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十六位杰出女性素材内含申论考前



十六位杰出女性

01

张桂梅——七一勋章获得者

张桂梅扎根贫困地区40余年,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她拖着病体忘我工作,布满膏药的手让人心疼。

02

王亚平——中国女性太空行走第一人

年,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年,她成为中国首位进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空间站任务中出舱是重大负荷的活动。对于男女等力量的差异,她说缩小差距就是练。

03

华春莹——最美外交官

从没有名声到举国皆和,华春莹用了九年的努力让大众慢慢的认识她。他睿智亲和,刚柔并济,在不见硝烟的和平年代,她的唇枪舌战常常打的对手措不及防,她用优美的姿态,犀利的语言,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

04

郎平——中国女排教练

郎平冒着“一世英名可能毁于一旦”的风险,两次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期,主动接下了中国女排主帅这个“星球上压力最大的职业”,率中国女排重返世界之巅,她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她拦击困难、挫折和病情,把拼搏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她点燃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

05

陈薇——“硬核”抗疫女将军

陈薇是中国的世界级生化武器防御专家,在非典之中立下显赫功劳,救人无数的抗击非典的杰出科学家之一,也被誉为“埃博拉的终结者”。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陈薇便带领自己的团队深入疫区,夜以继日的研发新冠肺炎病毒疫苗,为疫情防控做出重大贡献,为人民构筑起一道生物安全防护的坚盾。

06

李兰娟——传染病学科女院士

从农村赤脚医生到工程院院士,她始终心系自性,悬壶济世。古稀年龄,本该姬养天年,可她仍奋斗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像个冲锋陷阵的战士一般,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就为了和病毒做抗争,为疫情中挣扎的病人多争取一些时间,赶快研发出治疗的药物。

07

屠呦呦——中国药学家

从三十多岁就献身青蒿素研究,在漫长的五十年屠呦呦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投入到科学研究,不在乎光鲜的头衔,更在意科学造福人类。年她因发现青蒿素,为世界带来一种全新的抗虐药,廉价而高效挽救了全球无数人的生命,获得诺贝尔奖。

08

李恒英——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

年,37岁的李恒英,放弃了国外优渥的生活,只身一人回到了祖国。在这之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她每一天都在忘我的工作,硬生生把一个个与世隔绝的麻风寨变成了幸福村。从37岁到岁为了实现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她奋斗了半个多世纪。

09

樊锦诗——敦煌的女儿

择一事,终一生,樊锦诗从北京大学毕业后,扎根戈壁沙漠40多年左右,在非常艰苦工作生活中克服了各种困难,潜心于敦煌石窟的考古研究,为敦煌莫高窟这一人类宝贵的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10

刘翠青——里约、东京两届残奥会冠军

东京残奥会上,有视力障碍的刘翠青获得两枚金牌。在备战东京残奥会过程中,刘翠青的坐骨遭遇了伤病,她选择了咬牙坚持。她说“只要心中有梦,就要坚持不放弃”。

11

杨倩——东京奥运会中国首金得主

东京奥运会上,00后杨倩在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中,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奥运首金,随后又与队友一起获得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金牌。赛后她说“金牌是送给祖国最好的礼物.”

12

章静云——许昌舰导弹操作手

年,许昌舰护送一批商船途中遭遇“海盗团”,22岁的章静云第一次手持武器直面海盗。她经历这样的海盗风波不止一次,每闯过一关后都会收获满满感动和自豪。

13

鲍硕——天文一号任务北京调度

鲍硕出生于年,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组建四十年来第一位女调度。天文一号成功着陆火星时,她保持稳定的语速准确的发出一条条指令,一次轨道控制任务大概能有上百句调度用语,她都熟练背诵。正如她所说:“我觉得监视天问的状态,比睡觉更重要。”

14

周承钰——“航天花木兰”

年生的周承钰,在娥五号探测器发射任务中,担任火箭连接器系统指挥员,是文昌发射场最年轻的女指挥,她小小的身躯里集聚着巨大力量,勇敢尝试、突破自我。成为人们心中真正的“火箭少女”、“航天花木兰”

15

邓迎香——“当代女愚公”

邓迎香做为麻怀村的党支部书记,她积极改变家乡贫困,落后面貌,不等不靠、敢闯敢干、艰苦奋斗,带领村民发扬“愚公精神”。锲而不舍、战天斗地,在悬崖峭壁上硬生生凿出一条“麻怀出路”也因此被誉为“女愚公”。

16

支月英——最美乡村教师

19岁的支月英远离家乡,不顾家人反对,到条件艰苦的山区支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她用自身行动践行者初心和使命,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申论专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by/20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