来说,这显然是不利的。影片开始,则是讲述法国青年机械师、铁匠贝里昂的妻子自杀,教会判定她的灵魂只能下地狱,贝里昂沉浸在痛苦之中。这时,他得知自己原来是十字军将领、耶路撒冷王国男爵戈弗雷的私生子。戈弗雷还邀请他一同去耶路撒冷,保卫国王,保卫百姓。他没有答应,但随即因为被迫杀死了想霸占他财产的兄弟,不得不逃亡,追赶戈弗雷。可惜才寒暄得几句,追捕队就赶到。激战之下,戈弗雷一方伤亡惨重,本身也中箭感染,在到达耶路撒冷后宣告不治,爵位由贝里昂继承。贝里昂在自己领地大搞建设,将沙漠建成绿洲,并得到耶路撒冷王鲍德温四世的赏识。国王甚至想把王位传给他,但他拒绝了。国王不久死于麻风,没有子嗣,王位当由其妹妹西比拉的儿子继承。但西比拉偶然发现儿子也已染上麻风,因深知哥哥被麻风病折磨的惨状,她狠心毒死了儿子。西比拉也爱上了贝里昂,要他做王,贝里昂再次拒绝,于是,王位被西比拉的丈夫盖伊夺得。可是盖伊又蠢又贱,他打破了原国王好不容易订下的互不侵犯政策,主动挑衅萨拉丁,结果其疲惫的军队被沙拉丁大军全歼。耶路撒冷城陷入伊斯兰军队包围之中。关键时刻,贝里昂担起大任,宣布将城内所有平民晋升为骑士,士气大振,成功击退萨拉丁几次进攻,但到底众寡不敌,城池岌岌可危。最后贝里昂和萨拉丁惺惺相惜,达成协议,萨拉丁允许贝里昂安全带走城内所有平民,他只要城池。耶路撒冷由此易主,基督教势力撤离这座圣城。现在说点自己的感想。先说宗教。我相信十字军骑士有一些是去抢劫的,因为耶路撒冷是一座财富之城,但我不相信全部是去抢劫的。宗教对人心灵的力量,不可小觑。如果仅是一场财富的掠夺和反掠夺战,那本片的基调不会那么悲怆,音乐不会那么空灵,震撼力也就远没有现在这么大。本片的几个主要人物全是悲剧人物。贝里昂几乎没有过笑脸,仿佛他被死去的妻子魂魄一直追随。他对财富弃之如敝屣,来耶路撒冷,只是为给妻子赎罪,并寻找生命的意义。戈弗雷男爵,出场不久就中箭,因伤口感染,终于痛苦死去。他和儿子相聚时日不多,还未享受天伦之乐,内心之巨大遗憾可知。而贝里昂一开始就失去这位智勇双绝的父亲领路,观众也会为之惋惜。耶路撒冷王英武倜傥,却在风华正茂之时染上麻风,被病毒毁容,乃至终生与银色面罩一刻不能分离。其外甥仅为一天真少年,也遗传上恶疾,被亲生母亲活活闷死。这些都是全剧悲怆情调的重要设定。而这种情调,正是我最热爱的!一部影片没有情怀,再热闹也称不上史诗。三大战役规模宏大,《伦敦上空的鹰》漫天都是飞机,《珍珠港》大炮巨舰,场面宏阔,可对我只是眼花缭乱,最多觉得剧情紧张,却无一丝情感触动。它们究竟是爆米花商业片,看完就忘。而雷德利斯科特的片子,一向追求情怀。《角斗士》中大量慢镜头,用萧瑟惨淡的景色渲染男主人公脑中的家乡,以及在这萧瑟惨淡景色中的妻子儿女,让人对其命运更撒一掬同情之泪,加上其中不少哲学化的台词,使其在众多大片中脱颖而出。然而《角斗士》渲染的仅是家国之爱,和《天国王朝》对于宗教和战争的深邃思索不可同日而语,后者更胜一筹。和其他各种理想一样,宗教不仅给人带来安宁,也带来灾难。当对人生目的的怀疑导致心灵孤苦无依之时,当因为老弱病痛而哀苦无告之时,当因为对各种来自内心和外在的恐惧而坐立不安时,宗教大约会给人奇妙的力量,抚慰人的心灵,鼓舞人的勇气。我曾亲眼见我的外婆,在七十岁皈依基督后,天天学习写字,从一个彻头彻尾的文盲,变得能熟练书写繁体字,而这种毅力,尘世间没有谁曾赋予过她。这是宗教的积极方面。然而,它带来的灾难也一样大。世界著名的宗教,都是排他性的,这就埋下了火药引子。穆斯林一般会强迫所征服的人皈依安拉,十字军会屠戮所有的异教徒,而这一切,都打着崇高的幌子。在《天国王朝》里,盖伊号召基督徒团结起来进攻穆斯林。那些愚蠢的信徒爆发出欢呼:“神的旨意。”在这种狂热之时,理性的声音如果不被完全消灭,也是被全面压制,暴力假神的名义,像泥石流一样漫浸大地。然而神的旨意是让他们全军覆没吗?神的旨意,是教人互相仇恨互相杀戮的吗?如果神的旨意是这个,那就不如不要这个神,不管祂能带来其他什么好处。只要因此而让天下尸横遍野,那祂就什么都不是。神的旨意,应该是让人生时更快乐,死时更安宁。这才是神唯一存在的理由!人类相互屠戮,绝非神之旨,一定是打着神的幌子的野心家之旨。人类大部分总是平庸而情绪化的,借助愚民干坏事的野心家永不会缺少,于是悲剧总会无可避免发生。这是人类的不幸,却是艺术的幸运。灾难和情感的战栗联袂而来。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撕裂给人看,那些为追求美好而带来的悲剧,因其不可避免,方更震撼人心。叔本华把美分为优美和壮美,而尤其称赞壮美,正是因为其宏大悲怆。歌德也说:“凡人生中使吾人悲者,于美术中吾人乐而观之。”《天国王朝》,通过声光电的辅助,尤能将悲痛铺叙得淋漓尽致。温馨提示:今晚是我们《说文解字研读》网课的第十二次课,请买课的学员记得参加。(以下是我一些作品,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zl/16368.html
- 上一篇文章: 医院科室分类,赶紧收藏妇产科及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