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放弃百万年薪,到大凉山用教育治愈麻风村
这是当代君为你讲述的第18期“益人一故事”
我们相信,每个公益、参与公益的个体
都有让人心生温暖的故事
今天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而故事的主角
是放弃台湾百万年薪
只身前往四川凉山麻风村
陪伴了孩子们十几年的张平宜
“你疯了吧?!”
年正值事业巅峰期的
台湾记者张平宜
做了一个让人震惊的决定
辞去百万年薪的工作
到四川大凉山的麻风村办学
很多朋友无论如何也想不出
平素里典型的“千金大小姐”
住别墅、开跑车
喜欢艺术优雅精致的她
怎会跨过海峡辗转数千公里
到大凉山深处“令人恐惧的村庄”
做这件疯狂的事
在大家的脑海中
光是“麻风村”这三个字
就足以让人退避三舍
虽然日常生活中
很少人直接看到麻风病人
但文学作品里、网络图片上
充满了那些可怖的画面
扭曲变形的手指
面目全非的五官
冷僻孤寂的村庄
……
其实,年夏天以前
台湾的张平宜并没想过
自己会和数千公里之外的麻风村
有什么联系
直到随着小儿子的降生
她打算辞职当家庭主妇
辞职前最后一次采访任务
让她的生活天翻地覆
那次,她跟着国际救援组织
到云南、四川一带考察麻风村
从台湾坐飞机到成都
再从成都坐火车到凉山
最后再坐驴、走路到麻风村
整整花了三天
十几个麻风村
都是在医疗条件薄弱的50年代
为了避免麻风肆虐
而建起的隔离区
半个多世纪以来
尽管麻风病早在80年代得到治疗
这些村庄仍被视为不可触碰的禁地
是"隐形的村落"
没一个能在地图上找到
21世纪的张平宜从台湾到了麻风村
像是到了另一个世界
她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
无家可归的老残病人遭疾病侵袭
有人眼瞎、鼻残
五官严重扭曲变形
有人缺手断脚
只能在地上匍匐爬行
走过的地方身后都是血痕
可最让她揪心的是
到处晃荡的孩子们
“在海拔二千多公尺以上的高地
孩子们全身光溜溜
而且每个人的脸都很脏
脏到只看得到两颗眼珠子”
这些是麻风病人的子女
病人们尚有身份和补助
他们的子女却一无所有
除了外界异样的眼光
和走不出麻风村的未来
"他们都没有吃过麦当劳
告诉我没有看过汽车
他们说汽车和火柴盒一样小……"
回到台湾完成稿件后
张平宜难以平静
“和我过去的采访不同
这些孩子一直纠缠着我的内心”
想为孩子们做点什么的想法
一直萦绕在张平宜心头
很多人说捐点款不就好了?
可在她看来
对于这些正要长大的孩子
只有通过教育
才能改变他们的未来
年快过年的时候
张平宜在台湾接到一个电话
立即奔赴凉山州越西县大营盘村
那是她初次邂逅大营盘小学
凉山州19个麻风村中
唯一的简易教学点
但这让张平宜觉得
像黑暗中乍现的一线光明
可这海拔米山上唯一的学校
已破败不堪
两间破土房子,没一扇窗完整
学校的招牌
是小偷唯一看得上的财产
唯一的代课老师
也正打算转行卖水果
她想,如果连这教学点都垮了
孩子们回归正常社会还有什么希望?
临走前她慷慨激昂地
让村民们等她
向代课老师许下承诺
“你留下来
我去筹钱盖一所新的学校”
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大营盘
也改变了张平宜自己
从大凉山回到台湾
张平宜使劲全身解数
筹集善款
写文章、演讲、卖书
大营盘村的村民们也没想到
这个“天外来客”真带着
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善款
回到大营盘
还当上了新教学楼的“监工”
每天在县城宾馆和大营盘村之间
颠簸的土路上来回往返
因为学校没有厕所
这个有点洁癖的女人
常常一整天不敢喝水
如果内急,就小跑半个小时到邻村
借用“猪圈隔壁的厕所”
年,正如张平宜承诺的那样
崭新的教室在大营盘落地生根
终于有了11间教室
可她一直思考
怎样才能为他们做更实际的工作?
