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放弃普种ldquo神奇疫苗rd
多家英媒报道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从前南斯拉夫分离出来的几个国家,距离一度的新冠疫情“震中”意大利很近,人口密度大,医疗系统也不发达,但感染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西欧发达国家,加起来的病亡数是例。
这些“神奇”的国家包括塞尔维亚、波黑、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黑山等。它们都强制注射卡介苗——世卫组织的档案显示,这始于年,坚持至今。
坚持接种卡介苗的葡萄牙,新冠疫情也远没有放弃接种的邻国西班牙严重。
亚洲的韩国也是一个正面的例子。
美国没有强制接种疫苗的政策,英、法等西欧国家在本世纪初头十年放弃了强制接种卡介苗。恰巧,这些国家的新冠疫情都非常严重。
卡介苗在中国有“出生第一针”之称。虽然它是一种预防肺结核的疫苗,但从3月份开始,多国科学家发现,它能引起其他传染病的免疫反应。
纽约理工学院的助理教授冈萨洛·奥塔祖的团队初步发现,卡介苗接种率和新冠确诊率、病亡率存在关联性。
现实就是这么有戏剧性。各国对新冠疫苗翘首以盼,却突然发现卡介苗可能是很多国家新冠疫情相对缓和的秘诀所在。而欧美不搞卡介苗强制接种,不是钱的问题。《太阳报》指出,一针卡介苗的价格低至30英镑。
还有一组数据也让人意外。《泰晤士报》报道,如果新冠疫苗研制出来,五分之一的美国人将拒绝接种。POLITICO报道,20%的瑞士民众、18%的法国民众以及16%的奥地利民众不愿意接种疫苗。
所以,不少媒体忧虑,即便有一天市面上有充足的COVID-19疫苗,不少西方人也会抵制。
这些奇怪现象的背后,是西方社会一直存在的疫苗“怀疑论”和“阴谋论”。
在美国,有大量民众借宗教原因给孩子申请豁免接种疫苗。保守团体通过社交媒体传播虚假资讯,引起恐慌,使得年以来抵制疫苗的家庭越来越多,甚至引发公共卫生危机。
美国曾经普遍接种疫苗,而近30年来,因为“豁免”政策,接种率不断下滑,麻疹、肺结核这些曾经被“消灭”的疾病卷土重来。
去年上半年,美国麻疹大爆发,媒体就检讨这和麻疹疫苗的低接种率有关。
如今,一些打算拒绝接种新冠疫苗的美国人相信,比尔·盖茨这样的亿万富翁一边合成出新冠病毒,一边生产疫苗大发横财,疫苗中还含有“芯片”,监控民众……
6月4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主持召开的全球疫苗峰会为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筹集了88亿美元,用于最贫穷国家的3亿儿童接种麻疹、小儿麻痹症和伤寒等疫苗,并支持各国卫生系统抵御新冠疫情影响、维持必要的基础设施,以便未来在全球推广新冠疫苗。
近日,大力资助疫苗推广的盖茨已经把丑话说在了前面。他苦笑着向BBC表示:最终要起码80%的人接种新冠疫苗才能达到群体免疫的目的,但阴谋论的“疯狂剧本”恐怕会让一切努力功亏一篑……
01
卡介苗到底有多神奇?
