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先进典型学习,做时代先锋模范青海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青海省卫计委文件要求,在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弘扬卫生计生职业精神,凝聚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正能量,医院组织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做时代先锋模范”活动。

向先进学习,既是向全国先进典型模范学习,又是向身边的先进典型学习;向先进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热爱祖国、不畏艰苦的崇高精神和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优良作风;向先进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扎根基层、救死扶伤的高尚品德和心系群众、大爱无疆的真情担当;向先进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勇于探索、永不懈怠的优秀品格和诚实守信、向上向善的无私情怀。

一、向全国先进典型模范学习

(一)屠呦呦同志主要事迹

(屠呦呦)

屠呦呦,女,中共党员,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和她的课题组成员筛选了余个中草药方,整理出了种抗疟药方集。他们以鼠疟原虫为模型检测了多种中草药方和多个中草药提取物,在第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的青蒿提取物,并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此后,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屠呦呦又研发出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双氢青蒿素。为了获证青蒿素对人体疟疾的疗效,屠呦呦等人勇敢地在自己身上首先进行试验。屠呦呦已经85岁高龄,她依旧在正常工作,带队科研项目。

(二)万少华同志主要事迹

(万少华)

万少华,男,中共党员,浙江省医院医生。9年3月,万少华牵头组织成立了一支由1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特殊志愿服务团队,为当地在侵华日军细菌战中感染炭疽病菌、长年饱受“烂脚病”折磨的老人提供义务医疗救治,安抚他们身体和心灵的伤痛。万少华带领团队坚持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克服困难、风雨无阻,免费上门为这些烂脚老人医治。近8年来,无论团队的人员如何变动,一茬茬的爱心接力却从未“断档”。他们始终定期为每一位“烂脚病”患者清洗、消毒、换药、包扎,随访了解病情,像亲人一样精心医治和照顾着这些老人。万少华带领团队先后上门换药余人次,发放药品、电话随访2余人次,回收、销毁医疗垃圾1余公斤。年5月,获得中宣部“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三)范天勇同志主要事迹

(范天勇)

范天勇,男,中共党员,生前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年7月17日,在率队援藏途中因公殉职。他医术精湛,情系藏区,年,主动申请援藏,医院援助工作3个月。医院工作后,努力拓展医疗援藏新模式,医院制定发展规划、优化管理流程、培养所需人才,医院及藏区干部群众的赞誉,是藏族人民心中的好门巴。他把一生奉献给了医疗事业,用无私大爱为支援民族地区医疗事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四川省人民政府评定范天勇同志为烈士,中共四川省委追授范天勇同志“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四川省委组织部、省委统战部、省人社厅追授范天勇同志为“四川省对口援藏工作先进个人”。

(四)姚尚龙同志主要事迹

(姚尚龙)

姚尚龙,男,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麻醉学教研室主任、麻醉科主任,医院副院长。1年起,在他的倡导下,医院针对贫困先心病患儿发起了“心系农村、情暖农民”医疗费减免活动。年以来,60多岁的他每年至少两次亲赴新疆对口支援,带领医务人员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医院开展医疗新技术,提升当地医疗水平。在身患癌症,经历过头、颈、肾多部位手术的情况下,他依旧热心医疗公益、对口帮扶工作,被大家亲切地誉为“医疗扶贫专家”。年10月12日,获得“中国消除贫困感动奖”。

(五)郭璐萍同志主要事迹

(郭璐萍)

郭璐萍,女,江西省新余市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年4月,主动请缨参加江西省第21批援突尼斯医疗队。援非期间,她以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大爱情怀,救治了众多险、急、重症妇婴,赢得了当地民众的信任,和当地民众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展示了中国援非医生的良好形象。年1月,郭璐萍回国探亲后被确诊为乳腺癌中晚期,身患重病的她,仍然牵挂着非洲的患者,渴望早日重返非洲工作岗位。郭璐萍胸怀国际人道主义,肩负白衣战士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用平凡而又高尚的行为,演绎出一曲国际医疗援助的大爱之歌。年5月3日,郭璐萍同志获得第19届“江西青年五四奖章”。

(六)中国援非抗击埃博拉队伍主要事迹

(援非抗击埃博拉队伍)

年3月,西非埃博拉疫情暴发后,中国政府第一时间成建制组派军地医疗卫生队伍万里驰援西非疫区。应疫区国请求,及时向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几内亚疫区3国及周边7国派出多批次累计近1名医疗卫生人员,在疫区现场开展实验室检测、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留观和诊治、公共卫生师资培训,为疫区国检测埃博拉出血热样本近份,留观诊疗相关病例余例,培训当地医疗护理人员和社区防控骨干余人。中国援非抗击埃博拉队伍的军地医务人员远渡重洋,无私无畏,坚守岗位,奋斗在疫区一线,发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与当地民众共同奋斗,与疫区人民日夜相伴,真实体现“患难见真情”的中非友谊,全面诠释了负责任大国形象。年11月,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工作表彰大会上,共有位先进个人和60个先进集体受到表彰。

