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上ldquo绿衣裳rdquo



专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点击“蓝色小字”随时了解仁和动态

6月16日上午

仁和区在大竹河水库库区开展

大规模绿化全川暨生态脆弱区植绿惠民行动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活动

并在水库坝基附近开展大规模植树活动

用实际行动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区委书记任礎军宣布“大规模绿化全川暨生态脆弱区植绿惠民行动、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活动仁和区分会场活动启动,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春华作活动动员讲话。

启动仪式结束后,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领导及全区各部门单位、街道乡镇党员干部余人,在大竹河水库坝基附近开展大规模植树活动,对库坝边坡进行绿化。植树过程中,大家不分先后,你争我赶,携手推动仁和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据了解,此次植树活动栽植面积约30亩,栽植蓝花楹、小叶榕、三角梅共计余株。

仁和区是典型的干热河谷生态脆弱区。受干热气候、土层浅薄、土壤贫瘠等因素影响,生态底蕴先天不足。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做出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来,仁和区牢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机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大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面推进大规模绿化仁和行动。

那么,近年来

关于干热河谷区生态恢复与治理

仁和都做了啥?

年以来,仁和区先后实施了滨河湿地公园建设工程、5期生态治理工程、1期干旱半干旱综合治理工程等,投入资金近5亿元。同时,加大天然林资源保护力度,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实现“双增长”,森林覆盖率达58.1%,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1.2万亩,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6.2%和39.5%。年,仁和区顺利通过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检查验收,今年将迎接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检查验收。

打造滨河湿地景观加快生态建设步伐

年,仁和区全面启动滨河湿地建设工程,这是仁和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重点工程之一。项目以仁和城市视野区为重点,实施万亩景观林工程,在已有绿化基础上,突出重点地段的绿化、美化、景观化建设。

如今,整治后的大河两岸呈现出“水似秋波横,山是眉峰黛”的美丽景象。相关数据印证了仁和的巨变:仁和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88公顷,绿地率37.49%;森林覆盖率57.32%;连续6年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到95%;环境优美度评价满分为30分,仁和的环境优美度评价总得分为27.21分。

强化产业互动发展提升惠民富民能力

近年来,仁和区充分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在大力开展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林业工程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实际,发展芒果、核桃、板栗、花椒等特色林果产业,同时加快桉树、麻风树等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全区林业产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态势,切实发挥了惠民富民的作用。

以大龙潭乡混撒拉村为例,该村是远近闻名的芒果种植大村,截至年底,全村已发展优质晚熟芒果亩,年产量吨,年产值突破万元。村民们依托芒果基地和混撒拉水库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全村旅游年收入达到万元以上。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元,村、组集体可支配资金达20万元。

养林护林发展林果产业带动乡村旅游同步发展

从养林、护林,到发展林果产业,再到以林果产业为基础,带动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同步发展,这样的发展模式已成为仁和区林业产业和农村发展中的一大特色。

由小到大,由弱渐强。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仁和区林业发展逐步形成以资源培育、林产加工、林下经济及森林旅游等为主的多元化产业格局。截至年,全区林业总产值达6.6亿元。

——以林业种养为基础的第一产业初具规模。目前,仁和区芒果、石榴、核桃、板栗、花椒、块菌等特色经济林基地已成规模,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以林业企业为核心的第二产业稳步发展。近年来,仁和区以培育专业大户、家庭林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多种市场主体为重点,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打造特色林业产业。

——以森林康养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强势崛起。近年来,仁和区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水域风光资源,重点推动万宝营森林康养基地、啊喇乡大竹社区森林康养基地、营盘山景区等生态旅游项目建设。

绿水青山更惠民,生态家园更宜居。当前,仁和区紧扣中央和省委、市委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理念,不断加快区域内林业及生态治理工作步伐,在建设实力、生态、和谐、幸福仁和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来源:区委宣传部

图片:李永忠

编辑:吴晓莉

审稿:徐铭张丹

爆料、吐槽、指正、投稿……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zl/17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