有关卡介苗能否让人体对新冠病毒免疫的研究,在多个国家轰轰烈烈地开展当中。
路透社报道,在澳大利亚,名前线医护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试验。这个试验由墨尔本的默多克儿童研究院的奈杰尔·柯提斯教授带领,他对此很看好:“卡介苗能够提升人体的‘一线’免疫力”,尤其是白细胞的反应,让它们能够抵御COVID-19病毒入侵。”
柯提斯的团队在荷兰、美国和英国都招募志愿者进行试验,这个项目得到盖茨万美元捐款支持。
和柯提斯的研究方法不同,奥塔祖助理教授带领纽约理工学院的团队,是以各国政府的疫苗接种政策为立足点进行研究。
他们早前发表的一份未经同行评议的报告显示:对比强制全民接种卡介苗的国家,那些没有有强制接种的国家新冠疫情较严重。
奥塔祖他们发现,新冠确诊率较高的国家,比如美国和意大利,只建议肺结核高危人群接种疫苗;英国、西班牙和法国等国家在十几年前就已停止强制接种卡介苗。
而在韩国这样疫情控制相对较好的国家,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强制接种,目前依然坚持。
至于中国,根据奥塔祖的说法,强制接种卡介苗计划是从年开始逐步推行的。根据“中国疫苗网”的资料,年,中国开始规定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年则响应联合国号召,要让85%的新生儿完成接种。
由此推算,40岁以上的中国人没有普遍接种卡介苗,纽约理工学院团队认为这解释了为什么中国虽有强制接种疫苗的政策,这次疫情却似乎“不起作用”。
而《泰晤士报》发现,英国的卡介苗强制接种项目在年被叫停,这是因为卫生当局认定该国肺结核感染率非常低,把全民接种改为建议高风险人群接种。而英国的新冠病亡率,很不幸是欧洲第一。
同在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比更强烈:放弃接种卡介苗的西班牙,新冠病亡人数排在欧洲第4,逼近3万人;选择接种的葡萄牙病亡人数排在欧洲第12位,不足人。而西班牙的人口只是葡萄牙的4倍多,面积是西班牙的5倍多。
“欧洲新闻”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前苏联各加盟国和当年的华约国家,在实施社会主义制度的时期大规模强制接种卡介苗,当中不少国家(比如前南斯拉夫各加盟国)此次抗疫表现更优秀。德国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发现,原东德各州每10万人的确诊率比原西德各州更低。
不过,以色列的一项研究得出了不一样的结果。
《耶路撒冷邮报》报道,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者发现:通过对比到年出生的人群和到年出生的人群,发现两组人群的新冠感染率非常接近。而以色列在年到年强制全民接种卡介苗。
世卫组织呼吁各国科学家继续进行随机化试验,也鼓励更多科学家和柯提斯的墨尔本团队继续合作,通过来自多个国家的数据采集,得出更严谨的结论。
奥塔祖指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仅仅因为卡介苗的接种而控制了疫情扩散”,在韩国和前南国家等较成功国家,封锁、隔离、检测和追踪做得很到位。但这依然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方向,尤其是在目前没有新冠疫苗的情况下。
黑山是较早实施封锁抗疫的国家之一
02
不强制接种疫苗之谜
卡介苗凸显了西方国家的一个困境:未强制全民接种疫苗,引发公共卫生危机。
“国际范Plus”发现,西方国家不强制接种疫苗,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对于某些已经宣布“战胜”的疾病,比如肺结核、疟疾,英、法等国建议高危人群注射;
有些国家比如美国对某些疫苗的态度是建议所有儿童注射,但允许家长以“宗教或个人信仰”为由申请豁免。在美国,这种申请往往都能通过。
在很多发展中或者欠发达国家,很多疾病尚未被战胜;即便是公共卫生有很大成就的国家,对于某些疾病的惨痛记忆犹在。因此,对他们来说,对于疫苗几乎是一边倒的正面态度。
在西方国家,肺结核等疾病大爆发已经是遥远的记忆了,因此他们缺乏动力。
国际疫苗免疫联盟(Gavi)理事长赛斯·伯克利指出:
“在更富有的国家,我们看不到这些可预防的疾病的可怕后果,人们更麻木。
”感知不到疫苗的重要性是一回事,真正棘手的是疫苗“怀疑论”。
在美国,部分民众强烈反对全民接种疫苗,政府允许申请豁免。反对让孩子接种疫苗的美国人往往以宗教为由,但新闻网站Vox发现,主流宗教全都支持接种疫苗。
Vox引用一份刊登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网站的论文表示:引用宗教理由拒绝接种疫苗,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们对于疫苗安全性的担忧,只不过他们恰好通过一些围绕信仰组织起来的社会团体来动员罢了。这就是所谓“反疫苗运动”。
以“信仰”为包装的反疫苗运动能够的兴起,实际上有几个原因:
“疫苗诱发多种疾病”的争议引起恐慌
网络的兴起,让假消息有了生存和传播的土壤
保守政治势力的蓄意推动
这些因素让反疫苗运动能够在美国存活至今,哪怕科学研究多次打脸。
“百白破”疫苗引起癫痫症?
