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实操指南教你攻破防疫站壁垒



作者:

萌芽研究所BUD

毕业于香港大学的妈妈

给宝宝打疫苗对于新手父母来说,绝对是一件纠结的大事!这关乎宝宝的健康成长,都不敢马虎大意,但就因为它如此重要,所以很多问题,比如打哪些疫苗安全性更高、什么时候打合适……,都会让家长们紧张折腾大半天。

萌芽君的疫苗专题分享了来自上海疫苗接种管理机构、果壳网医学领域专家

疫苗与科学陶黎纳医生授权发表的文章《中国当前最佳效果的接种程序》,此文在网上得到热议。

但有妈妈们反映在实际接种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现实问题:受制于当地的接种机构的流程,很多疫苗接种无法实现。但新晋八十后妈妈

麦兜麻说,还是有“窍门”的!

今天,萌芽分享

麦兜麻给宝宝记录的疫苗接种时间表,还有曾在疾控免疫预防科工作多年的

amo小熊来给大家解答常见疑惑,如此全方位的科普,希望能让还在困惑纠结的家长们稍稍放宽心。

以下内容已获得陶黎纳医生

疫苗与科学的亲自审阅和校对。

小麦兜疫苗接种记录表

小麦兜出生于年7月1日,现在21个月。已接种疫苗如下:

我们社区是比较折腾的做法,每次只能接种一个疫苗,即使这样,21个月内,推荐接种的除轮状疫苗、流感疫苗外,全部接种完毕。基本都是在社区要求的时间按时接种。当然可能是因为小麦兜身体素质还可以,接种仅因为一次感冒发烧和出去旅游推迟了一段时间。

有几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麻风疫苗满8月龄一定要按时接种。我们推迟了,万幸的是接种之前没有感染;

流脑疫苗推荐接种3剂流脑AC结合疫苗,我们这里没有3剂;

乙脑推荐接种减毒疫苗,我家担心疫苗反应,选择了灭活疫苗。其实乙脑灭活疫苗效果并没有乙脑减毒疫苗好

疫苗接种我个人的原则是按时接种、及时接种,一类疫苗必须接种,二类疫苗有选择接种。注意尽量选择上午接种,这样发生疫苗反应便于观察。接种完毕多喝水喝奶,多休息,不剧烈运动。

点评(ByAmo小熊):

看了小麦兜的疫苗接种记录,麦兜妈妈真的做的挺好的,在每次只能接种一种疫苗的情况下给麦兜全程接种了那么多疫苗,不容易。综合陶医生的科普知识,可以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是:

没有给麦兜接种乙脑减活疫苗,乙脑减活疫苗中虽含活病毒,但并无致病力,更重要的是,接种乙脑减活疫苗的效果比灭活疫苗要好很多,接种起来也更方便,成本也更低。因此对于乙脑疫苗而言,减活疫苗是更好的选择。

轮状病毒疫苗,以及流感疫苗也同样重要,妈妈们应该结合宝宝的实际情况及家庭情况做出选择,不要因为网上一些捕风捉影的消息耽误了宝宝的接种。

点评(by

疫苗与科学上海预防接种管理机构专家陶医生)

注意到小麦兜AC流脑疫苗只接种了两剂。目前流脑疫苗的分类,有A群多糖疫苗、AC多糖疫苗、AC结合疫苗、4价多糖疫苗。有一种AC结合疫苗使用了B群流脑细菌的蛋白作为载体,但目前还不能被称为。目前的AC结合疫苗,6月龄之前开始接种的话,推荐剂次都是3剂,但由于很多接种医生是按A群多糖疫苗来看待AC结合疫苗,所以只给接种2剂,不是说没有3剂的AC结合疫苗,只是只给接种2剂而已。

QA

针对妈妈们常疑惑的疫苗接种问题,在疾控免疫预防科工作多年的

amo小熊给出了详细的解答,快看过来!

Q:我们社区的接种人员态度都很不好,对于接种的疫苗解释也不清楚,打完就轮到下一位了,全程零交流,这让我们做父母的很困惑,有疑问也不知道问谁。

A:其实一线接种医生他们本身也想把工作做好做细,想和每一位受种者把预防接种的知识介绍清楚,但基层的工作量真的很大,有的门诊一个上午要接种几百位宝宝。如果每位受种者都花上5分钟介绍,那么后面的家长肯定要不满意。所以也请家长们多多理解。如果存在不清楚的或者不满意的可以拨打当地疾控中心的电话咨询,应该会得到比较满意的答案。还有就是时间许可的话最好由爸爸妈妈带孩子接种。

Q:宝宝生病了能推迟接种吗?

