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良医大愿視頻致敬吳孟超先生
北京痤疮医院地图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78725.html
編者按:
5月22日,“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吳孟超逝世,享年99歲。
吳孟超是我國肝膽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始人。他帶領同伴完成了我國第一例肝臟外科手術,為新中國開創肝膽外科奠定了基礎,使我國肝癌手術成功率從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他主導建立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肝膽疾病診療中心和科研基地,培養了最多肝膽外科領域的優秀人才,目前中國肝臟外科的中堅力量,八成都是吳孟超的學生。
下方的圖片是這位元“中國肝膽外科之父”的右手。因常年使用手術刀,他的右手食指、無名指關節都已變形。
從醫70餘年,他先後完成多台手術,成功救治了近多名患者。他卻常感慨:“我老了,能工作的時間不像年輕人一樣多了,所以更要爭分奪秒!”96歲生日當天,他還在做手術。直到退休前,他每週還要至少做3台手術。
在吳孟超看來,“一個好醫生,眼裡看的是病,心裡裝的是人。”冬天查房,他會先把聽診器焐熱了再使用;每次為病人做完檢查,他都幫他們把衣服拉好、把腰帶系好。查房時,他最常做的一件事是,彎下腰把病人的鞋子放到最容易穿的地方。
南懷瑾先生說,事業心的基礎在於仁心。“不為良相,則為良醫”是中國知識份子所發的第一大願。吳孟超先生用一生,實踐了醫者仁心的精神。年,他做客央視《朗讀者》時,曾深情朗讀:“當你們幫助別人時,請記得醫藥是有時窮盡的,唯有不竭的愛能照亮一個受苦的靈魂。”今天再看這段採訪,向吳老致以崇高的敬意。
視頻:致敬大國脊樑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
醫生的一把刀,看來似乎蠻殘酷的,但是這一刀下去是救人的,所以同樣的一把刀,可以救人也可以殺人。
中國的政治哲學,始終重視醫道,用醫學的道理與政治藝術相提並論。《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中,諸葛亮在江東談論政治時,就用醫學的道理做比喻,所以後來宋朝的名儒大將范仲淹就有“不為良相,則為良醫”的名言。一個青年立志,就要成為救國家救時代,挽回歷史命運的領袖人物,不然就要做一個真正好的醫生。這兩個目的都是在救人,這就是“不為良相,則為良醫”的道理。
——《老子他說》
宋朝有出將入相的范仲淹,他有兩句名言:“不為良相,即為良醫”,一個人如果不能成為一個好宰相,治國平天下,起碼要做一個好醫生。這兩種人都是對社會有貢獻、救世救人的,不是讀書出來只為了金錢和職業。
醫學上有兩句話:“人之怕,怕病多”,一般人最怕的是病多,怕病的痛苦;“醫之所怕,怕道少”,醫生的怕,是怕學問少,方法少,這個“怕”就是苦惱。所以病家跟醫生,所怕的事、所擔心的事是不一樣的。
醫書上記載,古代一個名醫扁鵲,他的一雙眼睛就像X光,一看就把你的五臟六腑都看清楚了,扁鵲就是這樣的良醫。其實這兩句話,用之於政治哲學上也是一樣。一個大政治家,治療社會的病態,要有學問,要用心思,不能不學無術;學問不夠,方法就不夠。所以醫之怕,就怕道少,就怕學問不夠。
一個人立身處世,要有一個立腳點。以現代的觀念來說,一個年輕人,要先建立自己的人生觀,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年輕人一生有沒有事業,不是問題;一生有沒有事業心,才是問題。雖然有事業心,不一定能夠做得成事業;但是如果沒有事業心,就如同已經被丟進字紙簍的考卷一樣,這個年輕人幾乎是報廢了。事業心的基礎在於仁心,一個人如果沒有救人救世之心,在思想上就沒有建立一個中心。即使事業做得再大,百年之後,也只是黃土一堆。宋代名臣范仲淹曾說:“不為良相,即為良醫”,他就有救人救世之心,也就是孫中山先生說的“立大志,做大事,不是做大官”,這都是同樣的道理。
——《孟子與離婁》
實際上,真正一個修持的人或菩薩,必須要懂五明,要懂得醫藥,其目的是要救世救人。
好幾年前我到國防醫學院演講,大家說笑話,說老師又去罵人。我說你們學醫,沒有一個人是真正來學醫的,因為學醫的人第一個動機必須是為了救世救人。中國文化中有一句話,范仲淹也說過這句話,大丈夫立志,“不為良相,必為良醫”。要麼,就做一個有名的良相,可以救國家、救世界。范仲淹年輕立志,不做宰相就做良醫,因為這兩樣都可以救人救世。
今天放眼望去,會場有一千多人,從聯考擠進醫學之門,你們的目的並非在救人,而是要多賺點錢,這就成了問題。而且今天專攻醫理的非常少,都是學醫技,某一種病,用什麼藥,用什麼方法治療,這個不是醫學,而是醫的技術。好比一個電器壞了,水電工人也會修理,但他不是學電機,更不是電力學專家。譬如我們這裡管照明設備的專家吳先生,照明設備壞了,修好後經過他檢查,我就放心了。要動手修,他往往還不一定比電機工人熟練,電機工人畢竟是個匠。現在學醫的多半學成醫匠,沒有學醫理——醫學的哲學。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瘖啞,攣躄背僂,白癩癲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第六大願是藥師佛十二大願的中心。他說將來成佛時,一切眾生身體下劣的,若能聽到我的名號,便能得毫無缺陷的端正色身。下劣之身,即身體是下等品質,像我也是,身體瘦瘦小小的不壯碩。什麼樣的色身不下劣?佛的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大概幾千年才出一個——佛的相好莊嚴。等而下之,一切眾生的身體,都不圓滿。更可憐的眾生是“諸根不具”,這個世界充滿了這種人。
這一代青年在臺灣二十幾年來,沒有看過苦,更沒有吃過苦。請問臺北市郊有個麻風病院,幾個人去過?你去看看!那就可以看到病苦。殘障病院誰去過?有些學佛的人說不要去管他,那是業障,沒有辦法,這是學佛人講的話?我聽了心裡就打顫,說這個話真是,果報不可思議啊!學佛的有幾個人去照顧這些地方?恐怕有人不服,說有啊!唔!當然有,坐在那裡觀想,玩手印,大慈大悲啊!一切眾生都好啊!自己又不費力氣,隨便觀想一下,實際行為一點都沒有做到,有什麼用?
