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医
中国古代名医
名字
时代
主要贡献
主要著作(现存)
扁鹊
战国
擅长妇、儿、内、外各科,完善中医四诊。
《黄第八十一难经》
医缓
战国
为晋景公治病时提出“病入膏”
医和
战国
为晋平公治病时提出“阴、阳、风、雨、晦、明”六气学说。
淳于意
西汉
记录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25个“病例”收录于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张仲景
东汉
撰写《伤寒杂病论》为中医临床奠定了基础,提出辩证论治,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理法方药临床用药组方原则。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华佗
东汉
创立麻沸散和五禽戏,最早进行外科手术。
《中藏经》
王叔和
西晋
整理《伤寒杂病论》使之得以流传,确立寸口诊脉法,系统总结脉学,归纳24种脉象。
《脉经》
皇甫谧
西晋
系统整理人体腧穴,提出分布划线步穴,阐明针灸操作,总结临床经验。
《黄帝针灸甲乙经》
吴普
西晋
华佗弟子,总结《神农本草经》至魏晋时期民间的用药经验。
《吴普本草》
葛洪
东晋
对于传染病、急症医学、针灸疗法、药物学方面贡献巨大。
《肘后备急方》
《抱朴子》
陶弘景
南朝
按照药物自然分类的方法,注释《神农本草经》使得药物数量增加到种。
《本草经集注》
杨上善
隋代
对《黄帝内经》首次进行全面注释。全书分为30卷,分19类。
《黄帝内经太素》
巢元方
隋代
对病因症候学进行整理总结。全书50卷,分67门,论述种。
《诸病源候论》
王冰
唐代
对《黄帝内经》原书卷篇进行重新编次,补亡续断、注释发挥。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孙思邈
唐代
重视医德教育、总结唐以前医药著作,重视妇儿疾病、丰富发展用药经验、强调综合治疗,积极倡导养生。《备急千金要方》全书分为30卷,分门,载方首。《千金翼方》全书30卷分门,载方余首。
《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王焘
唐代
整理保存了大量古代医学文献、搜集整理推广民间的验方,记载唐以前的医学发明。全书共40卷,门,载方余首。
《外台秘要》
宇妥.元丹贡布
唐
对藏医学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分4部,共章,收房首,载药种。
《四部医典》
苏敬、李勣
唐
完成了我国的第一步国家药典,新增药物至,种新增药物种,配有图。
《新修本草》
陈藏器
唐
增补《新修本草》遗漏的药物》全书10卷3部,收未收之药种。
《本草拾遗》
蔺道人
唐
撰写了最早的骨伤科专著。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昝殷
唐
撰写了现存第一部妇产科专著载方首。
《经效产宝》
刘翰、马志
宋
北宋政府主持校订的本草著作。21卷载药种,新增种。
《开宝本草》
林亿、张洞
宋
校正医书局重新対医术进行校订。21卷载药种,新增药物99种。
《嘉佑本草》
宋
政府组织编写的刻板药物图谱。全书20卷,载药种,新增种,绘图幅。
《本草图经》
王唯一
宋
铸造针灸铜人,写《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新增穴位至个。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宋
政府组织刊行的大型方书,全书卷。
《太平圣惠方》
裴宗元、陈师文
宋
国家颁布的第一部成药专书和配方手册5卷21门载方首。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宋
政府颁布的大规模方书。全书卷,00余首历代处方。
《圣济总录》
唐慎微
宋
全书32卷、收载药物种,新增药物多种。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寇宗奭
宋
全书20卷,收载药物种。
《本草衍义》
沈括、苏轼
宋
全书10卷,分23类,载方首。
《苏沈良方》
成无己
金
引用《内经》、《难经》以经解经注解伤寒论。
《注解伤寒论》
钱乙
宋
专篇论述小儿疾病,创制六味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觉》