“他们已经被隔离太久了,
真的要做,你就得拉着他们的手
一起走出一条路”
于是,年张平宜离职
正式开办起了“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
致力于大营盘麻风病人的子女教育
“我是一个母亲
看到麻风村的那些孩子
我无法掉头离开”
她熟悉每一个孩子
的家庭状况与脾气秉性
平日里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就是与家长“抢孩子”
只要发现一个孩子消失
她就跑到对方家里
“胁迫恐吓”那些孩子回来读书
从洗脸、刷牙、洗澡开始
她像妈妈一样
慢慢教会那些孩子
如何保持个人卫生
她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法穿裙子
因为一走近孩子们
腿就被孩子们身上的跳蚤咬个不停
大营盘小学周边没有水源
张平宜就从台湾请来水利专家
从遥远的对岸运来“一根根水管”
用了将近50万元人民币
在荒山上建成了一个个水窖
张平宜还得和当地官员周旋
筹建中学的时候
本来和政府官员一切谈妥
可当她好不容易在一年间
把万台币的资金募集到位
去跟政府相关领导交谈的时候
才被告知三天前县长换了人
所有东西一切重来
过去的承诺全不算数
这个不停奔往凉山的“台湾娘子”
终于忍不住号啕大哭
让张平宜欣慰的是
即使困难重重
改变也在不断发生
年7月29日
大营盘小学毕业典礼
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自建校十八年以来
有了第一届共计16个毕业生
这也是越西县麻风村
半个世纪以来第一批毕业的孩子
从年到现在
大营盘不仅有了小学毕业生
年还有了初中部
以前,几乎没有官员愿意坐下来听她讲5分钟
但现在,对麻风村的眼光正常了许多
孩子们有了自己的户口和身份证
学校建成了一所公立寄宿学校
拥有国家配套的师资总共21人
凉山州17个县市有11个县的孩子
都在大营盘学校跨县上学
在凉山服务十几年
张平宜被人问得最多的问题
去麻风村,你不害怕吗?
她回答,以前我也怕呀
每个人都觉得麻风病很可怕
很恐惧近距离接触麻风病人
破除嫌隙最好的方式就是走近他们
“这么多年我安全的走进去
也安全的走回来
我的朋友们在看到我安全之后
也跟着我安全的进去
然后安全的出来”
为了让孩子理解自己
张平宜还带两个儿子去麻风村
和当地的孩子们一同吃住
她认为这是最好的言传身教
现在,两个儿子每年会做义工
她希望两个儿子
能从中学会与人交流
在爱自己的同时也懂得爱别人
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
张平宜笑称,自己老了
需要更多更优秀的“张平宜”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中国还有六百多大大小小的麻风村
二十几万名麻风康复者
和难以计数的麻风村孩子
其实,麻风病的致病原理已被查清
诊治康复已不再是难题
难消除的
是人们对“麻风”的恐惧和歧视
想要让老者尊严地老去
让孩子不再重复文盲的宿命
除了需要许多张平宜
其实更需要我们破除对麻风的偏见
关于麻风病的几个冷知识
1.麻风病传染性比流感还低,9成以上的健康居民接触并不会感染。
2.麻风病早在80年代就被找到治疗方法,并已得到有效控制。
3.“麻风村”的称谓并不准确,更准确地说,是麻风康复村。住在这里的是得过麻风病但已康复的人及其后代,或新搬到该地被隔离治疗的人。
如果愿意,欢迎小伙伴们
将这个温暖的故事
和这3个冷知识分享给更多人
因为只有我们也破除偏见
有了基于了解的接纳
张平宜的梦想才有可能实现
孩子们才可能重返社会走出麻风村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他们的回家路打动上亿国人,你的冬衣就能带去改变
一位10岁男孩创造的奇迹,震撼所有人
福利丨过了腊八就是年
53岁“印度良心”,又一次用电影改变世界
有你陪伴的日子
-END-
传播当代最有温度的声音和画面
有趣好玩又有益思的「当代公益」
联系-
投搞推荐邮箱:ddgy
yuepinwenhua.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中科荣膺公益中国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zl/7450.html
- 上一篇文章: 顺义区27家预防接种门诊宫颈癌疫苗接种
- 下一篇文章: 中国麻风防治协会互联网学习研讨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