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进麻风病里的医生北京日报客户端
李从悠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2/原文刊发于-07-10《北京日报》第4版原标题:“钻”进麻风病里的医生——记麻风病专家李桓英她,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的高材生,先留学美国,后又任职于世界卫生组织,却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国投身医疗事业50载。她,为攻克麻风病这一医学难关,足迹遍及云贵川边远山区,多次遇险,信念不改。她,为进行麻风病早发现的血清学诊断研究,以88岁高龄再度深入云南……她,医院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桓英。“消除麻风病最大的障碍就是歧视”和李桓英的初次见面,医院热带医学研究所的办公室。在那间约十平方米的小房间里,她正埋头于一堆文章之中。一时间,记者很难把眼前这个衣着朴素的老人与享誉世界的麻风病专家联系在一起。如今,已经年近九旬的她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工作习惯,每天照常办公,处理、计划、深思着消除麻风病的途径。在全世界实施联合化疗15年后,在麻风病高流行的国家或地区,新病人发现数下降缓慢。我国的云、贵、川三省,新病人发现数仍占全国的一半。“当前消除麻风病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害怕和歧视,很多病人虽然心有疑惑,却不肯面对现实,不敢主动就医,贻误了治疗。”李桓英忧心地说,“现在,我国每年仍有多例麻风病新发病例,其中有近30%的人在发现时已经出现了并发症—眼、手或足的残疾。”年4月,热研所麻风室接诊了一位来自河南南部某县的麻风病患者,已累及了腓总神经,影响足部运动,出现了垂足。询问其家族史,怀疑其中仍有患者,科室对其14名家属逐一体查,共发现5名患者。这是一个麻风病高发家庭,因诊治不及时,已有3人出现了勾指,1人垂足。为了争取解除病人疾苦,保护患者免遭歧视,热研所在李桓英的带领下,无条件地接收了这一家五口患者在京两年的免费治疗。这家人来到热研所复诊时,她看到患者的手已溃烂感染,并听说这一家人生活艰难窘迫后,又着急又心疼,当即拿出随身的元钱,同时还将自己的拐杖送给这名垂足残疾者。还不断叮嘱他如何进行自我保护,避免截肢的厄运。她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行动来消除社会对麻风病的歧视,不断向人们呼吁:麻风病是穷病,是可治之症,国家免费提供医疗保证,没有什么可怕的。“确定了人生目标就该走下去”如今,李桓英教授年事已高,虽然不能像年轻时那样常年战斗在防麻第一线,但她仍然坚持每年到有麻风病的村庄进行调研。用她自己的话说,“现在我仍精力充沛,只要我不是基层的累赘,就应为送瘟神而奋斗。”本世纪以来,云南省发现人数又占我国年总发现数的四分之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势山峦起伏,村落分散,对发现工作极为不利。为了促进麻风病的早发现,今年2月6日,88岁高龄的她又亲自率队赴云南,行程多公里,深入现场,与麻防人员一起,挨家挨户说服村民,给村民体检和采血,开展新试验的调查研究。这究竟是李桓英第多少次走进有麻风病的村庄?她自己也数不清了。曾经数次翻车、翻船的遇险经历,对她下乡不是阻力;膝关节膑骨软化手术后需拄拐杖行走的困难,也没能挡住她的脚步。对此,她只是朴实而坚定地说:“人就应该带着目标去学习和工作,确定了人生目标,就该胸有成竹地走下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by/21587.html
- 上一篇文章: 多地已宣布第一波感染高峰已过张文宏将来
- 下一篇文章: 第69个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宝安开展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