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泪今歌话此生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http://m.39.net/pf/a_4651571.html
“我们的作品”展示
对于村子,对于工作营,对于JIA和地区,每个人有不同的感情,有着不同的表达,或是不同的承载方式。
我们开设营员与村民作品展示栏目,与你分享文字、歌曲、视频、诗篇等内容和背后的故事,希望能在你心里泛起涟漪。
孔豪彬与康复者文艺队同伴一同演出
有一些麻风病康复者,患病后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依然勇敢积极地面对人生。
广东南海红卫康复村孔豪彬孔伯就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康复者,他五岁时患麻风病,年到“天门”医院治疗,在住院期间,勤奋刻苦学习各种知识。
年病愈后,他因为饱受社会歧视没有回乡,继续住在康复村,任职财会、文工团干事、政治学习组长等工作,同时没有停止学习,通过作诗,写歌,画图,弹扬琴等方式传递他对生活的坚毅与不屈。
孔伯在他的自传小故事《昔泪今歌话此生》写了自己一生的经历,今天我们和你分享他患病入院、在医院中努力学习的故事。
童年回忆
我叫孔豪彬,是广东省南海市松岗镇人。出生于年。我刚开始懂事的时候,约五六岁左右,手足都出现斑疹,它不痛不痒,逐步麻木,妈妈无知,以为我生癣生蛇,经治疗无效。妈又听信那些三姑六婆、巫婆神棍为我求神拜佛,又请那些“黄六草医”,花了不少金钱,而换来的却是“香炉灰树皮草根的灵丹妙药”。妈妈天天把这些“妙药”煎水逼我饮服。这些土药又辣又苦又难服,我一喝下肚子就反胃呕吐。我哭着不肯再服此药,妈就抓住我强迫我灌服。天天如此强迫我服那些无效的药。
经过一段时间,不但没有效反而有害,使得我的病情日渐加重,神经受损,肢体出现畸残,身体十分病弱,不像人形。那时家乡邻居们对我十分恐惧害怕加以歧视,他们一看到我就急不及待退避三舍,掩住鼻子吐口水。顽童见了我,他们三三两两远远跟着我后面讥叫着“八三九”(发风子的意思)。这样形形色色的歧视和打击,使我幼小的心灵受尽人间的欺辱。
从此我就不敢离开家门,终日呆在家里,免受歧视打击之苦。我在家终日胡思乱想,真是度日如年啊!小小的儿童患了麻风,也逃不脱社会人们的歧视和污言辱语的打击。我所遭受的苦难,是一言难尽,苦不堪言的。
孔豪彬(右)与妻子郑买好
希望之路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中,妈妈为我买了一套新衣服和一双新胶鞋。从广州回来对我说:“你穿着试试看,医院留医。希望治疗三几年能接你回家,你愿意去吗?”我没有回答。妈又对我说“医院要经常写信回家”的嘱咐。我听了妈的话,我并没有出声,我正在沉思着,对妈的话抱有半信半疑,妈妈是否把我送到半路中途就把我抛弃掉?如果不去,在家受人欺辱吗?当时我十分的矛盾。
妈妈见我思绪万千,顾虑重重,妈就对我说“医院留医由你决定,入院治疗有希望能治愈,如你不愿意入院的话我也不勉强你。总之有我一天,为妈就养你一天。你多加考虑决定。”
我经过数昼夜的沉思,终于决定了入院治疗,希望医好,不然的话,也免不了社会人的欺辱之苦。再者,母亲怎能养活儿子一生的?我把心一横,医院留医了。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二十日,我穿了新衣服新鞋,妈妈带着我到广州搭江门渡轮(广州--江门),二十一日早晨到了江门市,再乘光明电船,当日下午五时许,己到了崖门炮台,船上拉响汽笛,不一会儿就由驳船驶到船边。妈妈扶着我下了驳船口由船开去了,不多久,船家把医院的码头。妈妈付了费给船家,上了岸就步行上了半山,就看见了雄伟的红墙绿瓦建筑的天主教堂和别墅式的病房,一栋栋隐映在林荫之中。
环境多么优雅的“天门”医院(医院的前身)。当时我的心情非常复杂,心乱如麻,眼前景物优美动人,但却无心欣赏。只好拖着沉重医院职工区走去。不久,一位戴眼镜四十多岁的医生从医务办公室出来,他走到我面前,看了我一会儿,就带着我走入一间病房,安排好了我的床位,他便走了出去。