上世纪80年代,一部名为《百白破:疫苗轮盘》的纪录片在NBC播出,引起轩然大波。
纪录片把50年代美国推广接种百白破疫苗(百日咳、白喉及破伤风三合一疫苗)与儿童癫痫症、脑部发育障碍等联系在一起。一位名为罗伯特·门德尔松的医生把百白破疫苗称作历史上最危险的疫苗。
一时间,全美家长人人自危,拒绝让孩子接种。药厂不断被家长提起医疗诉讼,不少药厂决定不再生产百白破疫苗。
据NPR报道,这部纪录片在医学证据上是站不住脚的。历年来的科学研究都显示,百白破疫苗效果好、安全,只有罕见、温和的副作用。
但这部纪录片成了20世纪下半叶至今的新一波反疫苗运动的序幕。反疫苗团体在全美纷纷建立。
威克菲尔德造假事件
年,安德鲁·威克菲尔德医生在《柳叶刀》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把MMR疫苗(麻疹、麻风腮及风疹三合一疫苗)的强制接种和儿童自闭症发病率显著上升联系在一起,引发全世界对MMR疫苗的恐慌。
连不少名人都表达了对疫苗以及背后大药厂的“警惕”。演员珍妮·麦卡锡认为自己儿子换上自闭症的罪魁祸首是接种了MMR疫苗。演员金·凯瑞、肯尼迪总统的侄子小罗伯特·肯尼迪等都站出来声援,让反疫苗运动声势大涨。
然而,从开始,《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布莱恩·迪尔针对威克菲尔德发布了一系列调查报道。
年,迪尔发表的调查报告直指威克菲尔德学术造假。
迪尔经过6年的调查发现:威克菲尔德的研究没有得到审查委员会通过;研究对象是反疫苗团体招募的;威克菲尔德多次修改甚至伪造研究对象的症状。
迪尔发现,威克菲尔德背后是一名律师,他希望通过提起集体诉讼把大药厂告倒,从而获得天价赔偿,所以资助威克菲尔德伪造实验结果。
迪尔陆续发表数篇调查报告,后来集结成册
英国负责管理医生执照的综合医学协会(GMC)对威克菲德尔进行了调查,从年到年召开了若干场听证会,于年认定他有“学术造假、罔顾病人切身利益行事以及延误病人治疗的行为”,吊销了他的医生执照。
实际上,研究人员发现,上世纪90年代之后自闭症的发病率大幅度增长,是因为在此前研究不足和认识不足,没有及时发现。
但是,威克菲尔德的错误已经造成灾难性后果——麻疹再次席卷美国。
《时代》杂志发现,在美国,麻疹在年就基本被消灭了,但随着威克菲尔德伪造的“科学发现”的传播,年到年,麻疹病例达例。年,加州迪士尼乐园更爆发麻疹流行,人感染。
对加州迪士尼乐园疫情的调侃:为了魔法而来,带着麻疹离开
直到去年,美国有一半的州还达不到MMR疫苗接种率目标——95%,就连世卫组织都考虑要将美国踢出“消灭麻疹”的国家名单。
社交媒体兴起,让伪科学泛滥
《纽约时报》指出,从年开始,网络的兴起让伪科学和假消息可以迅速传播。
“国际范Plus”发现,到了社交媒体年代,由于网络部落主义的出现,每个人更容易因为共同的认知结合成群体、形成同温层,抵御相反的意见。
《纽约时报》更指出,反疫苗团体很有传播策略。他们以脸书和Instagram的私人群组为立足点,向目标群体传播相关内容。他们还深谙传播规律,通过将反疫苗信息搭载在不同议题上,触达尚未做出决定的不同类型的网民。
该报评价道:
