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梁上的老腊肉



那个年代,什么都要票。粮票,肉票,火柴票等等。

那个年代,读书就三本书。语文,算术,工农业基础知识。

那个年代,从初中开始,读书只是一种形式。另一种形式是学工,学农,学军。同吃,同住,同劳动。

“房梁上的老腊肉”,要说的就是这段历史。

那个时候,我还在读初中,每年六月,学校都会组织我们去附近农村,大战红五月,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

那时,我们只有十二,三岁,与三位同学住进了一户贫农的家庭。

那时的农村很穷,三顿饭基本上稀饭加红署,泡菜,肉很少吃到。

大战红五月,是农村最忙的季节,既收又种。我们每天早上天不亮起床,唱着:队长说,明天割麦子,每人带上一个堕(代)子。迷迷糊糊就出工了。

割麦子到9点左右,收工回去洗脸,漱口,吃早饭。还好,饭不用自己煮。吃了早饭,又得出工了。

第一天洗脸,漱口时,发生了一件让我终生难忘的事。

洗脸,漱口,都在一个小河沟,当地老百姓洗衣服也在那里。我去洗脸,漱口时,沒带洗脸盆,旁边一位洗衣服的老百姓就将他洗衣服的盆子借给我洗了脸。后听其他老百姓说,这个村子里有“麻风病”,一听说有“麻风病”,让我总觉得借给盆子的那个人是不是“麻风病”,这个问题一直在我心中纠结了很多年。

那时年龄小,劳动时间长,加之朴素的阶级认识,这就是锻炼我们的好机会,所以,每天都搞得很累。

今天想起刘晓庆说的那句话;谁帮我劳动,我就嫁给谁的正确性。

我虽不能嫁,但我们最昐望的是下雨,因为下雨就不出工。

除了每天盼望下雨,就是盼望吃肉。

记得有一天下雨,我们都没出工,一位同学就去了厨房。回来给我说:厨房梁上有一块腊肉。我们就找到老百姓,可不可以把那块腊肉煮来吃了。

第二天,老百姓真把那块腊肉给煮来吃了。这是我一生中,吃到最好吃的腊肉,我们吃的不是肉,而是老百姓一颗善良的心。

这一块腊肉,让我终身记忆,一生难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zl/20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