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预防接种日,疾控专家提醒腮腺炎疫苗打



海南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376.html

年4月25日为我国第34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儿童预防接种日主题是“及时接种疫苗,共筑健康屏障”。发挥疫苗在阻断传染病传播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屏障”作用,儿童家庭成员和照顾者需要注意哪些事项?贵州台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贵阳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高岚。

高岚介绍,目前,贵阳市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均在90%以上,部分疫苗甚至超过98%,建立了有效的免疫屏障,阻断了传染病在儿童中流行。

高岚表示,相比城市和农村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目前贵阳市城乡结合部的接种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她呼吁流动人口家庭成员带上小孩定期到居住地附近的接种门诊让小孩及时接种疫苗。

“贵阳市的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比较聚集的地方,部分外来人群对疫苗作用认识不够,不愿意去接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加大宣传,同时也和社区网格员、妇保员建立联系,对辖区的流动儿童进行摸底,尽可能让每个儿童都及时接种上。居住在哪个辖区,家长就可以带着小孩到附近的社区预防接种门诊或者是乡镇卫生院的接种门诊去接种,享受和常住居民一样的待遇。”

据了解,贵阳市为儿童预防接种疫苗分为两大类: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免疫规划疫苗免费向居民提供,共11种(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白破二联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是由居民知情、自费、自愿接种。

高岚表示,虽然非免疫规划疫苗是在知情、自愿基础上交费接种,但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容易流行传染病,在流行病高发季节,也建议儿童在流行前进行接种。贵阳市在这方面有过深刻教训。年,流行性腮腺炎在贵阳市学校和托幼机构学生中发生聚集性病例,导致部分幼儿园、小学采取停课措施。

“大多数儿童在一岁半左右已接种一剂免疫规划疫苗内的麻腮风疫苗,而第二剂的接种,目前我省还未纳入免疫规划疫苗。”高岚说,“现在很多研究都发现,腮腺炎疫苗一剂的保护率不高,第一年后只有70%左右。到儿童入学入托年龄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保护性了,要2剂才能达到更好地保护。因此,年腮腺炎疫苗纳入入学入托建议接种的疫苗。疫苗接种率上来了,年,贵阳市腮腺炎的发病率大幅下降。”

实践证明,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最经济、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高岚建议,“准备接种前一天给宝宝洗澡,当天最好穿清洁宽松的衣服,便于医生施种。带上接种证,以便医生登记接种信息。”

高岚说,带小孩接种前,要注意孩子近几天有无发热、腹泻、咳嗽、惊厥等症状,如果孩子有以上症状或者患有心脏、肝脏、肾脏等器质性疾病的,接种前务必要告知医生,能否接种需根据病情进行判断,准确提供宝宝出生的情况以及既往病史。

“接种完后也要注意,2—3天内不要做过于剧烈的运动;也尽量不要吃平时很少吃的东西,特别是海鲜、芒果等容易引发过敏的食物。”高岚说。

部分儿童,在不能及时接种的情况下,高岚建议,不妨家庭成员及照顾者进行接种,为儿童筑起健康屏障。

“我们有个理念,比如说流感疫苗,它最早接种年龄是6个月。6个月以内的宝宝接触的多是家庭成员,家庭成员不把病毒带进来,孩子就不会感染,提倡家庭成员接种,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保护。此外,还建议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医院查乙肝抗体和感染情况,如果没有感染,又没有抗体,建议接种乙肝疫苗。”

据了解,目前贵阳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均设有留观室。刚接种完的人群,医务人员都会提醒观察半小时再离开,以避免因接种疫苗后产生急性过敏性休克。高岚介绍,目前仍有部分人群未遵从医嘱,还是建议带儿童接种完半小时后再离开。

“疫苗引发的急性过敏性休克发生率很低,有些接种门诊10多年都没发生过一次。但是如果发生了,90%以上的急性过敏性休克是在接种后的半个小时之内发生的。所以家长在儿童接种完后不要急于离开,休息30分钟,万一发生过敏性休克反应,就能够及时抢救。抢救及时是没问题的,也没有什么后遗症。”

提示!有下列症状的小朋友不适合接种疫苗:

1.传染病恢复期,或者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未过检疫期的儿童不宜打预防针。此时孩子的免疫力可能比较低,若此时打预防针容易使孩子发生不良反应,有时会让孩子病情加重。

2.感冒、发热的时候不能打预防针。此时若打预防针会使体温升高,诱发或加重疾病。

3.患哮喘、湿疹、荨麻疹的孩子和有过敏性体质的孩子不宜打预防针。这类孩子打预防针后容易发生过敏反应。有些致敏性较强的预防针(如麻疹活疫苗或白百破混合制剂等)会导致孩子过敏。

4.有癫痫和惊厥史的孩子不宜打预防针。这类孩子如果打预防针,尤其是打乙脑或百白破混合制剂,可能会发生晕厥、抽风和休克的危险;有严重佝偻病的孩子不宜用小儿麻痹糖丸疫苗。

5.患急、慢性肾脏病、活动性肺结核、严重心脏病、化脓性皮肤病等。

6.预防接种期间,若孩子不舒服,有呕吐、腹泻和咳嗽等症状时,在征得医生的同意后可暂时不打预防针,待症状好转后再补打。

7.近一个月内注射丙种球蛋白者也不宜接种疫苗。等疾病恢复正常后即可进行常规接种。如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免疫缺陷则不能进行预防接种。

8.皮肤患病如宝宝的接种部位有严重的皮炎、化脓性皮肤病,则应在治愈后再行接种。

9.对鸡蛋过敏的宝宝都不宜接种流感疫苗。

10.如宝宝的大便比平时增多,即出现腹泻时也不宜口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

11.肛周脓肿大多是由于全身抵抗力下降感染细菌引起。因此有肛周脓肿的宝宝不能接种口服脊灰疫苗和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其它减毒活疫苗也要慎重。

来源:动静贵州、贵阳市疾控中心健教宣传组

编辑:徐州、郑文杰

审稿:李娜、袁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zz/20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