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丨06岁宝宝疫苗接种时间表及注意事



医治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740876.html

增强免疫力,从疫苗开始

说起带宝宝打疫苗,每个妈妈都会比较头疼。

不止0-6岁,其实宝宝从出生后至12岁,都要进行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将疫苗制剂接种到人或动物体内的技术,使接受方获得抵抗某一特定或与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借由免疫系统对外来物的辨认,进行抗体的筛选和制造,以产生对抗该病原或相似病原的抗体,进而使受注射者对该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为了自己方便看,也为了分享给身边的宝妈,我自己整理了一下疫苗相关的知识,可以解决下面这么多问题噢~

★1.妈妈们常说的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有何区别?

★2.疫苗接种是强制性的吗?

★3.自费疫苗到底有没有必要接种?

★4.宝宝应该何时打什么疫苗?早打和晚打有什么区别?宝宝错过接种时间怎么办?

★5.打疫苗后会有什么反应?

★6.打疫苗时应该注意什么?

★7.什么情况下宝宝需要谨慎接种?

非常全面,有需要的妈妈可以收藏。

1

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区别

首先以表格的形式介绍一下一类和二类疫苗,及一些注意事项: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接种疫苗。

(点击图片可查看清晰大图)

说明:

1.月龄接种麻风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疹疫苗;月龄接种麻腮风疫苗,不足部分使用麻腮疫苗或麻疹疫苗。

2.出血热疫苗根据疫情情况确定实施。

3.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在发生炭疽、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或发生洪涝灾害可能导致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时进行应急接种。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价格仅供参考)。

(点击图片可查看清晰大图)

除了以上表中提到的疫苗,还有几种二类疫苗接种情况比较特殊:

1.接种时间相对不固定

流感疫苗得在每年的流感流行季之前接种;

轮状病毒疫苗,宝宝2月龄~3岁期间每年接种1次;

手足口病疫苗:预防手足口病,宝宝6月龄~5岁以前接种两针,前后间隔1个月。

2.是一类疫苗的替代

比如常说的五联疫苗:是百白破疫苗、Hib疫苗、脊灰疫苗的代替,一般在2、3、4月龄或3、4、5月龄进行3剂基础免疫,在18月龄进行1剂加强免疫。

甲肝灭活疫苗:是甲肝减毒活疫苗的替代,一般在18月龄接种1剂,2岁再接种1剂。

除此之外,还有AC-HIB三联疫苗、ACYW群四价流脑疫苗等,价格相对比较昂贵,有兴趣的家长可以自行了解。

2

疫苗接种是强制性的吗?

计划内免疫所涉及的传染病,不仅是各地普遍流行,无论健康宝宝还是体质虚弱的宝宝均易感染,而且传染性极强,致死率、致残率极高。

如果控制不好,蔓延开来,会给人类带来极大伤害。

其计划当中带有“强制性”接种的含义。

3

自费疫苗到底有没有必要接种?

首先要看疫苗的品质,品质优良的是可以考虑的。

二要看疫苗的性质,多数疫苗比如感染相关的一些疫苗。

像肺炎疫苗、流感疫苗、手足口病疫苗,接种这些疫苗之后会提高孩子对相应疾病的抵抗力,避免在疾病的高发期患病。

即使患病,也会症状轻微,可以避免那些严重病例的出现,所以还是推荐进行部分自费疫苗的接种。

但也不建议每种自费疫苗都打,需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比如说孩子的抵抗力很好,很少会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肺炎疫苗就不是一定要打。

4

何时打/早打or晚打/错过接种?

关于何时打疫苗前面表格里面介绍的比较清楚了,但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不能按时接种,那么早打晚打有区别吗?

首先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提前接种,是万万不能的。

免疫程序中规定的各种疫苗的最短间隔时间,都是经过多年的临床试验和研究得出的,可以说是“最佳选项”。

贸然打破这种平衡,提前接种很可能会干扰疫苗的免疫效果。

另外,宝宝出生后,会从母体中获得一些保护性抗体,提早将疫苗打入宝宝体内,很可能会受到母传抗体的干扰,让免疫效果大打折扣。

可能会有妈妈想问:我就提前一两天,也不能么?

