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藏族医学对麻风的认识和防治



浅述藏族医学对麻风的认识和防治

张宏茂1冯淑梅1格鹏飞1道吉仁青2久仙加2李志诚1边境1

藏医药学是我国医药学的一部分,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藏医药学源远流长,博采欧亚诸医学之长,是藏民族贡献给世界的伟大遗产之一。根据现有藏文史料考证,藏医药学至少有近年的历史,而有关麻风的记载和认识最早可追溯到年前,是藏族人民长期以来对生命和健康孜孜探索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

1藏医对麻风的认识

藏族地区麻风疫史久远。据史料记载,藏王松赞干布(公元-年)以前,便有“龙疫”(藏语“龙耐”)之说,即指麻风。相传藏王仲年德如(公元年左右)、曲松达增及皇后均曾患有麻风[1]。可见麻风在藏族地区流行至少有多年了。

藏医称麻风为灾病,古代曾称之为龙魔症,又称黑色黄水病、孜得杂拉等不同名称。灾病意为疫虫和黄水合并引发的皮肤溃烂病;龙魔即为一种毒虫,龙魔症即为毒虫引起的人体肌肤腐烂的病;黑色黄水病是相对而言的,人体固有的黄水因致病因素的不同可病变为寒性病和热性病,白色黄水病是隆和培根为主的寒性病。隆、赤巴、培根称之为三因素,是藏医药学的基础理论核心和理论体系的纲要,藏医学以三因的属性和功能来解释人体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治病机制等医学内容,因此在藏医药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黑色黄水病是血和赤巴为主的热性病,因皮肤变黑瘙痒难忍而得名;孜得杂拉意为不忍难治。因此病是一种凶恶难忍,残害最烈,顽固不愈之疾,故而自古就引起了社会的普遍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zl/17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