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给孩子打疫苗,并非越贵越好



带孩子打疫苗,是每一个婴幼儿家长每年都必须要做的事。但是,

打哪种价位的疫苗?

昂贵的进口疫苗是不是就比相对便宜的国产疫苗更有效?

自费的二类疫苗,哪些是应该打的?

哪些是可打可不打的?

此类问题困扰着许多年轻的家长。为此,请专家为大家答疑解惑。

1

进口、国产疫苗差别不大

同样一种疫苗,如果选择进口的,或许要花上比国产疫苗翻倍甚至数倍的价格。许多家长都认为“贵有贵的道理”。

对此,疾控专家却有不同观点。

“有些进口疫苗,进口程序繁琐,比较奇缺,所以价格较贵。但从疫苗防病效果来说,进口和国产的差距并不大;从安全上来说,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的,都经过了高标准的重重检验才予以上市;而且,不管进口还是国产疫苗,再安全的疫苗也可能存在不良反应。”

如果家长不差钱,选择进口疫苗无可厚非;如果不想多花冤枉钱,选择国产疫苗同样可保证宝宝健康。

2

自费疫苗并非不重要

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墙上贴着二类疫苗公示表,上面标注着名称、功能和价格,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并说明是自愿自费的。那么自费疫苗与免费疫苗相比,是不是不那么重要?

专家指出,家长不要觉得二类疫苗不重要,收费和免费与应该不应该打没有联系。首先,一类疫苗、二类疫苗是按国家经济承受能力、疫苗供应等多种原因划分的,非医学划分;其次,有些二类疫苗针对的传染病对人类的威胁很大,是对一类疫苗的有效补充和加强,如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脊灰灭活疫苗(IPV)、五联疫苗(百白破+IPV+Hib)等。

现在由于我国的经费问题和目前的条件,只能逐步把某些疫苗纳入免疫规划。随着条件成熟,一些二类疫苗也会转为一类。如麻风腮、甲肝疫苗在以前是自费的,但已由二类疫苗变成了一类疫苗。

最关键的是,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都有控制传染病的作用,对人体有益无害。

3

再安全的疫苗也可能有不良反应

疫苗是否百分之百安全?专家说,所有疫苗都是经国家严格检测的,从疫苗质量来说,都是绝对安全的。因为每一种疫苗上市后,国家都有严格的监管措施,包括从研发、生产,一直到配送、使用,都有严格要求。但安全的疫苗不等于没有不良反应。

“疫苗本质上来说就是经过处理的致病细菌或者病毒,这些细菌或病毒通过科学手段使它们没有了致病性,然后再注入人体内,模仿一次无害的感染过程,让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杜绝这种疾病的再次发生。”

但是有些宝宝可能存在天生的免疫缺陷或者一些其他原因,很可能导致那些失活的细菌和病毒再次拥有致病性,让宝宝反而感染上了疾病,比如说“糖丸”。

妈妈需要明白的是这种概率是极低的,所以相比接种疫苗对疾病的预防带来的好处,那些极低可能存在的副作用实际上不太需要担心,比如打疫苗后低热是正常反应,一般给宝宝多喝水、物理降温就能缓解。

我国政府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非常重视。国务院于年4月13日修订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强调建立完善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机制。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财政厅联合颁发《关于改革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机制的通知》(苏卫疾控2号),从年1月起,在江苏全省范围内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补偿机制由“财政补偿”转变为“保险补偿”。在江苏,政府已经为每一名在省内规范接种门诊接种的适龄儿童购买了第一类疫苗基础保险,同时鼓励家长给受种者购买第一类疫苗补充保险,以获得更高水平的保险补偿,抵御预防接种过程中的意外风险,并对自愿购买补充保险者附赠额外的补偿救助。

按保险条约,受种者接种疫苗后如果发生异常反应,除了可以获得政府购买的第一类疫苗基础保险的基础补偿,还可以获得家长购买的第一类疫苗补充保险的高额补偿。

疫苗接种

保险补偿

图片:百度图片;文:光明网隋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zl/17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