A:没问题。推迟接种,不会影响接种效果,但推迟接种期间因为没有接种疫苗针对疾病的免疫力尚未产生,会增加患病风险。因此,预防接种应尽量按预约的接种日期进行,遇到特殊情况的可以推迟,但不能提前。还需要注意如果某疫苗规定3月龄接种,那么在4月龄之前接种都是正常接种。并不一定要满3月龄当天接种。

Q:我家宝宝打了卡介苗后没有任何反应,正常吗?会不会没有产生效果?

A:接种卡介苗后,一些人局部可出现红肿化脓现象,一段时间后会痊愈。但并不是每个人接种卡介苗后都会出现红肿化脓,这些反应也与接种效果无关,无反应并不需要检测是否产生免疫反应,也不需要再次接种卡介苗。

Q:我家宝宝鸡蛋过敏,是不是就不能接种麻疹疫苗了?

A:很多妈妈存在一个误解就是鸡蛋过敏的宝宝不能接种麻疹疫苗。首先明确的是确实有因摄入鸡蛋发生急性过敏反应的案例。但是妈妈们经常说的鸡蛋过敏是指吃了鸡蛋之后面部有些小疹子,离急性过敏反应(比较重的荨麻疹,呼吸困难,休克等)差很远。疫苗中的麻疹和腮腺炎成分来自鸡胚细胞培养,因此可能有鸡蛋蛋白残余。但在麻疹疫苗中,蛋白成分被视为杂质,通常其含量极低。接种1剂麻疹疫苗摄入的蛋白量仅为吃鸡蛋时摄入量的千万分之一。所以没有必要在接种麻疹类疫苗前尝试吃鸡蛋。即使真的对鸡蛋有过敏,也不会影响麻疹类疫苗接种。卫生部的网站上也出过公告,鸡蛋过敏不能接种麻疹类疫苗的说明已从版药典删除。

Q:很多国家的麻疹类疫苗都是安排在一岁以后接种的,安全起见,我能否也推迟给宝宝接种呢?

A:确实,我国将麻疹类疫苗的接种程序的第1剂安排在8月龄,而世界上多数国家将麻疹类疫苗的接种程序第1剂定在12月龄或以后。那么我国为何接种程序和其他过家不一样呢?这是因为我国是一个麻疹高流行国家,近年来数据发现医疗机构内感染麻疹病毒是麻疹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自8月龄到12月龄这4个月内,宝宝去医疗机构就诊而感染麻疹的风险很大,因此我国的麻疹类疫苗接种程序第一针安排在8月龄。回头看这几年的麻疹疫情,年我国的麻疹发病较13年上升90.2%,15年截至目前判断,疫情程度不会低于14年。今年三月起,上海医院麻疹病例数为去年同期的三倍多,患儿多是满8月龄但因各种原因推迟接种疫苗的。因此妈妈们最好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宝宝自身的身体状况做出选择,没有必要盲目跟风。适合自己宝宝和当地疾病流行情况的接种程序才是最好的。

Q:我看网上说某些疫苗的不良反应率很高,宝宝接种了会出现很多不适,特别可怕,这让我非常担心,那我是否可以考虑不接种该类疫苗?

A:很多妈妈觉得接种了某种疫苗后宝宝出现了不适,网上一搜,哎呀这么多妈妈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啊,于是得出结论:该种疫苗不良反应率高。其实,多数人接种了此种疫苗并没有出现健康问题,这些人不会到网上特地说我宝宝接种该种疫苗没有反应。医院放眼望去都是肿瘤病人一样的道理。

接种疫苗:收益大于风险!

接种疫苗本身是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其不良反应概率相当低。其次许多所谓的不良反应其实只是巧合,也就是说即使不接种,生病这件事还是会发生。我国卫生服务需求调查结果显示,0—4岁儿童两周患病率为17.4%,也就是说儿童接种疫苗后,即使接种是安全的,在未来两周内,每名接种疫苗的儿童中仍会有约17名儿童由于患其他疾病。尽管所患疾病与疫苗接种无关,但由于时间上与接种有密切关联,非常容易被误解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即使是真的是接种疫苗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通常都是局部红肿热痛、发热和轻微的过敏性皮疹等。这些不良反应多数无需处理即可自愈,或可以对症处理。

但是如果为了避免很低的不良反应概率,就因噎废食地拒绝了疫苗的保护,会大大提高罹患疾病的风险。所以权衡利弊,宝宝健康,从接种疫苗开始。

●新妈妈大学是卓正医疗旗下的育儿科普自媒体,将始终秉承专业、科学、新锐的理念,为新手妈妈们提供靠谱的育儿科普文章。

●文章目的为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可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需要到医生处咨询。

●新妈妈大学上所有内容均有版权限制,欢迎分享,请勿转载。

●投稿及合作请联系newmom

distinctclinic.







































白癜风系统检查项目
求治白癜风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zl/3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