(七)徐克成同志主要事迹

(徐克成)

徐克成,男,中共党员,医院院长。他多年来视病人为亲人,竭尽全力为患者服务,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医风先后免费帮扶救治了多名贫困患者,减免和资助医疗费用达余万元。他坚持“科技兴院、诚信立院、博爱办院”的理念,带领医疗队伍先后救治病人遍及70个国家和地区,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和赞誉。在罹患肝癌后,他仍坚持奋战在工作岗位,带领团队有效治疗了万余名癌症患者。近年来,他先后获得“白求恩奖章”、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广东省创先争优“南粤先锋”优秀共产党员、年度“感动广东”十大人物、第四届“广东省道德模范”、广东省“岭南奖章”等多项荣誉。年5月,获得中宣部“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八)贾立群同志主要事迹

(贾立群)

贾立群,男,中共党员,医院超声科主任。从医36年来,他始终坚守在门诊一线,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接诊量达30多万人次,无一漏诊误诊;确诊7万多疑难病例,挽救了多个急危重症患儿的生命。为减少患儿等候时间,他信守“24小时随叫随到”的承诺,时常顾不上吃午饭;他带领团队改革创新,将预约时间从2个月缩短为2天,将部分患儿的住院手术诊治改进为门诊微创诊治,减少医疗费用。他多年来缝死白大褂兜口,谢绝患儿家长各种形式的馈赠。他的医术、医德、医风深受患儿家长和业内同行的信赖和肯定。先后获得“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首都十大健康卫士”、“北京市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年“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等多项荣誉。年7月,获得中宣部“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九)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医疗队主要事迹

(上柏住院部医疗队)

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是我国最早的麻风病院之一,承担着麻风休养员和现症病人医疗、康复与救治任务,长期收治着不同程度残疾的麻风休养员。住院部医疗队是一支以70、80后年轻人为主体的医疗团队,他们继承和发扬麻风病防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献身麻风病防治事业,长期坚守在偏僻、封闭、艰苦的“中国麻风第一村”,在山坳里砥砺理想信念,谱写“出彩人生”的华章。先后获得“国家级青年文明号”、“马海德奖”、“第42届南丁格尔奖章”、最美浙江人——年度浙江骄傲人物、“最美天使”十大感动事例等荣誉称号。年3月24日,中共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开展向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医疗队学习活动的决定》。年3月,获得中宣部“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二、身边的故事更感人

(一)全国三八红旗手王玉梅

(王玉梅)

王玉梅是医院血透室的一名普通医师。有一天,她把一位患者背到病床上后独自纳闷:既然老人未患痛风病且没受外伤,却为何不能脚着地呢?于是,她脱了老人的鞋袜,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乳茧长到肉里面了。她这才松了一口气,给老人端了一盆热水。脚泡了三天后,王玉梅亲自操刀,将其修复。翌日,老人下地走路,逢人便说:“这个王大夫比亲女儿还要好。”

有一次,一位急诊病人在深夜三点做透析治疗。王玉梅医院,值勤巡警当场训诫:“你一个女士黑天半夜在大街上走,不危险吗?”得知原委后,深受感动的民医院。8年11月份的一天早晨,王玉梅依旧急匆匆赶路上班时不慎造成右腿髌骨线形骨折,并且韧带拉伤。但她一想到血透室医务人手紧张,就忍着剧痛义无反顾地走进了她心爱的工作岗位。

从医二十多年来,王玉梅始终把“廉洁行医”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从未接受过一个“红包”。她认为:“作为一名医生,再苦再类都是份内事,患者的信任是对我最大的奖赏,患者的康复是我最大的幸福!”。她常说:“我的汗水能换来病人的笑容,我的劳累能换来他们的健康,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是的,医务工作是一项充满爱心的事业,尤其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二十多年里。王玉梅严于律己,敬业爱岗,一心为公,善待病人,因此被大家亲切地称之为“最美的白衣天使”。

(二)向三八红旗手致敬

1.用奉献丈量患者生命

(第二排左六:潘贤英)