這個世界上諸根不具的人太多了,諸根不只六根,身體有缺陷的都叫諸根不具,有些人是明缺陷,有些人是暗缺陷。以佛眼來看,在座各位沒有一個人的身體是絕對健康的,毫無缺陷的人才稱得上諸根具足。譬如戴眼鏡是眼根不具,鑲了假牙是口根不具,頭腦不夠聰明是腦根不夠利,不夠利就笨;笨得和某些眾生差不多,只是稍微好一點而已。
諸根不具是這個世界的眾生非常痛苦的事,所以許多醫師,和研究醫藥的人,莫不朝著改善諸根的方向努力。中國讀書人發願立志:“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不做一個救人救世的帝王將相,就做一個能救人病苦的好醫生。這是中國知識份子讀書所發的第一大願。
——《藥師經的濟世觀》
往期·推荐
歡迎點擊閱讀
讓孩子謀生自立的最重要一點
◇電子書下載◇年輕時,我一直帶在身邊的兩部書
《典籍裡的中國》豆瓣9.0,年輕人為什麼愛上傳統文化?“無師自通”的學習奧秘
中國富強歷來不靠外資,為什麼?
我們必須有獨立不倚的澡雪精神,才能挺拔在俗世之中打坐的前三秒
利用認知科學的成果,給人類帶來安詳,是很重要的課題
時光迅速,用在哪裡最好?
現代社會的女性,學會獨立謀生的專長尤其重要
學中醫必須要讀《雷公炮製藥性賦》,再把成方一背,就會看病了!“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是中国读书人的发愿立志
“嫦娥奔月”的傳說,對人類迎接未來太空文明有何深刻啟示?做學問繞不開的入手處
面對未來的「不確定」,不妨試試這個辦法
成大事者必變通
年輕人牢記這一個字,將來會大有前途
商貿不要浮誇的“繁榮”,必須要“居安思危”國防軍備一定要充足,才可以維持國際間的道德與和平
要懂得“吃飯難”的道理中國文化與眾不同的政治哲學思想
中國希望和平共存的世界這一個卦象,同我們目前的國運正相關
苦才是人生?股票、期貨、金融衍生產品...不要玩昏了頭……身修天爵貴無比
真正的政治最高點是四個字,“安居樂業”水災、疫情、地震...人生苦難不斷的根源是什麼?
老子千古不易的密語看相算命靠不住,大丈夫能造命
為誰而讀書
成年人的第一課會賺錢不是本事,會用錢才是真本事
你認不認命
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現代世界局勢的戰爭,歸根究底,是文化思想的戰爭
“美國式民主”的選舉挑剔病
人能做好這六點,就天下太平了中國人的“武德”,全在這四個字
你將來生了病,就用這個辦法對治,你懂了就解脫了
逢凶化吉的“密碼”不要被好壞的名譽所騙,只問自己真正所建立的是什麼
世界的劫運,國家之共業,要靠大家一起修正才能轉化
教化的最高道理,“無師自通”“游心於淡”,使心境永遠是淡泊的
現在的世界政治形勢,就是春秋戰國的放大
美國文化不是人文文化的指標這一刻開始,中國已經可以平視這個世界
中華民族為何歷經磨難而永遠打不垮?只有一個原因
我從不跟著時代走做人做事守本分,窮人不必擺闊,有錢也不必裝窮
各行各業的人有個通病,問到前途方向卻很茫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by/19174.html
- 上一篇文章: 维纳斯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解剖她未知商店
- 下一篇文章: 养生为什么有人动不动就一身汗,有人却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