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龙舌劫阿六说广西



1古人云:古沟莫乱改,新沟宜慎开。兴许有几分道理。在弄甲屯民间,流传着“世上有三百六十个弄,不够就拿弄甲与弄楼凑数”的说法。“弄”有“闭塞落后村寨”的意思,每当村民们听到这句略带侮辱性的话以及它背后的故事时,无不义愤填膺。一来抱怨先辈愚昧,二来愤恨说谎的风水先生。弄甲屯,原本叫龙甲屯,在世代流传下来的故事中,它曾经富甲一方、远近闻名。遗憾的是,那个光鲜亮丽的龙甲屯竟然毁在一个风水先生的一句谎话里。“左青龙,右青龙,中青龙。”这是从高处俯瞰弄甲屯的印象。在弄甲屯的村前和村后,分别有两条绵长的山脉环抱,山势起伏,状如飞龙,村前有一条小河蜿蜒淌过。三龙环抱,按照风水先生的说法,必是人杰地灵、富贵云集之地。令人感到尴尬的是,弄甲屯近两百户人家的大村庄,至今走出来的大学生没几个,说到富裕人家,更是远远落后于附近村庄。更令人难堪的是,弄甲屯还是一座内部不团结的村庄。屯内三个村民小组之间会相互抢夺田地和牛场,人心不合,人力不集,自然办不成大事。至今,进村的公路还是沙路,而别的村庄早就铺了水泥。村民仍然挖井汲水,而别的村庄早就喝上自来水。就连高压电,跟附近几座村庄相比,也是通得最晚的。近年来,弄甲屯青壮年人抛田弃地,南下广东打工,不少人家赚钱盖起了楼房,买了汽车。但在光鲜的背后,也有一些人心术不正,云游江湖干起打家劫舍的勾当,最终身陷囹圄。2其实,有几百年历史的弄甲屯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地方。从南方的山口进入弄甲屯,进村前看见一个断崖横亘,中间有小溪穿流而过。断崖的右边立着一座庙堂,周遭老树婆娑,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断崖的左边伸展着一座小丘,宛如舌尖。从远处看,这个断崖状如舌头,古称龙舌。两边怪石嶙峋,青藤环绕。听村里的老人讲,很久以前,龙舌是完好的,小河并非穿崖而过。那些年里,小河水量充沛,在龙舌的阻挡下绕了一个大弯,水漫过舌尖,形成深潭碧渊,最后在南面山口倾泻而出,形成一个小瀑布。那些年里,弄甲屯民风淳朴,村民富庶,人才辈出。一天,一个风水先生云游至此,有感于村庄一派太平盛世,便居住下来,舍不得离去。奈何,风水先生久居异乡仍是客。临行前,他对村长进谗言:“如果把龙舌打掉,让小河从中穿过,村庄将更加富庶。”村长不知是诈,果真发动村民挖山断石。深潭碧渊很快就没了,据说那几天河流变红,仿佛血水。村长惊慌之下,赶紧请来另一位风水先生拿捏龙脉。风水先生站在河岸,望着如血的流水,大骂村民愚昧:“你们听信谗言,居然挖断龙舌,如今舌断龙亡,村庄灾祸临头矣!”不久,村民果然染上红眼病、麻风和天花等疾病,牲畜也被殃及,死伤无数。龙甲屯从此日渐凋敝,地不灵,人不杰。眼看村庄毁在自己手中,村长悔恨难当。村长在投河自尽前,立言将村名由“龙甲屯”改为“弄甲屯”,以谢后世人。3龙甲屯由盛转衰,据说源于一起土地纷争和一场神秘的阴谋。原来,在龙甲屯的下方有一座村庄叫普关屯,两村实力旗鼓相当。两位村长当众称兄道弟,背地里却相互较劲,恨不能将对方踩在脚底为快。一年,龙甲屯和普关屯因为争抢土地和牛场起了纠纷,彼此都说有争议的田地和牛场是自己的。那个时代,土地就是命根子,人们吃的是地里长的庄稼,穿的是地里长的棉花。双方互不相让,争斗愈演愈烈,最后打起了群架,惊动了官府。乡里便派员入村调查,普关屯当场拿出相关纸质材料证明,而龙甲屯空口无凭。好在乡里给个期限让双方搜集证明材料,说一个月后依证明划定土地归属。龙甲屯人束手无策,哀叹四起。就在这时,村长突然想到村里人李竟在县衙当差,便想通过权力了断纠纷。“静一静!”村长说,“大家在这里叹破嗓子也没用,到时还得将土地拱手送人。”“普关屯人休想夺走龙甲屯的土地,我们就算打也要打回来!”村民民意汹涌。村长:“糊涂!官府的人你们也敢打吗?都活腻了?土地当然要拿,不过要智取!”众人赶紧请村长发表高见,村长便说出借助李竟权力办事的想法。村民称赞村长有远见,还说李竟一定会出手相助,催促村长立即进城。