我随着他走出了门口,看见妈妈泪流满面地呆站在房边的大树,我便急步扑向妈妈跟前叫了一声“妈妈”!我的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医生对妈妈说:“你不要挂念他了,我们会好好照顾他,为他治疗的,请放心!走吧!”妈妈离别时,再三嘱咐我:“你要听从医生的话,要按时吃药。”妈妈含着眼泪随着医生离开了我。我也忍不住哭出了声:“妈妈!妈妈!”我妈回过头对我说:“不要哭,迟些日子我会来探望你的。”妈妈便急急三步一回头跟着医生走了。
我目送妈妈的身影消失在林荫之中才返回病房暗自悲泣。那些难舍难离的悲伤情景至今仍一幕幕映在眼前。
怎知,从此一别,我就被遗忘在麻风病院,一个小孩儿,失去母爱,失去兄弟姐妹之情。并受人间世俗传统偏见,常遭受别人的污辱,讥讽的打击。深深烙印在我幼小的心灵上。每想到于此,忍不住黯然落泪不知多少次数。我一生苦难诉之不尽。唉!总之自叹命该如此,无奈,只好“既来之,则安之”。
日子久了,心中的悲伤逐渐淡化。同时克服重重困难,与病魔作斗争。不过这些劫难激发我的斗志,使我勤奋学习文化知识,希望将来病愈成为一个有用之才,出人头地,为社会建设添砖加瓦,挣回一口气!但在现实生活中,我的理想终得个落空。一个儿童患了麻风病,也逃不脱社会遗留下来对麻风病的传统偏见观念。在这种压力下,使做母亲的也要把自己亲生骨肉遗弃。患者受尽欺凌,家属也受累牵连遭受歧视,故亲不认亲,患者“六亲”断绝。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年“”地震后,孔豪彬代表康复者向灾区人民捐款
在医院的成长
光辉年,10月1日,五星红旗高高招展在首都北京的天安门的城楼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医院,更名为医院。
省卫生厅派医院工作,同时组织一系列的政治,文化的学习,使我的觉悟逐步提高,认识到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更认识到做人要自尊,自重,自爱,自信,自强的道理,并以顽强的意志与疾病作斗争;另一方面,勤奋刻苦学习文化知识。
孔豪彬学习时获得认可
勤奋学习
政府接管初期,病人的生活是供给制,没有现钞发给病人手里作零用。
我为了学习珠算,走上山斩树木材自制算盘。向别人借来书本参考自学。如有不了解圈出,便向别人请教。后来院组织扫盲运动,我就参加了小学二年级学习班,可惜读了半年左右,因搞自给运动,学习班被迫停办了。
医院当时也有一班政工干部在此疗病,他们有劳补费,生活不愁,他们的业余学习班没有停班。他们每天晚上上课时,我便到他们的课室旁听,老师在黑板布置作业时,我便记录下来,等到明天上课,我也把作业交给老师批改。如此又学习了半年。他们的小学毕业了,要订购初中课本。老师见到我便对我说:“你这么用功,又没有课本,与你订购一份好吗?”我便说,“好,谢谢老师。”
初中课本买回来了,我转入正轨到初中就读,遗憾的是,那时我正安排在供销社做销售工作。我要待营业下班后,才能匆匆赶到课堂就读听课,可惜听不到半个小时就要下课了。虽然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我也不肯放弃学习的机会。这个初中学习班未办到半年又被迫停办了,从此我就失去了青少年学习的机会,我虽然失去正规老师的教导,但我以不屈不挠之志边工作边自学。从不放过点滴时间进行学习。
一九五六年,我从报章上看到刊登:“广州襄平《会计函授》学习班”。我便向院长提出:“我想参加该班的会计学习,要求资助学费。”
院长当即答允。那时每个学期学费12元。我便准备了简历和半身照片两张寄给校方,经试合格,准予录取入校学习《商业薄记科》。校方每次寄来讲义作业,我都做好作业复上校方批改,每次批改作业都得满分,划为甲等生。学习期满及格,便发给《商业会计结业证书》。该院方对我的思想道德、政治、工作、学习等方面极为赞赏,我曾获院方多次奖励。
*本文节选自《昔泪今歌话此生》,有删减。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以下载全文。
栏目征集
如果你知道身边有营员用各种丰富有趣的方式,表达对JIA和康复村的感情,有营员和村民用不同的方式对话,欢迎私信或者发邮件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by/17458.html
- 上一篇文章: 年6月起八月龄麻风疫苗将被麻腮
- 下一篇文章: 做好这些准备接种疫苗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