宋慈
宋
撰写最早的法医学专著。
《洗冤集录》
庞安时
宋
强调因时制宜,和人体正气对伤寒病的重要作用。
《伤寒总病论》
朱肱
宋
强调辩证与辨病相结合。
《伤寒类证活人书》
许叔微
宋
系统总结伤寒各症候,全书5卷,分为种。
《伤寒百证歌》
韩袛和
宋
全书两卷,强调脉证合参,重视灵活变通。
《伤寒微旨论》
郭雍
宋
引用诸多著作补充伤寒。
《伤寒补亡论》
忽思慧
元
95种“聚珍异馔”54种“诸般汤煎”61种食疗方,25种延年益寿方,食用食物种,附图20幅。
《饮膳正要》
刘完素
金
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可化火。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伤寒标本心法类萃》《黄帝素问宣明方论》《三消论》《素问气机原病式》
张元素
金
创立易水学派,重视脾胃。
《医学启源》《脏腑辩证寒热虚实用药式》
张从正
金
他认为“邪去则正安”善用汗吐下三法。
《儒门事亲》
李皋
金
“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重视脾胃
《脾胃论》
王好古
元
重视伤寒,对其领悟颇深,对伤寒内感阴证进行阐发。
《医垒元戎》《此事难知》《汤液本草》《阴证略例》
朱震亨
元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丹溪心法》
刘文泰
明
明代政府唯一下令编撰的本草,绘图种,载药种,
《本草精品会要》
李时珍
明
按照先进的纲目分类体系,全书载药种,图种,药方个。
《本草纲目》
朱橚
明
全书分为4卷,载药种。
《救荒本草》
兰茂
明
专题总结云南滇池地区及周边地区的民间经验用药。全书3卷,载药种,上卷载药,中卷载药,下卷载药。良方5则,单方,通治门药物16则。
《滇南本草》
王纶
明
依据《神农本草经》阐述本草之意,全书8卷,载药种,分3部。
《本草集要》
吴又可
明
提出戾气学说,第一部传染学著作。
《温疫论》
薛已
明
重视肾中水火与脾胃的关系。
《内科摘要》
张介宾
明
对阴阳、相火、命门做了精辟的论断。
《景岳全书》
虞抟
明
以问答的形式探讨医学源流,坑害承制等医学理论。
《医学正传》
王肯堂
明
是一部明以前医学之大成之作,作者广泛收集历代文献,结合临床经验,历史10年编纂而成。全书分40卷,六科。
《证治准绳》
《外科准绳》
王绮石
明
虚劳有六,先天之因、后天之因、痘疹及病后之因、外感之因、境遇之因、医药之因。“阳虚质证之症统于肾,阴虚之症统于肺。
《理虚元鉴》
薛已
将疮疡分为39种,具体描写了筋溜、血瘤、肉瘤、气瘤、和骨瘤。载方首。
《外科枢要》
《正体类要》
《女科撮药》
汪机
明
“外科必本于内,知乎内以求之外”、“荣气不从,逆于肉内,乃生痈肿,是痈肿有荣气逆于肉理之内而生。
陈实功
明
从疼痛根源诊断外科疾病。
《外科正宗》
沈之问
明
对麻风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防提出了精辟见解。
《解围元薮》
陈司成
明
使用砷剂治疗梅毒。
《霉疮秘录》
异远真人
明
首列损伤辩证,用药总则,损伤病机、诊断预后再按损伤部位分为7门。
《秘传跌打损伤妙方》
万全
明
提出妇科疾病应从肝脾肾立论。
《万氏女科》
薛铠
明
论述小儿养育及多种疾病,附方多首,重视望疹,对于面上证,虎口、三关均与论述。
《保婴撮要》
万全
明
该书以肝、心、脾、肺、肾、论述多种疾病,分析病因病机,列举主方75首。
《幼科发挥》《片玉心书》《育婴家秘》《痘疹心法》《片玉痘疹》
倪伟德
明
主张医者当通习伤寒论,内伤、妇女、小儿治法、应于各科兼精。原书两卷,论及眼病机理及治则共九论,载眼病病方46首,内服方39、外服7首。
《原机启微》
傅仁宇
明
全书记载眼科病症共计种,方剂首,多为傅氏自定方。
《审视瑶函》
汪机
明
该书据《内经》《难经》以问答的形式阐述针灸理论,经络、穴位、九针、手法、及各种病证的针灸治疗。
《针灸对问》
高武
明
晚年研究中医,擅长针灸。对针灸腧穴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亲自制作三具针灸铜人。
《针灸大成》
李时珍
明
对每条奇经循行和主病进行了论述。
《奇经八脉考》
龚廷贤
明
广泛收集前人有关于针灸小儿推拿,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成该书。
《小儿推拿要旨》
周于蕃
明
该书首次记载儿科疹法,重点记述面部五官望诊,首次介绍推拿手法,列有按、摩、掐、揉、推、运、搓、摇八法。
