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理工我国最后一座麻风孤岛
泗安岛坐落在广东东莞麻涌镇与洪梅镇交界处,四面环水。在这个岛上住着一群特殊的人群:麻风病人。事实上,早在30年前,他们的病已治愈。在这个岛上,他们有些人过着正常人的生活,结了婚相伴相依为命,也有人在岛上开展艺术创作,打理着自己的书画室。不过,他们少了一份正常人拥有的家庭生活。在被称为“我国最后一座麻风孤岛”医院里,麻风病人在孤岛生活30年,甚至50年,他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在生前能和亲人见上一面。年底,当地政府在这里修了一座桥,这座孤岛因此更好地与外地连通。“52年后父女相见有一儿一女的伍运启年便在麻风岛生活至今,已有50多年,没有见过孩子。“他们写信给我,说爸爸你不要怕,我们会去看你的。”伍运启后来才知道,孩子们是骗他的。伍运启的女儿叫伍秀珠,女儿和孙子都觉得家里有这样一个身体残疾的祖辈,不光彩,怎么也不愿意过来。后来,在医生的苦口婆心下,伍秀珠决定过来探望父亲,这也是52年间,伍运启第一次见到亲人。见到白发苍苍的女儿,老人家抱着女儿痛苦地说“总算见到你了。”伍运启觉得,在泗安麻风岛的日子越来越好了,“这边有电视看哦,我喜欢听粤剧,还有收音机,逢年过节院长和村干部们还给我们加菜。”说着,他咧开嘴巴笑了起来,露出了仅剩的两颗牙齿。每年的中秋节、春节等节日,医院都会组织亲属联谊会,让麻风病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百万富翁岛上当“农夫”今年98岁的刘大见,是岛上最年长的人,也是最早来到泗安岛的麻风病人之一。年来到岛上,如今已在岛上度过54个春秋,刘大见见证了这座孤岛始建、“兴旺”、变迁。最初来到岛上,住的还是茅棚,六个人一间宿舍。 当年,岛上未通电,没有自来水。岛上的人就自己发电。吃的蔬菜是自己种的,肉类则通过专用船只从东莞运进来。在岛上,每一名麻风病人都要作为青壮年劳动力,刘大见在岛上也是什么都做。“煤炭、水泥、砖头、食物、生活用品等等,都是靠我们运上岛的,这个麻风岛可以说是我们建起来的。”在进入麻风病院之前,是当地的养殖大户,早在20世纪60年代,靠大规模养鹅,刘大见已是百万富翁。因为患病,刘大见的人生开始走下坡路。他却并不甘心当只吃不做的“废人”。经过摸索,刘大见学会了用残疾的手掌操作劳动工具,养鸡、种蕉,尤其是种兰花,更是他的拿手绝活。“岛上的艺术家今年已年过八旬的彭海堤5岁时染上麻风病。在麻风岛上,彭海堤有自己的书画室,里面挂满了自己画的作品,每天有空时,他就展开书画毡,铺上宣纸,拿出文房四宝,画国画、写毛笔字。岛上的对联、风景画都是他画的。医院工作人员、村民们都称老彭为“艺术家”,每次跟别人介绍彭海堤时,人们总说:“这是我们的艺术家。”彭海堤有些不好意思。他的毛笔字和国画都是自学成才,他读书只读到小学二年级便辍学,因为麻风病致残,双手手指都已消失,看上去仅仅是两个拳头。就是靠着这两个拳头,彭海堤学会了画画。起初,用两个拳头握着笔时,渗出来的血都会把纸染红,钻心的疼,然后,出血的地方长出老茧,经过一年多的锻炼,他终于可以用残肢画画了。彭海堤说,自己还有个妹妹,有时会来看自己,“这是我最开心的事情。”“岛上的日子越来越好年底,当地政府在这里修了一座桥,这座孤岛因此更好地与外地连通。医院之前连自来水都没有,自来水是近几年才喝上的。“村长”吴耀强说:义工、志愿者们送的东西,“村办公室”就会算好,然后平均分给大家,“医院对我们真的够意思。”老人们住的宿舍,每个房间都有电视机、收音机,走廊里有洗澡房。最令老人们高兴的是,现在的生活大为改善,“我们以前是元的生活费,现在我们生活补贴有元,各种补贴加起来有元呢。”此外,岛上还不时有大学生义工进驻,开展慰问活动。志愿者小凤说,岛上的老人基本上都会自卑,甚至自闭,义工们来主要会教他们如何避免自闭,医院也组织画画、摄影、下棋等活动。医院康复中心主任黄祖峰说,现在社会上对麻风病人还是有很大歧视,其实,麻风病不会遗传、不影响结婚生子,现在岛上的这些麻风病人,其实都已经具备出院条件。但因为家人不接纳他们,他们也没法回归社会,和家人一起生活。只能独守孤岛,在寂寥中等待生命的终点。对于岛上的麻风病人来说,即使岛上的生活再好也不及有家人的陪伴来的幸福,希望社会少点歧视,多点包容,让他们可以过得幸福点。治疗白癜风哪里效果最好白癜风容易治疗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zl/3353.html
- 上一篇文章: 人物对话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候选人何冠
- 下一篇文章: 中国麻风康复者受邀赴联合国万国宫参加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