答案是:不能。

虽然从医学上来讲,这样做其实并不会影响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但归根结底还是不规范的。

而且,有了这回自然就有下回。多干几回乱了套,到时谁都不能保障宝宝的生命安全。

同样呢,也不建议推迟,除非有特殊情况。

一般情况下,是不推荐推迟给宝宝打疫苗的。因为这样就相当于把宝宝暴露在疾病的攻击路径之下,一天不打,宝宝的健康就一天没有保障。

如果经常不按时接种,还会打乱整个疫苗接种计划,不仅医生需要重新规划时间,宝宝入学、入园的事情也会受到影响。

当然,也不是说不能有例外。

像宝宝生病(如皮疹、发烧、腹泻等)和疫苗缺货等这些特殊情况,还是得适当推迟的。

至于推迟多久没有硬性规定,一般是不超过1个月,具体时间可以咨询医生。

好消息是:一般来说,不同疫苗之间是不会相互影响的。

如果因为特殊原因,推迟了某种疫苗的接种,其他疫苗仍然可以按原来规定的时间接种,影响不至于太大。

除非两者都是减毒活疫苗。

如麻疹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水痘疫苗,就需要间隔满1个月了。

而对于推迟接种的那种疫苗,如果是需要前后接种多次,且之前已经按时打了几剂的话,也不用重新打,缺几针打几针即可。

因特殊原因,偶尔推迟一两次接种也不会怎么样,妈妈不用太担心,及时带宝宝补种即可。

5

打疫苗后会有什么反应?

宝宝接种疫苗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可能会发生。

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如果出现低烧、头痛、轻度腹泻、偶尔有皮疹,往往在2-3天内可自行消失,是正常的反应,不用担心。

但如果出现的是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过敏性休克和晕厥等症状,被称为疫苗接种异常反应,需要采取紧急对症处理措施。

过敏性皮疹

过敏性皮疹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荨麻疹、皮疹大小不等、呈淡红或深色皮疹。一般在宝宝接种后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

过敏性紫癜

症状主要表现为皮疹或出血点,大小不一,伴有关节发热、肿、痛,有时出现消化道过敏症状。一般在宝宝接种后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出现休克体征。一般注射后几分钟即出现。

晕厥

晕厥的主要症状为轻者心慌、虚弱、四肢发冷、恶心欲吐,短时可恢复;重者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冷汗、四肢冰凉、甚至昏迷。

不同宝宝接种疫苗后的反应不一样,打疫苗之后没有发热等反应也不用担心,并不是没有效果的表现。

为了减少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必须规范预防接种服务。

6

打疫苗时应该注意什么?

带好证件。

和医生交流,告知禁忌症和慎用症,比如过敏等。

提前一天洗澡,穿清洁宽松的棉质衣服,便于医生施种。

及时按住针口至不出血为止,不可揉搓接种部位。

接种疫苗后休息30分钟再离开。

多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防止触发其它疾病。

接种疫苗后当天不要洗澡,但要保证接种部位的清洁,防止局部感染。

特别注意:

口服脊灰疫苗后半小时内不能进食任何温、热的食物或饮品。

接种百白破疫苗后若接种部位出现硬结,可在接种后第二天开始进行热敷以帮助硬结消退。

7

什么情况下宝宝需要谨慎接种?

正在患感冒或因疾病引起发热的小儿,此时打预防针,会使小儿体温升高,或诱发和加重疾病。

患传染病后正处于恢复期或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又未过检疫期的小儿,此时打预防针容易使原有的病情加重。

有哮喘、湿疹、荨麻疹及过敏性体质的小儿,打预防针后易发生过敏反应,尤其是麻疹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等致敏原较强的预防针,更易产生过敏反应。

有癫痫和惊厥史的患儿打预防针,尤其是打乙脑疫苗和百白破混合疫苗易发生晕厥、抽筋和休克等。

另外有严重佝偻病的不宜用小儿麻痹糖丸。

打预防针期间,若小儿处于不舒服,有呕吐、腹泻和严重的咳嗽等症状时,可暂时不打预防针,待症状好转后再补打。

新生儿从出生到18个月龄之内,是接种疫苗的“密集期”,在这期间,家长平均每隔一个月就要带自己的孩子去相关单位接种一次疫苗。

6周岁之前,儿童需要注射的计划免疫疫苗有24次之多。

宝宝遭罪,妈妈心疼,但是为了宝宝有更强的免疫力,我们必须得守护好每一次疫苗接种。

推荐阅读:

☉☉当妈不到半年,心态有点崩了

☉☉说说我的妊娠经历之孕检知识分享

☉☉说说我的顺产经历

☉☉历时两个月,终于搞定了儿子的保险

凡真人◆在看,分享给身边的宝妈吖~凡真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by/16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