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历史回顾四
白癜风早期 http://www.wxlianghong.com/
十九世纪
巴斯德的工作同罗伯特·科赫(RobertKoch,~)非凡的研究成果互为补充。科赫在细菌学领域取得了开拓性成果,他最先用琼脂糖作为培养基,又引入培养皿、倒置平板和血琼脂培养基等技术,使细菌培养鉴定变得简单且易于推广。科赫分离并培养了结核杆菌,又证实了炭疽热的病原体为炭疽杆菌,后者又被巴斯德用于开发疫苗。科赫还建立了“科赫定律”用来检验病原体的致病性(图1-11)。
图1-11罗伯特·科赫。他的研究生涯始于年,他的妻子送给他一台显微镜作为生日礼物。当时他28岁,是西里西亚一个小镇上的全科医生,这个小镇隶属农业区,当地牛羊炭疽病十分常见,科赫用这台显微镜研究观察兔子的炭疽病,再这期间他取得了一项重大发现,即炭疽杆菌在炭疽病中的作用。
巴斯德和科赫进行研究的同一时期,挪威医生格哈特·阿莫尔·汉森(GerhardArmauerHansen,~)也开展了研究工作。年,汉森在挪威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推测麻风病的致病菌是麻风分枝杆菌。当时没有多少人接受他的观点。年,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汉森在没有事先获得许可的情况下,把活麻风杆菌注射到护士和患者的身体里,其中一名患者将汉森告上了法庭。法院参照早期一个强调临床研究知情权重要性的案例,判决解除汉森在第一麻风病院(医院中进行)的院长职务,不过保留了汉森作为麻风病研究医学首席负责人的职位52,此后,他将毕生精力投入到麻风病的研究中,并获得了全世界的广泛认同。
同时代的埃米尔·冯·贝林(EmilvonBehring,~)于年证实,给动物接种减毒的白喉毒素可以产生具有治疗作用的血清因子(即抗毒素),这种血清因子可以使其他动物获得免疫功能,在此基础上又发现了抗体,并发现抗体在被动免疫中的作用。年圣诞节前夜,白喉抗毒素首次成功运用于临床51。由于保罗·埃利希(PaulEhrlich)成功研发了制备高滴度抗血清的方法,年白喉抗血清已经能够商业化生产。抗毒素的发现是体液免疫研究的开端,贝林因此于年获得了第一届诺贝尔奖。科赫在年也获此殊荣(图1-12)。
图1-12埃米尔·冯·贝林
俄国科学家伊利·米奇尼科夫(ElieMetchnikoff,~)发现了吞胞作用在宿主抗感染中的重要性,他还强调细胞组分在宿主抗感染的防御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53。保罗·埃利希(PaulEhrlich,~)发现了补体系统,并揭示体液成分在宿主防御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年,米奇尼科夫和埃利希分享了诺贝尔奖(图1-13和图1-14)。
图1-多岁时的伊利·米奇尼科夫
图1-14保罗·埃利希
19世纪末,对黄热病的研究中人们进一步意识到临床研究中获取知情同意的重要性。年,意大利细菌学家莎纳瑞里(GiuseppeSanarelli)宣布,他通过给5人注射微生物发现导致黄热病的杆菌。年威廉·奥斯勒(WilliamOsler)出席了一场关于莎纳瑞里研究工作的讨论会,他说:“除非获得了患者同意,否则随意给人体注射已知有高度危险性的毒素……等于犯罪54。奥斯勒的评论对沃尔特·里德(WalterReed)产生了很大影响,他通过志愿者试验证实了黄热病通过蚊子传播。在那次试验中,他获得了全部黄热病受试者的书面同意。除了得到全部志愿者的签字确认外,里德还在所有发表的关于黄病研究报告上均注明“已得到患者的完全同意”字样54。
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威廉·罗根(~)发现并探测到电磁辐射,年12月22日,他为妻子的手拍下了第一张X光片。因为这一成就,罗根在年获得了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图1.15A-B)。
图1-15(A)威廉·罗根。(B)威廉·罗根妻子手的第一张X光片。
19世纪末,女性科学家开始在临床研究中崭露头角。玛丽·居里(MarieCurie,~,图1-15)和她皮埃尔·居里(PierreCurie)共同进行放射性同位素研究,并于年双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年居里夫人本人因分离镭和阐述其治疗特性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化学奖)。她和女儿艾琳(Irene)的研究工作促进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镭在医疗方面的应用(图1.16)55。
图1-16玛丽·居里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Nightingale,~)不仅创立了现代护理教育,还是一名有造诣的数学家。她利用数学技巧医院环境不卫生导致的不必要的高死亡率,并提出改革(医院环境)的必要性(图1-17)56。
图1-17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参考文献
52.BendinerE.GerhardHansen:hunteroftheleprosybacillus.HospPractDecember15,:e70.
53.TauberAI,ChernyakL.Metchnikoffandtheoriginsofimmunology.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
54.LedererSE.HumanexperimentationinAmericabeforetheSecondWorldWar.Baltimore:JohnsHopkinsUniversityPress;.
55.MacklisRM.Scientist,technologist,proto-feminist,superstar.Science;:e8.
56.CohenIB.FlorenceNightingale.SciAm;:e37.
翻译参考著作:
1.GallinJI.Chapter1-AHistoricalPerspectiveonClinicalResearch.InGallinJI,OgnibeneFP,JohnsonLL(eds):PrinciplesandPracticeofClinicalResearch(FourthEdition).Boston:AcademicPress;1-15.
2.临床研究原理与实践/(美)加林(Gallin.J.I.)等编,张玉峰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以上整理翻译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之用,如侵犯版权,请告知删除,未得允许,切勿转载!)
未完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by/16338.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国新冠疫苗进展无严重不良反应,有央企给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