《小儿推拿秘诀》
万全
明
从寡欲、慎动、时法、却疾等几个方面论述。
《养生四要》
冷谦
明
该书论述四时调摄、起居调摄、四季却病、延年益寿、十六段锦、八段锦导功法。
《修龄要旨》
陈继儒
明
论述气功在养生和治病上的作用。
《养生肤语》
陈嘉谟
清
全书13卷,载药种,重点介绍种药物,附图幅,中药材图30幅。
《本草蒙筌》
汪昂
清
收入常用药物种,按照草木、果、谷菜,金石、禽兽、鳞介虫鱼,人部八个部分。
《本草备要》
吴仪洛
清
浏览范氏天一阁藏书,读书广博,阅历精深。重新补修《备要本草》载药种分为11部52类,补充本草纲目未载之药。如西洋参、太子参、燕窝、冬虫夏草。
《本草从新》
徐大椿
清
记载药物重视临床经验,却为经验之谈。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赵学敏
清
查阅古籍多种,《撰成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拾遗》
吴其睿
清
亲历全国各地,对植物留意观察,撰写《植物名实图考》38卷记载植物种,绘图幅。
《植物名实图考》
罗美
清
精选历代名方撰写方论,详细介绍论述》
《古今名医方论》
汪昂
清
该书收录正方首,附方首,均系常用方剂。
《医方集解》
吴仪洛
清
收载古今成方余首。
《成方切用》
赵学敏
清
收载记录民间的用药经验,记载临床各科的疾病,全书载方余首。
《串雅》
叶天士
清
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辩证,为温病学奠定基础。
《温热论》
薛生白
清
重视湿热病,阐明湿热病的病因病机,并对治疗进行论述。
《湿热论》
吴鞠通
清
首创三焦辨证,补充卫气营血辩证的不足。
《温病条辨》
王世雄
清
整理前人有关于温病的著作和相关研究成果。
《温热经纬》
祁坤
清
该书首次介绍外科脓肿切开引流理论原则和理论。
《外科大成》
王维德
清
外证分为阴阳两大类,以阴阳为纲,辨寒热虚实。
《外科证治全生集》
高秉钧
清
以阴阳、寒热、虚实、表里、气血、标本、阐发外科疾病。
《疡科心得》
吴谦
清
全书强调外部固定治疗骨折的重要性,列举腰柱、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
傅青主
清
专篇论述妇科,男科疾病,在妇科疾病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傅青主女科》
吴谦
清
论述常见的妇科疾病,编成七言歌诀。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亟斋居士
清
总结保胎,临产要旨、产后调理対临产及产后诸症进行了详细论述。
《达生篇》
谢玉琼
清
搜集有关麻疹的论治,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
《麻科活人全书》
郑宏纲
清
首论咽喉的结构及生理病理。
《重楼玉钥》
窦氏
清
专篇论述口舌病及咽喉病。
《喉证全科紫珍集》
黄庭镜
清
总结前代眼科成就,结合己见,撰写《眼科大成》三卷将病因分为12类,病变症为81个列举常用方剂81个。
《目经大成》
顾锡
清
以气病论、血病论论述疾病。
《银海指南》
李学川
清
结合临床经验,阐释经学命名含义,考定规范14经的循行和布穴位置。
《针灸逢源》
熊应雄
清
全书总结前人的针灸推拿经验,与儿科疾病诊断方法。
《小儿推拿广意》
张振鋆
清
重视小儿望疹,倡导胸腹按疹法。
《厘正按摩要术》
尤乘
清
师承李中梓,该书阐释饮食起居、四时调摄、调养五脏、病后食疗》
《寿世青编》
曹庭栋
清
论述中国古代养生之法,以及外国的健身之法。
《老老恒言》
华岫云
清
记录叶天士的临床病案9则,分89门。
《临证指南医案》
魏志秀
清
广泛搜集历代多位医家的医案,验案。
《续名医类案》
徐大椿
清
记载妇儿内外各科病症56种,累计91案。
《洄溪医案》
陆以湉
清
收集古代各位医家的医案,及个人临证心得。
《冷庐医话》
程国彭
清
首创八纲辨证,该书门类齐全,通俗易懂,是中医入门必读之书。
《医学心悟》
陈修园
清
采用歌括阐注,对中医普及做出了重大贡献。
《南雅堂医书全集》
吴谦
清
奉御旨编纂医书,全书卷。
《医宗金鉴》
陕西医史博物馆白癜风能不能治疗好常见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zl/6532.html
- 上一篇文章: 特写l30年不穿白大褂,他们却是麻风病患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