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载守候649位麻风病人记即墨市皮
“麻风病不传染,要不我整天和他们接触,早传染了。”董安保熟知每一位麻风病人的情况:“自1955年建院以来,全市共有649位麻风病人,现在在世的有100来位,除一位新发现患者,其余均已治愈。”
这是董安保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的第42个年头。日前,他到段泊岚镇姜先生家为他查体,并带去医用药棉等物品,那是他上次入户时听姜先生无意间提到的。彼时,姜先生已经坐在家门口等候他。
然而42年前,他可没这份“待遇”。由于社会对麻风病的误解及歧视,麻风病人都“躲”着他,生怕医生上门治疗后被别人窥知“秘密”,影响自己尤其是子孙正常生活。
原本为别人解除痛苦的好事,却总要在别人晌午休息或天黑看不到时“偷偷摸摸”进行,一旦不小心遇到村民,便说自己是某某的亲戚或者朋友。
从1973年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至今,董安保始终奋战在麻防工作第一线。开始,由于工作性质,医院建在店集中心社区的青山上,离最近的村庄两里路,医院只有6名职工,吃住在山上,点煤油灯,自己挑水喝。
80年代的一个夏季,董安保骑着大金鹿自行车为七级中心社区一位患者提供上门服务,病人看到他大发雷霆:“你来干什么?我没病!”说着撸起袖子要打人。尽管委屈,却得强压心里的火,耐心劝服:“有病治病,俺来给你看病,你还打俺,说得过去吗?”患者勉强让其诊疗了一下。
在给下一户送药的路上下雹子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能往前走。”时至今日,董安保对当时的情形依旧历历在目:头上被砸了两个包,凉鞋带断了,水太大,只能赤脚扛着自行车前行,结果踩了一脚蒺藜,用手打掉,一会儿又踩了一脚。后来脚一滑,跌进水沟里,再爬出来。“心里很委屈,但不把药送到,那位病人就断药了。”他说。
还有一次,给病人送药归来途中遇大雪,医院时,院长用陌生的眼神打量着他:浑身落满雪,肢体僵硬,如果不是那双时而转动的眼珠,像一个刚堆的雪人。
麻风病对人的摧残不仅表现在躯体上,更严重的是心理上的。麻风病人在受到社会歧视后,产生轻生念头不是稀奇事。一次,一位患者女儿主动找到董安保,希望可以帮助母亲。董安保一边给予治疗,一边劝说。后来不仅治愈,还帮其重新树立了生活信心。
其实,就连董安保在最开始工作的七八年间亦有自己的“秘密”:村里人只知道他在店集上班,不晓得他是专为麻风病人看病的。
“根据工作需要被分配到那儿,刚开始,家人不让干,怕传染。”董安保回忆:“我也害怕,但如果都不干,病人怎么办?”他将其视为一种责任。
后来,乡亲们知道了,开始疏远他,甚至连朋友都不再去他家里玩。“长时间做宣传,也带人到所里看麻风病人现状,慢慢地解除他们心中的芥蒂。”他说。
80年代末90年代初,董安保的父母相继患了癌症需要化疗,彼时,正是迎接基本消灭麻风病验收达标的关键时期,无暇顾及的他,只能将父母托付给亲戚,这也成为他心中永远的遗憾。
几十年的麻风病治疗经验让他仅通过观察就能辨出是否患有麻风病。南泉中心社区一位村民,29岁时身上就出现麻木感,医院,一直未诊断出。38岁时,抱着试试看的医院求诊,中午刚下班的董安保在门口与其打了个照面,便断定其患有麻风病。目前,该病人已经治愈。
因为高超的医术和为麻风病防治做出的诸多努力,这些年董安保获得国家、省、青岛市、即墨市等各级荣誉四十余个,荣誉证书堆放在办公桌上,比电脑显示屏还高。
如今,当年和他一同从事麻防工作的五个同事先后退休。“都不愿意干这个,年轻人分配来了,还没等培养成手,又走了。”董安保说。
(供稿单位:即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zl/4486.html
- 上一篇文章: 麻风纪录片之遥等半世纪的回家花絮
- 下一篇文章: 90后志愿者深入山中麻风村,为4位麻风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