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闯大陆禁地10年跟官员死磕到底,台湾



眼瞎鼻残、五官严重变形、衣衫褴褛,拖着淌着血的残肢挪动着身体的他们,只有苍蝇敢接近。

麻风病肆虐过后,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的生命,毫无尊严可言。

最无辜的还是他们的儿女——和他们一样生活在麻风村里,明明健健康康,却要与世隔绝,还被贴上了“麻风二代”的标签。可孩子们有什么错啊?

“不要靠近我!”没有人愿意来这里,更没有人愿意和他们接触。

如果不是她,大营盘——这个凉山深处的麻风村早就渐渐被人遗忘。

一上凉山“误”终身

她的家是一栋4层的依山别墅,配有佣人,开新款的跑车,穿最时髦的衣服。

优雅如她,贵气逼人,她是张平宜,台湾最优秀的新闻记者,年薪百万更是不在话下。

“行政院新闻局金鼎奖”和“吴舜文新闻奖”两个台湾新闻最高奖都被她收入囊中,讲述台湾麻风病疗养院百位病人生命故事的《悲欢乐生》,还入围了第二届德国“尤利西斯国际报告文学奖”。

原本,她打算生下小儿子后,就辞职当全职太太,过着独尊处优、无忧无虑的生活。

小儿刚满三个月,张平宜主动请缨去四川凉山的麻风病村采访。没想到眼前的触目惊心大大超出了她的想象,从此她同这里再也分不开。

年,大营盘麻风村唯一的小学教室,在海拔米的山上,两间破败不堪的土房里,没有一扇完整的窗户,没有一套完整的课桌椅。70多个学生上课的时候,大多都只能站着来听讲。

小学毕业,已经是村子里的最高学历。可这里没有一个正式的老师,也没有孩子能读到毕业。

孩子们骨瘦如柴却肚大如鼓,脏兮兮的小脸上露出的空洞眼神,都让她难以忘怀。

“我是一个母亲,看到麻风村里的那些孩子,我做不到转头离去。”

四川、云南边界少数民族分布区,不少在解放后建立的麻风村,悬孤在外几十年。

张平宜初次闯入这片禁地时,不见神秘,只有破败。满村的土墙危房,没水没电,跟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没有任何差别。

最让她痛心还不是这些,而是村里的孩子们:

“村内有不少年轻健康的生命正茁壮成长,他们是麻风病人的子女们,生在麻风村、长在麻风村,除了集体户口外没有个体身份证,背负着麻风病人的宿命,他们走不出麻风村,生命也被冷漠地拒绝在文明社会之外。”

麻风特务一号

“你留下来,我去筹钱盖一所新的学校。”

张平宜对学校唯一的代课老师王文福许下承诺,,如果老师跑了,唯一的教学点没了,这些带着麻风烙印的孩子就再也没有未来。这一切,她都不敢想象。

回到台湾,张平宜辞去了高薪厚职,不断写文章、演讲、卖书,只为给海峡对岸的麻风村孩子筹款。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难不住这位台湾娘子勇闯麻风村的脚步。

筹到第一笔钱,张平宜就回到了大营盘,在学校里监工,她要给孩子们一座新的教学楼。

学校里没有厕所,有点洁癖的她一整天都不敢喝水,实在有需要的话,就得走半小时山路去借用“猪圈隔壁的厕所”。

再苦再累,张平宜都不敢找别人和她一起跑麻风村,因为当时有5%的传染率,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就是那完全免疫的95%。

可张平宜深知,要想真正帮到孩子们,就要融入当地生活,细心观察风土人情,研究专家对麻风病村的调研报告。

年,一栋崭新的教学楼在大营盘落成了。第二年,她在台湾成立了“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全副身心都放在了为麻风病人子女教育的奔走上。

“我决定发动台湾社会人道救援的力量,成立一个温馨的小团体,为这群被麻风烙印的小孩,耕耘一份真正的希望。”

原以为有了新的教室,学习条件好了,孩子们就能顺利地读完小学。

谁知道,很多孩子仍无缘无故地不来上课。

究极根源,是观念,物质条件并不能改变根深蒂固的观念。麻风村里的人,大多数都是文盲,他们不知道读书有什么用,更不会想自己会有怎样的将来。

走出大山,走出这片禁地?谁都没有想过。

唯一这样想过的,只有张平宜。她觉得,麻风村的孩子也可以像正常孩子那样,读书,念大学,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于是,张平宜经常都要跟家长们“抢孩子”。只要有一个孩子没来上课,她都会跑到学生家里,“威逼利诱”、“苦口婆心”地把孩子要回来。

张平宜就像是孩子们的妈妈,对每个学生的性格和他们的家庭状况都了如指掌,孩子们的学习要管,个人卫生她也要操心,从最基本的洗脸、刷牙、洗澡开始一点点教他们。

本来麻风村这个地方,本来就没几个人会去,而她一个台湾人,却三番五次地往那里跑,有人问她是不是在搞“特务”工作,她就顺势自黑是“麻风特务一号”。

然而,有的人竟然还当真了。年的时候,张平宜在台湾接到了学生从大陆打来的“张阿姨,您在哪里?上课时,老师说您被抓了说您的朋友从事特务工作,您帮助麻风病小孩是一种掩饰,以后不要跟您接触了。”

显然,这是一场误会。后来即使澄清了,她依旧很生气:“这么多年,我做麻风村,不为名,不为利,是为人道!”

摆脱麻风群体的宿命

年6月,14名孩子成立凉山大营盘小学建校19年来的第一批小学毕业生。而麻风村也终于告别了“幽灵村”的历史,成为了正式的行政村。村里的大人和孩子,不再是没有身份的人了。

可问题又来了,张平宜发现孩子们读完小学,却没有中学可上,这可怎么办?

