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需要记得大使命
白癜风诚信单位 http://pf.39.net/bdfyy/zqbdf/180415/6169106.html
今天我们宝宝团契给孩子们要分享的主题是——大使命。
如何向三四岁的宝宝们讲说这个真理实在是头疼的事,因为活动既要深刻,又要有趣,还要可实践。
不得不说,我们的家长们都非常用心。我们有弟兄设计了两个活动:
一个是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福音,
另一个是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分享福音。
昨晚,我们在书架上找到一个很不错的桥梁。这是一个绘本故事《冬瓜奶奶有法宝》,故事讲的是一个宣J士的妻子孙理莲的故事。
她跟着丈夫从美国来到台湾,立志为中国人奉献自己的青春。她说:“让我们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因为我们的一生只有一次。
她盖了一间间的教堂、书院、育幼院。
在台湾各地成立儿童之家、爱心育幼院、残障之家、原住民花莲育幼院、澎湖育幼院及少年之家,帮助及培育无数儿童。
为了帮助麻风病患,她成立安乐之家、工艺所、男生女生之家。在台湾各地设立诊所、产院,免费服务偏远地区病患,救活了好多新生命。
为了帮助病患就业,陆续成立男子习艺所及女子习艺所。为了训练更多人才,除了设计伦理学校,还开班训练幼稚园老师。
为了顾及孩童的营养,她设置牛奶供应站二十四处,受惠儿童达六千名。
其他事工还包括分发救济衣服、面粉、地震的救济、寡妇家庭补助、盲人事工、监狱传道等等。
很多时候,我们这些大人总喜欢把大使命挂在嘴上,却很少真正地去实践大使命的教导。
真正的大使命不仅是口头的,还需要用心的经营和有爱的服侍。就像冬瓜奶奶和早年很多来到中国的外国弟兄姊妹,他们的服侍是带着爱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用生命传播爱、分享爱。
如果我们的教育中连孩子如何去爱他人都没有教导,何谈使命?何谈奉献?何谈舍己?
我也总是提醒麦子和自己,让我们的宝宝团契和家庭教育中少一些说教,多一些实践。
所以我们一直希望让我们的宝宝团契的课堂不仅在教室,而是可以让孩子们走入人群,走进孤儿院,走近环卫工人的身边,去与人分享,才能体会“爱”的意义,也能操练“传”的能力。
我们为这些孩子们花费了很多心思,正在为他们筹备少儿合唱团、科学课、美术课、希伯来语课、亲子游……
我们总是想把尽可能好的一些资源塞给孩子。固然好,但上面所有的一切都是很好的媒介而非主体,偏离了本质,上面这些就只剩花里胡哨的活动,失去了所有意义。
回到绘本,冬瓜奶奶这本绘本主要要表达其实不是冬瓜奶奶有多伟大,而是呼召她的那一位有多伟大。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信心的交托和行动。
书中有这么一段对话:
冬瓜奶奶看见许多病人没有钱治病,医院。
“你很有钱吗?”我好奇地问。
“没有。”冬瓜奶奶说,“不过,我有法宝!”
冬瓜奶奶从柜子里拿出好多信封。
“这些信就是你的法宝,只要写信就有钱?”我问。
“写信只是募款的方法,不是我的法宝。”
“那你的法宝到底是什么?”我越来越好奇。
冬瓜奶奶从口袋抓出一把东西,
然后打开手心:“这些芥菜种子就是我的法宝。”
“啥?”我吓了一大跳。
“YESU说过信心就像芥菜种子。
只要有信心,事情一定会成功的。”
《冬瓜奶奶有法宝》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陌生,科技越来越发达,人心却越来越冷漠。
我们的孩子是疫情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习惯了口罩、核酸,习惯了人与人之间拉开的距离,习惯了电子产品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虚拟和现实有时候于他们并没有太清晰的界限。
他们的世界中,好像越来越不喜欢真实的社交,真正的友谊,真理的团契。
大使命于他们也许仍然还是陌生的,而我们的教育就是提醒他们:我们要用信心、爱心和盼望去遵循那个最大的使命,直到那日的来临。
大麦哥哥如果你也有娃要养,请不要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by/20492.html
- 上一篇文章: 学习防疫抗灾法规提高遵法守法素养新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