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将选拔大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甘肃免疫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甘肃省将选拔大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年,我省统筹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三个基层服务项目,选拔大学生到基层上岗就业。这是记者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的。

据了解,今年选拔到基层服务的三个项目中,计划选拔招募名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等服务(其中支医岗位选拔招募指标单列),服务期为2年;将在72个县(市、区)实施“特岗计划”,计划招聘“特岗计划”教师名(含年已签约农村学校教育硕士92名),聘期3年;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方案将于近期公布。

选拔招募的“三支一扶”人员在岗服务期间给予每人每月元的生活补贴,在岗服务满6个月以上的给予元一次性安家费补贴(生活补贴、一次性安家费补贴标准待调标后将按规定补发)。特岗教师享受《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由实施县(市、区)按照国家规定落实好特岗教师的工资与补助发放、周转宿舍安排等工作,切实解决其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确保聘任期间的特岗教师在绩效奖励、生活补助、社会保障待遇、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年度考核等方面与当地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对待。(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文洁)

甘肃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

预防病种扩大至12种覆盖全省适龄儿童

4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记者近日从省疾控中心获悉,自国家免疫规划实施以来,我省由最初的“4苗防6病”增加到“11苗防12病”,由最初的“走村入户接种”到“规范化、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5年来,全省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每年度完成近万剂次疫苗接种,并实现全省适龄儿童全覆盖,全省疫苗可预防疾病发生率显著下降,白喉病已连续多年无病例报告,全省连续25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病例报告。

按照国家部署,我省启动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在原有的预防脊灰、麻疹、结核、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乙肝等疾病的基础上,增加了预防流脑、乙脑、甲肝、风疹、腮腺炎等主要传染性疾病。相关的疫苗全部为适龄儿童免费接种。

我省预防接种服务能力也不断提升,由最初的“入户接种、纸质登记”发展到现在的“集中接种、信息数字化管理”模式。目前,甘肃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已覆盖省、市、县、乡四级,实现了一类疫苗线上流通全程追溯的动态管理和全程冷链温度监测。同时,利用健康甘肃APP等平台实现疫苗接种查询、健康知识推送等功能。目前全省共有4类个预防接种单位,部门接种单位已实现了数字化管理,所有流程都实时显示在电子屏上,孩子的接种进行到了哪个环节,家长一目了然。(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宜秀萍)

链接

在我国,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麻风二联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按照国家规定,孩子出生后1个月内,就要建立预防接种证,并要长期保存。给孩子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办理出国留学移民等,都要检查预防接种证。还有,一定要到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合格资质的接种单位去接种疫苗。

来源:甘肃日报

编辑:高丽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by/21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