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 40年与麻风病人“零距离”



感动中国 40年与麻风病人“零距离”

忘己爱苍生——肖卿福“感动中国”颁奖词偏见如同夜幕,和大山一起把村庄围困。你来的时候,心里装着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像一名战士,在自己的阵地上顽强抵抗;像一位天使,用温暖驱赶绝望。医者之大,不仅治人,更在医心,你让阳光重新照进村庄。2月27日晚,“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现年66岁的于都县麻风病医生肖卿福名列其中。(央视截图)

消瘦的脸颊,瘦小的身材,斑白的头发东一绺西一绺,裤脚上沾着泥巴。1月6日下午,在江西省于都县皮防所见到肖卿福时,他刚为患者做完清创,从乡里回来。

他是全国麻风战线最高奖“马海德奖”的获得者,从医40年来,独立确诊、治疗麻风病新发、复发患者多人,矫正康复手术多例。

“选择了,就不后悔”

接治第一位麻风病人的场景,至今让他不能忘怀。他暗下决心还要进村来,这一进就是40年。

上世纪70年代,人们“谈麻色变”。年,20出头的肖卿福从赣南卫生学校学成归来,被分配到县皮肤病防治所,得知是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时,家人坚决不同意,和麻风病人打交道有什么意思?一头是家人的反对,另一头是组织上的安排。怎么办?第二天,百般纠结的他还是走进了黄麟乡安背康复村。

“刚接手麻防工作时心里也怕,麻风病人长期患病后身体一些部位会发生溃烂,看起来很吓人。第一次进村,我害怕得一夜未睡,连床都没敢碰,蹲在地上一直到天亮。”回忆起当年,肖卿福并不掩饰最初对这项工作的恐惧心理。

接治第一位麻风病人的场景,至今让他不能忘怀。一位刘姓老人是畸残患者,治愈后双手双足成爪形,在他面前,老人蹒跚前行,那个背影是如此的凄苦悲凉。“那一刻,我顾虑就完全消除了,因为他们太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肖卿福说。他当即暗下决心,第二次还要进村来,这一进就是40年。

为了不漏掉一个病人,单位采取分片包干、上门服务的办法。他负责的片点多,任务重,当时交通不便,只有骑自行车下乡,单程一趟好几百里。工作起来往往要好几天,每次就在外面住一宿,第二天继续工作。碰到雨天路滑,土路泥泞,他就扛着自行车,坚持探访完最后一个病人。

长期的坚持和努力,使他赢得病人的亲近和信任,却常遭遇旁人的异样眼神。“选择了,就不后悔。”说起当年的选择,依然透着坚定。

3月1日,在于都县皮防所第二门诊部,肖卿福和往常一样每天坚持为病人看病。(图/王潍杨院勤)

“肖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麻风病人的生活圈子窄,能接纳他们的人不多。在病人眼里,肖卿福就是亲人。

“肖医生,肖医生……”肖卿福带着我们来到安背康复村,汽车还没停稳,这里的居民如同看到亲人一样,一下子便围了过来,兴奋不已。对于安背康复村的居民来说,肖卿福比亲人还亲。

“要治病,先得走进病人的心里。”肖卿福说,“麻防”是一条艰辛的医务路,他每天除了为患者身上的溃疡脓液进行清创,还要想办法解决他们的心病,取得信任,配合治疗。为深入了解全县麻风病人的病情,大多数时间,肖卿福都是独自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穿梭于村落和田垄间。通常,他从县城出发,沿一条线走乡串户,一路随访病人家,这进出就是十天半个月。

肖卿福把患者当亲人。通常下乡工作要谢绝在村民家里吃饭的,但他恰恰相反,和病人一起吃饭,也是工作的一种方式。起初,患者们抵触,甚至不耐烦,但肖卿福用理解和宽容得到了病人最终的信赖,也让他能最真实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病人钟某,年患麻风病,属多菌型传染性,左脚溃烂得十分严重。当时他只有20多岁,曾多次想要轻生,肖卿福一边细心开导,鼓励他战胜疾病,一边专门为他制订治疗方案,与有关医疗单位联系,实行医、护、清洁消毒三管齐下,最终使该病人康复。钟某康复后激动地说:“是肖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24小时不关机,这成了我的习惯。”肖卿福说,常有病人打给他,但询问的大多都不是关于病情的话题,而是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群病人的生活圈子太窄,能接纳他们的人不多。在病人眼里,肖卿福就是亲人,他们生活中遇到什么事,第一时间想到的人就是肖卿福。

2月27日,肖卿福(左二)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获奖嘉宾代表合影。(图/新华社)

“这辈子都不会离开,直到走不动那天”

66岁的肖卿福至今依然守护着麻风病患者,从早到晚背着药箱奔波在进安背康复村的路上。

“40多年来,肖卿福已完全走进了患者们的生活,积淀了一份难以割舍的深情!”于都县皮防所所长谢贵春告诉,肖卿福也有多次机会可以调整工作岗位,但最终他选择了坚守。

如今,已退休的肖卿福选择了再次留下。“麻风病防治医生青黄不接,工作需要他,麻风病人更离不开他。”谢贵春说。

66岁的肖卿福依然像“村长”一样守护着麻风病患者,从早到晚背着药箱奔波在进安背康复村的路上,从未误过对病人的治疗。也正是他的这份守护,康复村由昔日的“恐怖村”变成了“幸福村”,如今村里办起了脐橙园、杨梅园,还种起了水稻、蔬菜,养了鱼和猪,大山中时不时传来居民劳作时的爽朗笑声。

问肖卿福,为何退休了还再次选择了留下?肖卿福回头望了望村口渐渐稀远、却仍依依挥别的人群,过了半晌,回答说:“这辈子都不会离开,我会继续在这条路走下去,直到走不动那一天……”

↑↑↑转自/经济

作者/经济赖永峰刘兴通讯员谢慧

本期目录

感动中国40年与麻风病人“零距离”

征稿习大大心系老区发展,小伙伴们有何妙计?

故事习近平和路遥,年轻时都是“读书狂人”

原创“秒懂”流行季,一位老团干用两年写成这篇《田园梦》

收藏春天不努力,夏天徒伤悲(一个月练出魔鬼身材,男女通用!)

微调查请你用投票告诉大家——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最好
白癜风的症状与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mnmc.com/mfzl/736.html