“他们是精明的媒体操纵者、搞笑的沟通者,擅长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的弱点。
”特朗普散播反疫苗言论
在美国,反疫苗运动的参与者往往也是保守派倾向的民众。保守派大多认为政府不能过度干预个人自由,包括医疗决定。
共和党政治人物当然不会放过取悦这些选民的机会。共和党籍的肯塔基州长马特·贝文公开表示,强制接种疫苗是“非美国式”的政策。在加州参议院,对于一项禁止伪造医学报告要求豁免接种的法案,所有共和党籍的州参议员都投了反对票。
最令反疫苗团体受到鼓舞的,还是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反疫苗倾向。
特朗普在年就公开表示:
“在我成长的年代,自闭症不常见。现在突然流行起来了,我猜想这和疫苗有关。
”踏入政坛后,他多次在推特上、电视访谈中甚至共和党初选辩论时重复这个论调。
03
针对新冠疫苗的信息战
哪怕是最有想象力的编剧也不敢编出这样的戏码:年上半年,美国社会刚刚因为麻疹爆发而反思疫苗接种政策的缺失,大半年后另一场疫情——新冠肺炎席卷全美。
这种新型的流行病尚无特效药,疫苗成了真正战胜疫情的一大希望。但和疫苗研发进展一样迅猛的,还有另一股势头——反疫苗团体。
从5月份开始,网上疯传一部名叫《瘟疫大计划》的纪录短片。尽管脸书和YouTube迅速撤下视频,但很快,这些视频继续出现在社交媒体上。原来,有人为它做了一些微调,规避平台的算法,以便继续传播。
《纽约时报》指出,这类视频传播的幕后推手,就是反疫苗团体。
该报甚至认为,反疫苗团体正在发动一场前所未有的信息战,我们目前看到的所有假消息可能都出自他们之手,比如:
5G信号传播新冠病毒;
漂白剂、紫外线照射可以治愈新冠;
安东尼·福奇博士参与了反特朗普阴谋;
比尔·盖茨合成了新冠病毒,然后研发疫苗赚钱,疫苗内还会含芯片……
“所有这些,可能只是为有效疫苗推出时一场更大信息战而进行的热身!届时,这些团体将在社交媒体上到处散布假消息和阴谋论,让民众相信疫苗是一种威胁,而不是拯救生命的奇迹。”该报表示。
“国际范Plus”发现,欧洲也有反疫苗浪潮,而且人数不少。POLITICO报道,根据今年4月份的一项调查,20%的瑞士民众、18%的法国民众以及16%的奥地利民众不愿意接种疫苗。
如果有很多人不愿意接种新冠疫苗,那么各国就必须继续对人口自由流动做好戒备,这对于经济复苏来说将会是一个噩耗。
不过,西方社会有越来越多人站出来对抗反疫苗团体。纽约律师协会就呼吁,强制所有美国人接种疫苗,无论有何“信仰、理念和个人原因”。
希望理性之声可以战胜伪科学和阴谋论,让疫苗为世界筑起坚实的防护。其中,可能是“新冠克星”的卡介苗,是不是会重新引起欧美的重视呢?
文丨国际范Plus撰稿人多恩
参考信息来源:POLITICO、TheSun、Medrxiv、TheTimes、WHO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zl/17256.html
- 上一篇文章: 男朋友看了这个,我的神仙水少了半瓶
- 下一篇文章: 黑科技乱斗与天梯的完美融合,三套终极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