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越治越多,看看苗族人是怎么预防的
弘扬复兴繁荣苗医药文化和教育第一新媒矩阵成员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黄帝内经--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意思是最高明的医生旨在预防疾病,中等的医生治疗将要发生的病,而普通医生治疗已经发生的病。
中国医院花宝金教授因擅长治肿瘤,患者趋之若鹜,一号难求。而花教授却并不开心,他说:“我行医几十年,每天都在拼命看病。结果,病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治越多。作为一名医生,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花教授是位智者,他看到了表面“繁荣”背后的隐忧。从医生个人来说,病人越来越多,说明自己医术高、口碑好,患者认可。但从整个国家来说,病人越来越多,则说明医学发展走入误区,重治疗轻预防,医生“只治不防,越治越忙”
苗族对疾病的预防起源早
预防和治未病方面,苗族人是做的最系统和最全面的。早在秦汉时,苗族对疾病的预防就非常重视和讲究,还特别重视对环境卫生的保护,防止病从口入。这也是贵州苗族有很多的长寿乡重要的原因之一吧。
苗族节日疾病的预防
惊蛰到来,各家用石灰在门上画弓箭,撒石灰于阶石上,以驱杀毒虫。端午悬挂菖蒲、陈艾于门上以达到辟邪往来;节日中午饮少许雄黄菖蒲酒,并与朱砂粉喷洒房间内外,屋前屋后,以防虫兽袭人。近河者龙舟竞渡,强身健身。并煎百草汤液沐浴。清明时节苗家喜在门前插柳枝、簪柳于头首上,以驱毒辟疫。熬大锅汤饮用防病。
苗家有种“风水林”习惯,认为人生病是荒郊野外的各种精灵作祟,为了寨子安全,每个苗寨都要集体维护该村的“风水林”和“茅草地”,达到维护生态环境和生物的多样性,这也是预防疾病的措施之一。
苗族饮食上的预防在饮食养生上,苗家注重具有食和疗的药物在饮食上应用。夏天适当食用羊胆、羊肝,以清热泻火;冬季寒冷时,苗家喜食狗肉,以补虚御寒,达到湿肾壮阳,强精壮骨作用;冬季苗家还喜饮“久浆”(即甜酒)或自家酿的,也称之养生酒,颐养天年。“久浆”既可以驱寒保暖,又能舒筋活血,补体强身。
苗家还有习俗,一年四季喜喝“务叭消”(即酸汤),有开胃、健脾之功效。“务叭消”性寒,味酸,有退热、降火、防暑之功效,还有开胃、健脾、收敛、止泻作用,是苗家暑天上佳饮食。苗家酸鱼,也是独具特色的食疗佳品。苗家还有“冬吃萝卜夏食姜”的习俗,有利于养生保健。苗家作为食疗的药物品种较多,根据时令、人的体质适量调配食疗药物。
苗族疾病预防的“乡规民约”在卫生保健及疾病预防上,苗家还形成了“乡规民约”,或“防病条款”、苗家5个规定:严禁在饮水井中洗猪菜、人菜及杂物;严禁随意倾倒赃物,祸及他人;严禁带病人串门,殃及他人;麻风病不得在村内居住;小孩痘麻禁止出门串户等等,并制定乡规民约,以防病保健康。
在“接龙节、十月苗节、三月三、跳花节”等苗家重大节日里,无论大人、小孩都要口含当地一种苗药“苦藤”以防疾病传染和预防风湿病。
苗家练体以苗拳、苗功盛行,增强体质,防止疾病的传染。
在控制疾病的传染上,苗家有“隔病”的习俗。“隔病”方法有“挂红”、“躲摆子”、“挡路(箭)碑”等方式来阻隔疫病(指传染病),“挂红”隔病:苗家有人生病或生小孩时,在大门上挂一块红布,以谢绝生人来往相互传染。
“防疫”打摆子苗族民间有“八月谷子黄,摆子鬼上床,十有九个病,无人送药汤“的民遥,每到夏秋之季,苗家害“打摆子”的人不少。“打摆子”的人要送到室外高处气口去躲一躲,因力高处风口的风力较大,蚊子不能留存,因而可防止“打摆子”病的相互传播。苗家预防“打摆子”还有“避花蚊”的方法,每到傍晚苗家用具有芳香苗药性味的苗药,如黄荆条、辣蓼草、香芳草、桉树叶、樟树叶、艾叶、水菖蒲等药草烧薰驱散蚊子,以防疫“躲摆子”病。
更多关于健康的知识,白癜风北京专科医院北京哪看女性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zl/4019.html
- 上一篇文章: 健康养生阴虚内热肝炎病人不能吃姜你知
- 下一篇文章: 秘传面诊疾病总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