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年四月份的一些日常



年至今,疫情不知不觉间已经持续了两年有余。这两天白云区突然告急,核酸检测也成为日常。

三年前的人生计划,本没有疫情这一出,可见计划常常赶不上变化。有时候有人觉得我的人生规划很清晰,其实不然。

人生道路千千万,更多时候,是只有一个内心的声音和一个模糊的方向,然后立足于当下,慢慢修正,并摸着石头过河。谁又不是第一次过生活呢,谁能按部就班把人生就过得和计划的一模一样呢?如果有,我怀疑他在骗人,因为一切都在变化,谁能真是先知?

以前听说了一些关于流行疾病的故事,像零八年的非典和麻风病村《岛》等等。人类在灾害面前真的是很渺小。那个时候自己小和不懂,没有什么感同身受。现在今非昔比了,看到一段话让人动容,“疫情反反复复,仿佛在提醒我们,钱财再好,好不过生命;名利再大,打不过健康。人间的饭,吃一碗少一碗,人间的面,见一面少一面。”

最近的心脏似乎不太够坚强了,又或者是我不够冷漠了。

楼下女子被家暴的哭声,门口刷脸失败歇斯底里的女人,这些都让我觉得很不是滋味。想做点什么又做不了什么的无力感。

海子“今晚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的自主浪漫少了,

鲁迅“无数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的家国情怀多了。

人之所以会感觉脆弱,很多时候是因为感性多了吧。当我觉得生活有些烦闷的时候,我便想一头扎进了工作里,工作可以让我专注和保持理性思考,有人以为这是一种直面,但是其实又何尝不是一种逃避。

#消遣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里,我看到了至高无上的爱情。

作为一个相对现实主义的人来说,我觉得这种爱情在当今社会存在的可能很小了。但是也因为这样子,人们才会更加珍视。戏剧终究是戏剧,生活中所不能真实存在的东西,可以搬到戏剧中去过过瘾,而这也传达了美丽的心愿。

在《小妇人》里,我看到了四个活泼灵动的少女,而成就她们的是她们伟大的母亲。她们都知道,做善良的人,人穷志不短,听从自己的声音,等等。

之前在爬长城的时候偶遇的潘伯伯推荐了白岩松的《幸福了吗》,那是我第一次读白老师的作品。这周在广图随手拿了一本《白说》,属于白老师演讲的整理稿。

两本书读下来,我觉得白老师是一个懂得什么是幸福的人。当然懂得幸福是我看出来的,感觉幸福还是要白老师自己才能知道。毕竟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和言语和表情关系不大。

让我觉得很喜欢的是书中对于《道德经》的一些解读,因为非常贴近生活很好懂,比较适合我这个《道德经》小白的水平。读完之后我转而找了其推荐的陈鼓应老师的讲解本,把自己之前买的那本实在拗口的讲解本丢到一边了。

最近认识了一个男生,昨晚翻阅了一下他推荐的《世纪三部曲》,觉得蛮有意思。前三章读下来不由得想到了《平凡的世界》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虽然我们的兴趣爱好有所差别,但是有些交集。他应该更理想浪漫喜欢憧憬未来,而我会是更现实保守多是回首过往。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悬疑类的似乎真不是我的菜。我会想看看这本书原因有二,一我对本书题材有兴趣,其次是我对他这个人有兴趣。因为对一个人感兴趣,所以去看其看过的剧听过的歌读过的书,也是一种好奇心使然。

四月过了三分之一,加油??

bookhappy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zz/20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