于是,她给温家宝总理写信,马不停蹄地跑各个部门申请经费和土地,并将自己在大营盘的生活经历写成《触:台湾娘子上凉山》。

张平宜将这本书的繁体版版税全都投入到学校的建设中了。

有段时间,她甚至卖过蜡烛。麻风病又被称为“蜡烛症病患”,张平宜就是想通过卖蜡烛来点燃他们生命的亮光。

在她的努力下,年四川扶贫办投入了万,在大营盘小学校园内建起了一座中学。

可惜的是,学生依然不多。住在山上的孩子们,每天都要走3个半小时的山路去上学:“走路又远,功课会跟不上,还常常被同学歧视和欺负。”

眼看愿意继续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少,张平宜非常的痛心。

她不期望每个孩子都能成龙成凤,但每每遇到有读书天赋的孩子放弃了学业,又没法说服父母的时候,她就难过地想:“要是我是他们的亲生父母就好了。”

孩子们上学远,她就建食堂、建宿舍,还专门从台湾请来水利专家,花了将近50万,在荒山上建水窖。学生们不仅有了卫生的生活用水,还有了村里的第一个厕所。

原本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台湾“阔太”,还要亲自下厨,给两百多个孩子做午餐,甚至把咖喱、麻油鸡等孩子们从来没有见过的食品带到大山里。

如今,这个曾“破败得快撑不下去”的教学点,美得就像花园一样,的中小学校园里,教学楼、综合楼、学生住宿楼、教师周转房、学生食堂、体育器材样样齐备,综合楼里还有多媒体教室、理化科学实验室、网络教室、卫星接收室,图书馆里的藏书多达册。

原本这里只有一个坚守了18年的代课老师王文福,现在学校里有了近20名青年教师,名学生。

而学校里就读的学生,不只是来自麻风村,还有不少其他村的孩子。

要知道,以前在外人看来,麻风村的村民就是“令人害怕又讨厌”的人,就连老师去县里开会,也没人愿意跟他们同桌吃饭。

孩子们在大营盘上完初中,总要接触外面的世界,进入社会。

怎样才能让他们不再受歧视,在社会中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年,张平宜在青岛弟弟的工厂里建了一个职训基地——青岛希望之翼培训中心。

她把十几个大营盘麻风村的孩子带到了青岛,培养他们一技之长。英文、电脑、国际贸易、生涯规划、工作伦理、对生命的认识等等,都是他们要学的。

青岛希望之翼学苑楼

从来不懂生意经的张平宜,就从孩子们已经熟悉的运动器材入手,带他们创办社企,直至设计、制造出自己的产品。

如今青岛希望之翼培训中心的学生,不仅来自大营盘,还有从云贵川各地18个麻风村出来的孩子们。

张平宜和Frank

张平宜的助手、阳光帅气的大男孩Frank,就是从凉山大营盘麻风村走出来的孩子。

跟了张老师14年的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在这里学习运动器材的打版制作、多线程事物的处理,还能够用英文跟人家交流。有时,还会在出差路上煮一杯香浓美味的咖啡。

他感慨地说:“很幸运遇见张阿姨,才有了区别于祖辈的不同经历,也才真正知道,自己有选择的机会和创造的可能。”

第一个感动中国的台湾人

在大营盘扎根了十几年的张平宜,每年都会带两个儿子来做志愿者。

小儿子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第一次来大营盘小学,就带了一袋恐龙玩具,认真地教山里的孩子们认识各种各样的恐龙。

最好的言传身教,不过如此。在大营盘的日子里,儿子们都深深明白到,不仅要爱自己,更要爱别人。

至今,大营盘麻风村已有多个孩子在张平宜建的学校里完成了初中学业,走出了曾常年笼罩着“麻风二代”阴影的大山,融入到外面宽广的世界中。

不少麻风村孩子的命运,因张平宜的努力而有了华丽的转身。这无辜一代,终于不再受到区别对待,终于可以想普通孩子那样通过教育掌握自己的未来。

年7月,张平宜获得了民政部颁发的“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行为楷模称号;年,她当选为“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她是“感动中国”的第一个台湾人,可也正是台湾人的身份,让她这个奖来晚了五年。

“感动中国”的光环,让她和她的麻风村,从“远在深山无人识”一下子成了万众的焦点,四川当地的官员纷纷现身。

要知道,当年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建校以来从未踏入过大营盘,有次被迫之下来到大营盘小学,就冷漠地与麻风村村民保持距离。为了筹集学校的用地和经费,张平宜没少和官员争吵。

现在呢,学校申请了几年都没下文的网络开通了,大门口也竖起了一座崭新的彝族特色牌坊。教育局还要跟“希望之翼”合作,共建一个环保生态的校园。

随后,港澳基金会爱心奖、读者文摘亚洲英雄奖……各种奖项接踵而来,不过在张平宜看来,麻风村人脸上自信的笑容,才是分量最重的奖项。

“为什么这个疯子要跑到一个山坳坳里的麻风村,去吃这样的苦?”许多人都不理解。

“就是一种单纯的信念吧,我相信只要有人愿意给予一个真正的机会,麻风村的孩子便能摆脱宿命,走入社会,活出生命的价值与尊严。”

为了捍卫他们的尊严,放弃计划好的人生,她心甘情愿。

爱心接力

如果你想协助张平宜老师做更多基于公益的支持,请联系常小益(),小益愿意把您的支持和愿景传递给铁娘子。

赞赏

长按







































北京哪个白癜风好
北京看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zl/6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