村长找到李竟,待他酒足饭饱后,说明了来意,“就这事啊?好办!我作为龙甲屯的儿子,吃着村里的米,喝着村里的水长大,自然想保住祖宗的每一寸土地。”李竟拍着胸脯说,“不过,这印鉴不是谁都能拿的,得花点银子打通关系。”村长:“银两?要多少?”李竟:“你回家让老乡们凑凑吧,数目尽量好看点,毕竟有钱好办事!”两天后,村长回到村里,说明了李竟的意思。村民听了,纷纷捐献银两,又催促村长进城送银子。李竟拿到银两,上下疏通关系,很快拿到了印鉴,在一张临时起草的村志上盖了印章,说明存在争议的土地很早以前就属于龙甲屯。李竟不放心,又给乡官写了一封急信,让村长带回,等到乡官下村调解时呈上。李竟在信上说家乡土地有纠纷,望乡官能多多关照。官大一级压死人。凭着盖有官府印鉴的村志和乡官的通融,那片有争议的土地和牛场最终被划给龙甲屯。乡官还告诫普关屯人今后不得造次,否则严惩不贷。4判决书下达后,普关屯人越想越不服气:一个月之前,龙甲屯人还拿不出半张证明材料,怎么突然就拿到盖了官府印鉴的村志呢?“这其中必有蹊跷!”普关屯的村长道,“不行,我们村不能认怂,得像办法讨回公道!”他召集村民开会,说了自己的意见。村民听了,群情激奋,说要上告到官府,要求改判。“改判?不可能的事!”村长幽幽道,“龙甲屯人既然能拿到官府印鉴,自然是朝中有人,我们拿什么跟人家斗?”村民:“只要能把土地抢回来,我们也愿意掏钱找人!”村长:“这种事第一次好办,第二次就不好使了,再说有钱我们可以通过别的法子解决纷争。”原来,普关屯的村长通晓阴阳风水,知道龙甲屯风水的秘密:“只要我们请一个高人来破坏龙甲屯的‘龙舌’,他们自然会由盛转衰!”村民们听了,称赞村长高见,纷纷掏钱要去请风水先生。村长嘘了一声,道:“你们别瞎起哄!这种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要想达成此计,有两个前提:一是风水先生必须是外来的;二是大家一定要严守机密,一旦龙甲屯人听说了,再厉害的人也无计可施。”村民默默凑足了银两,让村长带人到外省请风水先生去了。半年过去了,村长在试探了无数浪得虚名的风水先生后,终于找到了一个真正的高手。此人原本是一户官家的御用风水师,因贪得无厌,恃才傲物,被赶出了家门,只得流落江湖,半饥半饱度日。村长试探风水先生的过程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将风水师领回村里,带着风水师去看一大片坟地,让对方猜那座墓后代出才子,那座墓出富人,那座墓可以让后代生男孩,那座墓可以让后代生女孩,准确度八九不离十。这才将一百两银子的报酬交给风水先生,授意他前往龙甲屯割断“龙舌”。5风水先生听了村长的意思,起初不肯应承,喃喃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龙甲屯衰败了,也会连累到普关屯的。”村长:“他们抢走了我们的土地!是可忍孰不可忍!”“害人害己,”风水先生摇摇头道,“我还是不忍心下毒手。”村长见状,又塞给他30两白银,同时威胁:“你已知道了我们的秘密,就算你不愿动手也难逃干系。眼前你人生地不熟的,发生意外事件谁知道呢?!”事已至此,风水先生只好硬着头皮接活。随后,普关屯村长及几名村民骨干出谋划策,授意风水先生从龙甲屯的村长身上找突破口。理由是一村之长都同意的事,村民肯定不敢反对。风水先生花了很长时间,才骗取龙甲屯村长的信任,让他带领村民破坏“龙舌”。话说龙甲屯“龙舌”被割断后,鲜红的河水奔涌了七天七夜,拦也拦不住。风水先生看着红河水奔流不息,一边愧疚,一边自责,便来到一处深潭抱石投水自尽。过后,龙甲屯村民为了灌溉农田,便在上游拦河筑坝。由于普关屯位于下游,水流不到,只得沟渠干涸,乱石累累。大片庄稼缺了水,生产受到严重打击,连年欠收,村庄日渐凋敝。多年以后,一个知道龙甲屯和普关屯由盛转衰秘密的人道出了迷局后,仰天长叹:“人世兴衰,皆因世人争强好胜,好勇斗狠。”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by/21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