潘贤英把“做一个有良心的医生”作为自己行医的座右铭,视病人如亲人,千方百计地替病人考虑,可以不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就尽量不开药物,同样疗效的药物有口服的不用静脉的,有价位低的绝不选用贵的。她不仅从不接受病人的吃请或"红包",反而在病人经济困难时主动给予帮助。2年前一个18岁的农村女孩诊断为鼻咽癌,由于家里经济条件困难,其母亲哭着决定放弃为她治疗。考虑到鼻咽癌放射治疗效果好,为一类可治愈的疾病,且患者年龄这么轻,放弃治疗实在可惜。她毫不犹豫的为患者垫付元钱作为治疗费用,在她的精心治疗下,该女孩获得了完全治愈。

他常常告诫科室医护人员:“要真正实现‘高新技术’与‘人文关怀’的有机融合,关键在于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科技素养和人文修养的同步提升。她就是这样一位脚踏实地,在医学领域不断求索,默默奉献的一位医者,她始终不渝地为白衣天使操守着职业道德底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医生的历史使命及深刻内涵。作为一名肿瘤科医生虽无起死回生术,素报活人济世心,她用自己的奉献丈量着患者生命的长度。

2.脚踏实地,无私奉献

(骆春兰)

骆春兰从事护理工作二十七年来,她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把病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她以身作则,带头为病人端屎倒尿,洗脸洗脚,擦洗身子,翻身拍背,甚至在没有卫生员的情况下,主动打扫卫生。

记得有一次,大家都换好衣服准备下班,ICU推进来一名被火车撞伤的“三无”病人,伤情较重,骆春兰立即换上工作服投入到抢救工作中,患者是街边的流浪汉,智力障碍,身上污秽不堪,而且满是虱子,骆春兰立即带领护士们协助医生剃光了头发,换下脏衣服,打来热水,拿出毛巾为患者擦拭一遍又一遍,清洗后换上干净的患服,看着前后判若两人的病人,她打趣地说“没看出来你还是一个帅小伙呢”,顿时大家的疲惫感在一片笑声中消失全无。

年底,在单位体检中,她被查出可疑甲状腺肿瘤,做完手术不到一个月她就又回到了工作岗位,消息传开后,同事都为她担心,院长让她在家休息,都被她拒绝了,她说“我的身体情况我知道”,其实护士们都知道她心里牵挂着“5.12”护士节活动。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不论是在临床还是在护理部,骆春兰都把护理工作视为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脚踏实地,无私奉献,从不叫苦叫累,拈轻怕重,为中青年护士树立了榜样。

(三)光彩天使袁红

(袁红)

袁红,医院副主任护师、肿瘤内科三病区护士长、专科系统科护士长。“我有一个梦想。我期待我的微笑,是您伤痛中一缕温暖的眼光;我愿意我的汗水,是您康复中一滴渴求的甘露;我希望我的关爱,是您重返社会的坚定信念。”是她的朴素而真诚的梦想。

记得七年前的一天,一位年近七十的老大爷,因为新来的护士一针没扎进血管,发起脾气吼道:“我不要你扎针,我要找袁护士长,你让她来!”护士犯难了,现在已经夜间11点过了,护士长刚加完班才走了一会儿,她家中上有七十多的老人,下有今年要参加中考的孩子,现在叫她合适吗?但病人的诉求就是命令,怀着忐忑的心情,小李还是拨通了袁护士长的电话,说明了情况。十几分钟后,袁红出现在了急诊留观室,给老人输上了液。待老人安静的睡着后,医院。

袁红同志就是这样一个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行动,坚定不移的迈向自己的梦想!

(四)最美天使张启敏

(张启敏)

10月18日下午,干部保健科8床患者李春祥因便秘不能自行排便,责任护士张启敏得知该患者4天未排便,并且灌肠效果不明显时,静静地走近患者,徒手为患者掏出干结的粪便,解除患者的痛苦。

事后干部保健科患者84岁的李大爷用颤抖着声音说:“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感谢我们的护士”。患者的女儿陪在患者身边说:“我都没给我爸掏过……”。

张启敏却说:“这是我们经常做的事情,我不止给李大爷做过,我还给其他许许多多的患者做过,这些事情对于我们护士说太平常,太普通,每一个医护人员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都会这么做”。

干部保健科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患者,对于护士们来说,患者都是爷爷奶奶辈的,对于这样再普通不过的医疗护理,护士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没什么”。正是这种深入骨髓却感觉稀疏平常的行为才是最感人至深的,在关键时刻彰显护理本色,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视患为亲,真正体现了白衣天使的大公无私与无微不至的情怀。

学习先进,凝聚力量。作为新时期卫生计生工作者的优秀代表,这些先进个人和先进群体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发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为卫生计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行业树立了典范,是我院干部职工学习的榜样。

:综合办

:薄莹莹

:祁增潇

赞赏

长按







































治疗白殿疯点北京中科
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zl/7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