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中国人口猛增至43亿,爱尔兰人
历史上,没有哪种植物像土豆那样,影响了全人类的生息繁衍。
马铃薯(土豆)改变了世界历史,这并非是荒唐事……我们习以为常的食物,是如何以剧烈的方式改变了世界历史。
——美国环境史学家W.H.麦克尼尔
古印度安人眼中的“神”多年前,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开始种植土豆,在海拔超过米的安第斯高原,其他粮食很难生长,土豆却能长得极好。
最早的野生土豆,含有大量毒素(龙葵碱),人吃了是会丧命的。于是,印第安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改良它。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印第安人死掉了。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前仆后继,土豆的毒性大大减弱,口感也大大改善了,智慧的古印第安人一度开发出了多个土豆品种。
他们把土豆奉若神明,称它为“丰收之神”。如果土豆欠收,古印度安人就会坐立难安,担心是不是自己怠慢了“马铃薯神”,并为此举行盛大的祭礼。
《土豆种植者》米勒
从“毒药”到“救世主”年,西班牙远征军将土豆作为“战利品”带回了欧洲。由此,土豆开始了它在欧洲跌宕起伏的旅程。
最初的土豆因妖娆的枝叶和清新的花朵受到人们青睐,西班牙王室将它种在塞维利亚近郊的花园里,掀起了一股贵族间的小清新之风。
一些吃不起面包的欧洲穷人,也开始尝试吃土豆。但当时的土豆野性尚存,同时人们的吃法又过于奔放,有人甚至直接生吃,导致中毒事件层出不穷。人们因此对土豆嫌恶起来,认为它是“邪恶的植物”和催情的不洁之物,将其打入冷宫。脑洞大开的法国人,甚至说土豆会引发“麻风病”。
-年,欧洲爆发了七年战争,处处闹饥荒。药剂师巴孟泰尔为了让大家接受土豆,想了一个办法:他在巴黎郊区的一块土地上种土豆,然后请国王派人重兵把守,但每天晚上都会让士兵撤离。时间一长,周围好奇的农民,不禁偷了一些拿回自家田地里种。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土豆终于在法国普及开来,帮助人们度过了战乱和饥荒。
《吃马铃薯的人》梵高
清朝捡了个大便宜明末清初,土豆登陆中国,但最初同样没能得到普遍种植,否则明王朝或许能挨过小冰期带来的大饥荒。
乾隆中期,土豆得到了广泛种植,中国人口从乾隆六年(年)的1.4亿直线上升,到道光三十年(年)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顶峰4.3亿。短短的年时间里,中国人口增加了数倍,但同期中国耕地面积仅增加了不足26%。土豆助推了古代中国的最后一个人口“盛世”。
成也土豆,败也土豆没有一个国家与土豆的关系比爱尔兰更密切的了。在这个贫瘠的岛上,谷类植物极难生长,幸而到了17世纪,土豆来了。19世纪初,土豆几乎成了爱尔兰人的唯一食物。受其影响,爱尔兰人口从年的万,猛增到年的万。
年夏,仿佛一夜之间,灾害悄然而至——那些原本郁郁葱葱的土豆田,突然变成了“草木皆烂,荒芜一片”。
在从科克郡到都柏林的路上,我看到这种作物花期正旺,应该会有一个好收成。8月3日,在我返回的途中,却只看到腐烂的作物覆盖了广阔的田野。在好些地方,穷苦的人们沮丧地坐在他们被毁球的菜园的栅栏上,绞关双手,悲痛万分,因为灾害刚刚夺走他们的食粮。
——彼得·格雷《爱尔兰大饥荒》
第二年,土豆几尽绝收,史称“马铃薯瘟疫”。导致土豆枯萎腐烂的瘟疫来源于一种真菌,这种真菌会让土豆在地下枯死。当“马铃薯瘟疫”终于过去的时候,已是年。此时,爱尔兰只剩下了万人口。
“马铃薯瘟疫”差不多饿死了万爱尔兰人,并迫使约万人被迫逃离连家乡,成为十九世纪最重要的人口流动之一。
时至今日,在美国的3亿多人口中,爱尔兰裔美国人就有五千多万。来到美国的爱尔兰移民,一步步融入了主流社会,其中包括肯尼迪、尼克松、里根和克林顿4位总统。随着爱尔兰人的到来,土豆也渐渐受到了美国人的青睐,“薯片”渐渐成了美国文化的标签之一。
矗立在美国的“爱尔兰大饥荒”纪念雕塑
土豆、小麦、水稻、茶叶、咖啡……地球上这些“大自然的馈赠”并非因人类而存在,却能让我们活着,能让我们的生活有滋有味。
土豆呀土豆,值得温柔以待~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by/21885.html
- 上一篇文章: 民间故事龙舌劫阿六说广西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