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榜】20年来,他一直和麻风病人



【中国好人榜】20年来,他一直和麻风病人

与麻风病人零距离他,年7月从全国唯一1所培养麻风病防治专业的中专——毕节第二卫生学校毕业,成为麻风病防治阵线的一员。他,20年如一日,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奔忙在麻风病防治工作的最前沿,与麻风病受累者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就是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安龙县疗养院麻风病住院部负责人刘武学。

图为生活中的刘武学

殚精竭虑除病痛安龙县疗养院是黔西南州唯一1所专门收治麻风病患者集中医治的疗养院,疗养区距离县城12.5千米,主要承当麻风病、皮肤病、性病及其它临床常见病的监测、防治与咨询,面向全州麻风病患者展开畸残康复与收留医治。现收留麻风病人94例,主要来自黔西南州及省内关岭、贵州铝厂等地。同时,还管理着全县麻风病受累者的随访、医治和监测工作。

熟习麻风病防治工作的人都知道,这项工作既脏,又苦,还累,平时还没有固定的周末和节假日,加班是常有的事。只要有险情、病情、伤情和疫情的产生,无论是在周末和节假日,还是在白天晚上,都要第一时间赶到,都要前去处理。

年9月,一名谢姓患者因左脚溃疡致使骨髓炎,伤口处化脓流水不止,发出阵阵恶臭。刘武学意想到,患者的情况十分危急,如不及时截肢将危及生命。而疗养院没有专业的骨科医生,他建议花钱从外面请专业的骨科医生来做,并全程参与截肢手术,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为避免术后伤口感染及并发症的产生,他一直留在疗养区陪护患者,直到一个星期病情稳定后才回到家中,脱下一身的脏衣,洗去一身的疲惫。

年6月的一天深夜,刘武学在家中睡得正香,一阵急促的铃声将他从睡梦中惊醒,他揉揉双眼不宁愿地拿起,那头却传来急促的声音:“刘医生吗?付某摔倒后不省人事,你们快来呀……”。病情就是命令,容不得半点犹豫。刘武学翻身起床,快速穿上衣服迎着黑夜就往疗养区赶。来到疗养区,刘武学对付某进行了仔细的检查,血压、体温、脉搏等生命体征均正常。在检查瞳孔时,他闻到一股酒味,大家绷紧的神经才舒缓过来。那1夜,刘武学一直忙到深夜四点,待付某苏醒过来再次确认无危险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

身体力行除轻视为加大对麻风病防治知识的宣扬,建立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认识,消除人们对麻风病人的轻视和偏见,刘武学除搞好平常的宣传教育活动外,在疗养区、患者家庭等公然场合,他常常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亲身体验,与麻风病患者同吃同聊,与患者家属亲切交谈,消除人们对麻风病人的轻视和偏见。

普坪镇一名70多岁的麻风病受累者,虽已是治愈的人,但他的家人和邻居还是不肯接受。在一次随访中,刘武学和同事来到老人的家中,老人正在炸油炸粑。看见刘武学等人的到来,他热忱地招呼让座,并端来热火朝天的油炸粑让大家吃。想到老人的生活不容易,大家不忍心吃他的东西。但是为了消除大家的顾虑,刘武学拿起油炸粑大口地吃起来,随后同事们也随着吃起来。老人开心地笑了。通过这件事后,其子女和邻居们改变了看法,从此老人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倾情帮扶获好评刘武学不仅是1名消除病痛的麻风病医生,更是1名唤起麻风病患者生活信心的“导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每天接触的大多是一些老弱病残的人,都是一群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

年,安龙县产生特大凝冻灾害,电力受损、交通阻断,因担心疗养区的患者们受冻受饿,刘武学和同事步行10多千米山路来到疗养区,挨家挨户地进行调查了解,实地查看患者们取暖用的煤、吃的食粮、穿的衣服、盖的被子够不够,及时打开仓库为缺衣少粮的10余户人家添置了衣物、补充了食粮,让患者们安全度过了这1特殊时期。

年,得知栖凤街道两名患者未享受农村低保,他主动找到患者问清情况,并亲身跑到民政部门去反应争取。“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的热情帮助,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享受国家的好政策。”拿着第一次领到的元低保费,两位患者连声道谢。

刘武学用自己的言行诠释麻风病是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理念,有效地减少了人们对麻风病的恐惧,让麻风病人走出被人轻视的地步,回归正常的生活;他热情帮助患者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与患者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与麻风病人结下了不解之缘,遭到麻风病人的尊重和好评。年,在他与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安龙县麻风病得病率降至5.5/10万以下,畸残率10%,治愈率%,基本到达了国家规定控制的目标。

文/图:杨煜

:胡如蓉

审核:岑波

荷谐安龙:

中共安龙县委宣传部官方









































北京中科白癜风
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zl/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